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梳理身体技术、自我认同及时尚研究的基础上,从主体性建构以及文化再生产的角度阐释当代大学生的时尚行为,以及构成时尚之所以流行的社会心理机制,提出了时尚行为对当代大学生建构自我认同的符号意义,并对时尚行为对当代大学生身体的规训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无厘头"文化作为近年来影响广泛、深远的青年时尚文化,其产生和发展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整体上看,它是青年极度功利化、实用化追求后的一种文化态度上的大转变,其搞笑、颠覆的特质正迎合了青年在社会竞争重压下需要轻松解脱的心理,而在这种心理动力驱动下的叛逆性流行文化正是青年成长规律与社会背景互动互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家常几何     
《台声》2004,(9):86-87
几何图案流行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如果一直看的只是个中杂志上单一犀利时尚味道的几何表达,也许不知道该怎样真正把握他们在家里的运用。这里是一些真正运用到家居中的几何,带着温柔的家常味道。 国际上带有流行元素的大件家具不会及时进入中国,但是流行时装布料却能及时跟进。运用流行面料来让家居跟上时尚步伐比较省力,也有效。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探讨高校文化时尚的内涵,着力挖掘高校文化时尚的青年亚文化特征,正确引导从"文化时尚"到"时尚文化"的同构与传承,趋利避害地发挥高校时尚文化的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个性和人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众流行文化的嬗变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众流行文化以其特有的娱乐意义与意识形态意义影响着"80后"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由于其实践功能的二重性,它对"80后"大学生的影响也表现出积极、消极两方面.面对大众流行文化负面影响,我们应该加强整饬,做到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6.
丹晨 《北京观察》2002,(7):54-56
"时尚"这个词现在已是很流行的了,几乎是经常挂在某些人的嘴边,频繁出现在报刊媒体上,使用的频率非常高,大有"开谈不说新时尚,读尽诗书是枉然"的味道,特别是对于包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等生活方式和各个文化层面尤为注意讲究.追求时尚似已蔚然成风,因此竞相紧跟较劲攀比也就司空见惯了.时尚的人对于不时尚的人常常不免露出鄙夷不屑的神情,想是嫌其落伍陈旧保守顽同.这对于我们这些几十年无缘时尚的人来说,只好自叹弗如了.  相似文献   

7.
时尚文化以其娱乐、新潮、自由吸引着大学生.通过对大学生时尚文化新动态的调研以及正负影响的分析,提出高校德育融入时尚文化的新命题,进而挖掘多种隐性德育载体,发挥隐性德育功能,引导大学生鉴别、选择时尚文化,规避负面影响,让高校时尚文化朝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出现以高中时髦女生为主流的时尚现象.人们追逐她们的时尚选择.这是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低迷,人们购买力下降,中学女生能够以低消费创造出美感;大学女生面对工作压力,无暇参与引领时尚的竞争;日本人具有娇宠的社会心理."酷族"现象冲击了传统的时尚理论,表明以追求差异为旨趣的时尚观念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特点."酷族"现象也反映出日本社会的审美视角的独特性.应承认,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共存的背景下,"酷族"的存在的确制造着流行现象.  相似文献   

9.
今人的阅读,过于集中在时尚话题,浪费了大量美好时光。如果你还处在学习或奋进的阶段,最好基于自家的阅读立场,自觉地关闭某些频道,回绝某种信息,遗忘某些知识,抗拒某些潮流,这样才可能"读"出精彩的人生来。  相似文献   

10.
关于"青年时尚"的界定 "时尚"一词,可拆解为"时期"和"风尚",从词语的层面可解释为"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77、1144页).  相似文献   

11.
流行服饰蕴含着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落地"具象化、具体化、具小化"的内在要求。通过对3400余名大学生流行服饰文化观多维度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发现:大学生对流行服饰的选择尚属理性,对服饰色彩选择倾向是优雅与含蓄并重,喜欢的服饰面料以环保和舒适为主;多数大学生不特意赶时髦追求流行服饰,且能够量入而出;休闲装是多数大学生钟爱的衣着风格;大学生喜欢的配饰以实用为主、偏好的品牌彰显青春活力,但在具体品牌上并无刻意追求;服饰消费的动机多出于"需要",消费心理价位趋于理性。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艰苦朴素"等倡导存有认识上的偏差,同时对学校相关流行服饰知识和着装的历史文化教育引导有着强烈的诉求。  相似文献   

12.
博客江湖     
王磊 《传承》2009,(1):56-57
忽如一夜春风到,千家万户开博来!上网开设自己的博客成了最流行的时尚。有网络的地方就有博客,有博客的地方就有江湖,博客就是江湖,哪一个网虫也逃离不了这个江湖。忽如一夜春风到,千家万户开博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上网开设自己的博客就成了最流行的时尚。无论男女老少,不管白领或学生,都争先恐  相似文献   

13.
时尚有着与流行不同的含义。时尚往往走在流行的前面,时尚是领导者,而流行是追随者。当电视、网络和DVD这些流行的玩意儿将现代人的阅读时间挤占,当媒体的调查报告一次又一次地宣布现代人的购书量和阅读量持续下降,读书成为时尚的机会反而来到了。  相似文献   

14.
"三国杀"游戏在青年中风靡的文化解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开心农场"、"杀人"游戏后,一款名为"三国杀"的游戏在国内青年群体中悄然流行,并迅速成为青年娱乐游戏新的时尚标签,为此,我们试图从该游戏风靡现象的文化社会学视角进行分析,以探寻其背后的网络文化、社会学和消费主义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时尚的气息似乎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萌芽。关于“楚王好细腰,宫人皆饿死”的传说或许最好印证了当时的审美潮流。古人是没有“时尚”概念的,可古人们却知道杨柳细腰能让人赏心悦目,于是,最古老的时尚便从那时有了属于她自己的诠释。但是从未有人能给时尚做最完美的定义。而我们要谈的时尚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时尚即风尚。它把握住了潮流的发展方向,在一定的时期中将社会上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演绎到淋漓尽致。那末对于即将过去的2004年,我们的生活中,包括衣食住行……时尚又是以怎样的面貌停留过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服饰选择与服饰时尚处于互动关系之中,他们不仅是服饰时尚的追随者和创造者,而且是服饰文化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回顾当代大学生服饰时尚的发展轨迹和现实,以及探讨影响服饰时尚的内在心理因素,可以对当代大学生服饰时尚给予积极的引导,使大学生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服饰追求。  相似文献   

17.
选课不看课程内容,先看老师是不是“四大名捕”;有线上课程就不选线下课程;选只交作业的课程,不选要考试的课程……近年来.高校中流行起了“选课经济学”——如何用最少的时间、精力、作业投入换取最好的成绩,一些本科生在选课前总要“精打细算”、“课”比三家。  相似文献   

18.
即写即发的网络比以往任何媒介都更敏感地反映着“时尚”与“流行”的口味,网站、书坊的作品排行榜也在鼓动着人们的消费心理。“流行,还是不流行?”“时尚,还是不时尚?”已是摆在作者和读者面前的必答问题,对这一哈姆莱特式问题的回答方式,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人们与时代潮流之间的亲疏关系。 “时尚阅读”与“流行品位”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文学在时尚与流行面前是拒是迎,作家与读者有着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对38名大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得来的一手资料,尝试展示大学生眼中的恶搞现象.研究发现,大学生能够有辨别、分层次地看待恶搞现象,并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恶搞产生及流行的原因,他们对恶搞的影响褒贬不一,对怎样应对恶搞也各有主张.但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仍然根深蒂固.他们既非低俗恶搞作品的主要作者,也非主要传播者.  相似文献   

20.
主体意识的有无、真伪、强弱,是探讨青年大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成功的最基本、最神圣的前提.分众化时代与大班制德育课堂的冲突暴露出"被"的命运,道与器的颠倒凸显了"奴"的状态,个与群的区分显现出"族"的特质,流行热词的事实证明有些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无的、伪的、弱的.自反思、自否定是主体意识培养的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