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从实践中凝练出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重大胜利的科学发展理念、人民本位理念、共建共享理念、信息公开理念、文化传承理念、防灾减灾理念、依法重建理念、自主学习理念等八大基本理念,构建指导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理念体系,对认真贯彻实施中央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奋力推进十二五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三年任务全面完成、灾区干部群众满怀信心走向新生活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来到四川灾区,实地察看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考察指导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他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全国各地的大力支持下,灾区人民奋发图强、顽强拼搏,灾后恢复重建已取得全面胜利,经济社会发展和...  相似文献   

3.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5.12汶川大地震受灾最严重的高校之一。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中,学院坚持一手抓好灾后恢复重建,一手抓好廉政文化建设,为学院阳光廉洁重建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2008年“5·12”地震发生后,作为重灾区的陇南市文县,广大党员和干部团结一致、不畏艰险、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切实发挥了战斗堡垒和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了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为了进一步做好对干部的关怀和关爱,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步伐,推进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我们对关心爱护重灾区基层干部工作进行了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朱健 《求知》2024,(3):12-15
<正>2024年2月1至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天津视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谆谆教导和殷切嘱托为新征程天津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劲动力。西青区深刻领会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立足全市发展大局,自觉担负起历史使命,牢记嘱托、紧跟核心,忠诚担当、再建新功,奋力谱写西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贡献西青力量。记者:习近平总书记的天津之行,第一站来到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实地了解2023年洪涝灾害后当地农业生产恢复等情况,总书记充分肯定西青区防洪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西青区在东淀蓄滞洪区灾后恢复重建中有哪些亮点工作和成绩?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8,(25)
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明确灾后重建对口支援省市为19个,对口支援期限按3年安排。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发展战略,中央统筹协调,组织  相似文献   

7.
灾区居民的社会心态在遭震灾后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准确了解灾区居民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与社会恢复中社会心态的走势,有针对性地引导其树立积极心态,克服消极社会心态及其造成的影响,对进一步搞好灾区灾后社会恢复与发展十分必妻。  相似文献   

8.
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国务院和四川省政府及时将旅游业确立为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明确旅游业恢复重建的主要任务包括功能恢复、设施重建、格局调整引竞争力提升,并在恢复重建中建立系统有效的运作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其经验是重灾区旅游业恢复重建的重要经验蓝本。  相似文献   

9.
大水之后,受灾各地正在积极着手重建家园恢复生产。可以断定,98年灾后重建工作具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在与自然灾害抗争的深刻反思中形成了一个共识,此次灾后重建要有与以往不同的新思路新做法,结合眼前利益、立足长远利益,力求标本兼治,使受灾地区的生存居住...  相似文献   

10.
章继刚 《团结》2009,(4):54-55
四川地震灾后永久性住房建设.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和前提.也是重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2008年里.民革四川省委会调研组调查发现.四川省灾后永久性住房建设重建形势十分严峻.要实现既定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和繁重.各市州住房重建的进展不平衡.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矛盾.亟待重视并切实加以研究解决.尤其是建材问题比较突出。调研组意识到.加强建材质量监管.确保建材质量.是灾后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灾区人民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国内现状和国际经验,从公共财政的视角探讨城市灾害的常态管理与应急机制,具体包括:公共财政日常运行机制、灾前预警防范机制、灾时响应机制、灾后恢复重建机制、监督检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一个各类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的高风险时期,需要加强灾前、灾中及灾后的应急管理.灾前要搞好灾难预警工作,增强灾难预警意识;灾中要搞好灾难救援工作,做好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保障工作;灾后要搞好灾后重建工作,重建规划要科学全面、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黄天贵  邓勇 《学理论》2009,(26):134-136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区高校师生伤亡较多、房屋及教学设施损坏极其严重,灾后恢复重建考验着受灾高校自立自强的信念和意志。作为受灾最为严重高校之一的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灾后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物质、精神、制度、心理等多方面积极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0,(36)
<正> 在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的恢复重建工作中,四川在贯彻落实《防震减灾法》方面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仅积极、主动地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急需的技术标准、基础资料,还积极派出大批技术人员,直接投身到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第一  相似文献   

15.
灾后精神家园重建是汶川特大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是灾区群众心灵归属的迫切需要。我省灾后精神家园重建始终围绕着力弘扬巴蜀文化传承精华;着力弘扬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着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等三个方面进行。三措并举之后,四川精神家园重建成果初步展现。  相似文献   

16.
全新的环境既改变人的心境,也可能造成新的别扭灾后重建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既要考虑应急的需要,满足尽快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生产的要求,同时又要考虑长远发展的需要,保证长远使用和未来发展的合理性。灾后重建造起一批一批的房子也许并不困难,但是否能够真正成为当地曾经遭受灾难的人们今后安居乐业的家园,却是值得更多关注的。在灾后重建的匆忙中,有可能会依据某种统一、简便、能  相似文献   

17.
四川灾后重建中的产业优化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论文在分析了四川省现有产业的特点、不足和重建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的优化重建是四川灾后重建的关键的观点。四川在重建产业时,必须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层次,从发展思路、重点产业、配套设施等方面加大,加大进行产业优化重建,从灾后重建走向产业复兴,实现四川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非线性科学的角度来说,汶川地震是自然界一次大的突变,将对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及未来的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结果取决于灾后重建过程中一体化力量和离心化力量的张力。灾后重建过程中就是要积极扩大整合调节力量,抑制离心化力量。因此,特别需要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统领灾后重建的全局。  相似文献   

19.
<正>汶川的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分析汶川灾后重建和科学发展经验,成功的思想政治工作功不可没。汶川县委县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汶川模式",为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汶川模式"的内涵汶川县委县政府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思想政治工作思路,确立了以心理救助为基础、以感恩教育为主导、以铭恩奋进为目的的灾区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到恢复重建和科学发展中,以实际行动诠释全方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8,(50)
着力改善民生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之一,加大民生投入将成为中国刺激经济增长的着力点。在此次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五项重点任务中就包括支持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在此前,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