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的颤动     
电脑屏幕在眼前突然一下晃荡起来,整个书房也像一个酒醉的人摇摇摆摆,我双手扶住电脑桌,努力坐定,却稳不住身体.惊恐中一下起身.以为是8楼的邻居,在上面加了一层天楼,让这近10年的房屋不堪重负,坚固的房子也一下成了危房?正欲伸出头去窗外看动静,只听楼道有人喊:"快跑啊!"这是5月12日下午2点28分,我一个人在房间里遇到的惊魂一幕.  相似文献   

2.
风筝     
(1) 小时候,我是以父亲为荣的,虽然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他可以用竹签、彩纸帮我做美丽的风筝.每个周末的傍晚,他都会骑着摩托车载我到人民广场放风筝.那是一只色彩斑斓的彩蝶风筝,非常漂亮,可以飞得很高,很远.我的身边总是围着许多小朋友,在他们羡慕的目光中,我一脸骄傲.  相似文献   

3.
尊严     
海男 《新青年》2004,(9):11-12
业回到家乡,我在小城里找到了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那家单位虽然不大,但办公环境很好,效益也不错,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宿舍,所以我只好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几十里路,奔波于单位和乡下的家之间。渐渐,小城的繁华与喧嚣吸引了我。我羡慕城里的同事衣着光鲜,羡慕他们潇洒自如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我的书房     
正我的书房,我晚年快乐的一方天地:书房与客厅相通,十几平米空间,一张书桌,桌上一台电脑,一排贴墙书柜,柜里存列着我自已的作品和我喜欢读的书籍;我退休以后,除了偶到楼下草地、小径休闭散步,就是终日呆在我的书房里,不论晨昏昼夜,读书、上网、写作、思考……虽足不出户,却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个书房宛如一个微缩世界,山川湖海尽收入眼前,其乐融融也。提起"书房"这个话题,内心难免翻涌起辛酸的记忆,百感交织,感概万千。1982年春,我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光明日报》社当编  相似文献   

5.
表婶     
对于表叔和表婶的离婚,我为他们感到可惜。在我的感觉中,他们应该是美满的一对,表叔能拥有端庄、漂亮的表婶,也是我一直所羡慕的。记得第一次在县城里和他们见面时,我正从学校毕业。人生地不熟的  相似文献   

6.
寂寞的花开     
我素来不是一个爱花的人,先生也不好此道。家里仅有的几株植物,一是取其药用价值的芦荟,一是取其绿意养眼的吊兰,再有就是婆婆来我家小住时在街上随便买下的一株秋海棠。那芦荟因为常要用它来驱毒消炎,我自然第一个善待它。而所谓善待,也无非是在想起时给它浇浇水,再适当地晒点太阳。我家的书房虽然占了朝阳最大的那间房子,但除了窗子之外的几面墙差不多都立着檀色的顶天立地的书橱,所以房间里也并不是特别明亮,养一盆茂盛的吊兰不但能有效地调剂色彩,还可以为这间书房增添些鲜活的生机。再说,读书人似乎都喜欢用各个品种的什么…  相似文献   

7.
北海南珠     
我小时候见过舅妈有一副珍珠耳环,晶莹圆润,很好看。她说自己属猪,猪珠同音,所以花二百块银元买来这两颗合浦珠,又叫南珠,是珍珠里的名品。半个世纪以后,近邻陈建功给夫人买了一串南珠项链,令我羡慕。羡慕的要点有二:他比我小十多岁,尚且讲究东方道德,尊敬妻子,值得学习;这南珠  相似文献   

8.
北原 《新青年》2004,(11):31
读初中的日子,已经习惯了母亲为我打理一切.一日三餐、整理房间自不必说,就连每天穿哪件衣服、哪双袜子也都是母亲为我找好放在床头.母亲常说,你学习忙,压力大,妈不帮你一把怎么能行?也好,有老妈为我操持,我倒落了个清闲.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细雨姐姐:你好!我是一名武警战士,生活在绿色的军营中。我们每天要接受严格的训练、紧张的学习,每一天都是这样忙碌而寂寞地度过的。我们部队一个月才能外出一次,才能见到繁华的都市和军营外面的人。说心里话,我很羡慕他们的生活,我真心希望能多交些知心朋友,好让别人丰富多彩的生活给我单调而紧张的生活增加一抹亮色。可是,部队里有规定,我们军人不能交地方的朋友,一想起这些我觉得好苦恼。请细雨姐姐帮帮我。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世界里,有一种爱情,是隔岸的灯火,可以远远地温暖寂寞的人生,却永远无法渡过中间那座长长的桥. 从立之走后,我便一个人住在这套一百四十平方米的大房子里,从卧室到客厅再到我的书房,除了客厅里那一缸自由自在的鱼,我再没有可以说话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学会感恩     
我是一个对生活常常怀有感恩的人 我感恩我的父亲母亲,是他们给了我生命,一个鲜活的有智慧的生命;是他们给了我身体,一个强壮的可以抵挡风风雨雨的身体;是他们供养我吃穿住行,供我读书学习,养育我成人长大;是他们给我成家立业,帮助我照料牙牙学语的孩子.我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是我生命不竭的源泉.在我养育子女的日子里,我深深体会到,父母的恩德自己是一辈子也难以报答完的.  相似文献   

12.
艾尔伯特和裕子的大家庭 来到艾尔伯特和裕子的家,前庭后院十几个房间,让我惊叹好大的房子呀.这是一栋石头结构的维多利亚式老房子,虽然有些年代了,可不管是室外的花草树木还是室内的装饰,都让整个房子显得干净整洁又有情趣.女主人裕子每天都会把后院新鲜的花剪下来插到每个房间里各式各样漂亮的花瓶中. 艾尔伯特和裕子共同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夫妻二人没有孩子,但他们拥有一个非常之大的大家庭——"迈向世界(Go Global)".  相似文献   

13.
罗西 《新青年》2004,(7):42-43
我喜欢直着身子走路,拐着弯说话,比如巧克力叫"朱古力",当然也叫"猪喊加油",即"猪鼓励"!我节约用水,所以尽量和女友翠花一起洗澡.这是一个无厘即有理避孕即避邪的年代,有些不同,没有关系,出位万岁! 翠花所在宾馆有个著名口号:"满足顾客任何需求."一天来了个大型旅游团,一个急性子的人用拳头"砰砰"地捶着柜台要求道:"我要一间窗口朝大海的房间."我女友很友好地回答:"行啊,先生,大西洋还是太平洋?"逗你笑,是最好的说服.  相似文献   

14.
轮椅     
我告诉别人我是残疾人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这没什么,他们都能接受.因为我看上去并不像残疾人,所以自然有许多人会觉得这很奇怪,我怎么会是残疾人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反应都非常好,可是,也有一小部分人,在他们听说我是残疾人后,看上去好像有一些歇斯底里,他们对我做了做鬼脸,就转身不看我了.  相似文献   

15.
起初听到尹娴和苏允城在一起的消息时,并未造就甄艾小世界里的惊天动地,她只是缓缓吐出一口烟,轻哼了一声,说了句他们俩迟早得散.而半小时后当她捏着筷子在吃饭的时候,却忽然风风火火地站起来冲去苏允城所住的公寓楼下.甄艾仰起头来看着他房间的窗户开始喊:“喂,苏允城,你给我下来.”  相似文献   

16.
永远的50元     
汪洋 《新青年》2002,(4):10-11
读高一时.我对文学极为痴谜.希望在写作上有一番作为。为了实现这个渴望.其它同学休息玩乐时.我仍旧伏在课卓上精心构筑自己的文学梦想。其实,我在中学生文坛已经小有名气。而当时.各地的中学生文学也都热热火火,不少文学少年出版了个人作品集。对此,我非常羡慕,心里也强烈地  相似文献   

17.
何莲芝马上拿了几个梨,送到王的房间/只能说首长不能吃什么,绝不能说首长喜欢吃什么/董必武带病上了主席台,王一反常态也跟上了主席台/也是那次去湖北,董老听说王未婚夫要从苏联回来了,他们正准备结婚。一天晚饭后,董老叫王到他住的房间去。王去后,董老拿出两个被面,一个浅蓝色的,一个粉红色的,让王看,并好像很随意地问:“你看,漂亮不漂亮?”王说:“挺漂亮的。”董老又问:“你说是蓝色的好看,还是粉色的好看?”王说:“我觉得还是蓝色的漂亮。”第二天,董老就把蓝色的被面给了王,对她说:“这是送给你的结婚礼物。”王这才明白董老昨晚为什么…  相似文献   

18.
空中旅行     
我的想象中,地狱里一定有这么一间特殊的房间,那里的火烧得特别旺盛,你必须坐得笔直笔直的才能睡觉.在这间房间的门上一定会贴着一块醒目的标牌:"此房间是为那些在飞机上全程都把座椅向后倾斜的人准备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可以做到善解人意,因为如果我们在飞机上把座椅往后面倾斜,会给坐在我们后面的那位可怜人带来无穷无尽的痛苦,所以我们都尽量在飞机舱里熄灯的那段时间里,才敢小心翼翼地把座椅向后倾斜一下.  相似文献   

19.
有一张小于"斗方"的小斗方,却是我所收藏的画中最喜欢的画之一,是20多年前一位大画家赠送给我的。如今早已配上了最好的红木镜框,端端正正挂在我的书房里。那是一幅在经  相似文献   

20.
风入书房     
我有一间自己喜爱的书房。天长日久,日积月累,各种各类自己喜欢的书,不知不觉排列在书房各处,琳琅满目地满足、尘埃落地般踏实。那书.一直陪伴着我解闷养心、憧憬希望、答疑释惑、自迷自恋、疯狂与哀愁等多事多彩的生活。那是我心里的世界是我世界里的隐私,享受自己的世界、享受世界里的自己,时常满意得脸贴在书桌上惬意、唇饮茶香中淋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