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汉口历史文化风貌街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精髓,她濒临长江,坐拥十里江滩。1861年汉口开埠后,是当时华中地区对外开放的江岸,世界知名的重要进出口商埠。历史上,英、美等20国在此设领事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八七"会址、八路军办事处,瞿秋白故居等,在此形成"红色印记"。这些历史风貌建筑,记录了武汉沧桑巨变的历史,见证了"老汉口"的繁荣与辉煌,彰显了"南北交融、中西荟萃"多元独特的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汉口以其繁华的商业著称于世,号称"四大名镇"之首、"天下四聚"之一。附庸风雅的江浙商人为昔日汉口的繁华市井留下了珍贵的文献记载。范锴的《汉口丛谈》和叶调元的《汉口竹枝词》,详细记述了清代中叶汉口地区的地形地貌、人口构成、基层行政、商业文化、社会风习、岁时节令等诸多方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汉口城市社会的全景画卷。  相似文献   

3.
鄂璠 《小康》2012,(7):74-75
在"16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中,武汉位列第二。但在交通安全问题上,武汉却在16个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二,要让武汉的一些"担心"转为更多的"安心",交通"短板"亟须补齐最近三年《小康》杂志发布的"平安城市榜"上,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武汉呈现出了"蹿升"态势。2010年,在"12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中,武汉排在最末位;2011年,在"15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中,武汉居第五位;今年,在"16城市居民安全感"排行中,武汉上升到第二位,仅排在"三  相似文献   

4.
一位美国学者在10多年前出版了两本研究晚清汉口的著作。这位学者名叫罗维廉(Willian.T.Rowe,另译作罗威或罗·威廉),现为美国霍普金斯大学教授,知名的中国史研究专家。20世纪70年代末,他在作博士论文时,开始把晚清汉口城市研究作为选题。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他的《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与社会,1796—1889》,于1984年由斯坦福大学出版社出版。五年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0,(8)
正4月12日,台湾青年刘世鑫结束了拜见准岳丈一家之行,从武汉的汉口站乘坐高铁返回到了他工作的上海。在武汉准岳丈的80天经历,让刘世鑫更加热爱这座城市了。准岳丈家的感闻刘世鑫说,"虽然,人回上海工作了。可是,心里还是不断地想起自己在武汉的日日夜夜。"这是武汉"解封"  相似文献   

6.
《长江论坛》2012,(1):1
正空中俯瞰汉口,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势如蛟龙,横贯汉口东西这是国内最长的轻轨,东起江岸堤角,西抵东西湖东吴大道,将江岸、江汉、硚口、东西湖4个武汉城区串连而起6年前,武汉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通车,江城成为国内首批拥有轻轨的城市。然而,短短10余公里的轻轨,更像一条"试验线",一直在冷清与争议中孤独前行。2010年,二期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长约18.7公里,由西段和东段组成,是一期工程向两端的延伸。它配备的是目前国内顶级的信号系统,采用数字模拟式混合  相似文献   

7.
武汉城市地位的飚升莫过于近代。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说:“汉口者,贸易年额1.3亿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为什么穿过了漫长的时间隧道的武汉,会在近代实现它的崛起,并在城市的近代化中成为广陵  相似文献   

8.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2):3
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已出现在汉口北郊的盘龙古  相似文献   

9.
方方 《世纪行》2009,(4):16-19
湖北省政协常委、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方方对武汉这座城市的历史根脉一直倾心关注并不断挖掘,为汉口租界老建筑的去留而奔走呼吁,并用最通俗的语言相继撰写并出版了以“租界”为题材的《汉口的沧桑往事》和《汉口租界》两本地方文化书籍,为武汉历史文化的传承保护作出了贡献。 本刊经征得方方委员的同意,在“世纪追踪”专栏选登《汉口租界》的有关章节,以期让读者知晓汉口租界的来龙去脉和隐藏在百年老街上身姿依旧别致的老建筑深处的那些与人有关的沧桑故事。  相似文献   

10.
《长江论坛》2011,(4):2+97-F0002,F0003
武汉是打响了辛亥革命第一枪的城市,被称为“首义之城”。孙中山在武昌首义第二年亲临武汉,不仅体现了他对首义区人民怀有的深厚情谊,而且表现出他对素称“九省通衢”的武汉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视。他指出:“现在汉阳已有中国最大之铁厂,而汉口亦有多数新式工业,武昌则有大纱厂,而此外汉口更为中国中部,西部之贸易中心,又为中国茶之大市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四省,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之各一部,均恃汉口以为与世界交通唯一之港。至于中国铁路既经开发之日,则武汉将更形重要,确为世界最大都市之一矣。”所以他为武汉规划了“略如纽约,  相似文献   

11.
武汉城市地位的飚升莫过于近代。1908年日本驻汉领事水野幸吉在其所著《汉口》一书中说:“汉口者,贸易年额1.3亿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也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使视察者艳称为东洋之芝加哥”,为什么穿过了漫长的时间隧道的武汉,会在近代实现它的崛起,并在城市的近代化中成为广陵绝响?她的未来应该怎样发展?这也许正是皮明庥先生研究武汉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动机。皮明庥先生的新著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规划建设"长江新城"、"长江主轴"及"东湖城市生态绿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亮点区块。这是武汉提升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城市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为武汉未来五年乃至更长远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武汉工人阶级的状大武汉地处我国中部,京广铁路贯串南北,长江横穿东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一八五八年,天津条约订立,汉口开为通商口岸,一八六一年,又辟租界,武汉成为列强掠夺我国中部的主要据点。此后,外国资本与民族资本相争竞长,武汉地区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一八九五年到一九二○年,列强设立的工厂有三十多家。一八九○年,张之洞在汉阳设铁政局和枪炮局,开采大冶铁矿。一八九一年至一八九八年,在武昌设立织布、纺纱、制  相似文献   

14.
1949年5月16、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解放了汉口、汉阳、武昌。武汉人民张开双臂迎接新生活的太阳。同年金秋,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从此,江城儿女的脉搏.同祖国的心脏北京一起跳动。武汉解放至今已整整50年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把武汉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城市,经过50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武汉已是我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交通、通信枢纽,是全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要地。武汉50年的辉煌业绩,是社  相似文献   

15.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9)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已出现在汉口北郊的盘  相似文献   

16.
武汉,欢迎你     
《小康》2015,(13)
<正>武汉,中国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湖北省省会。九省通衢,"天元"之位,中国经济地理"心脏",中国内陆地区最大铁水公空枢纽,是对这座城市特殊地理位置的生动描述。这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依水而建,因水而兴。长江东去,汉水西来,两江交汇,穿城而过,市区被天然分隔为汉口、武昌、汉阳三个部分,俗称"武汉三镇",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也可以说是"三座"城市,这在世界上实属罕见。走进这座城市,你将领略到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明传承。3500年前,城市文明之光已出现在汉口北郊的盘龙古城。黄鹤名楼、知音琴台、归元佛刹等名胜古迹,遍布三镇。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21,(4)
正一提起老汉口的红色旧址,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等。对于汉口第一临时保育院旧址、武汉市委迎接武汉解放的指挥中心、汉口人力车夫工会遗址,不少武汉人却知之甚少。4月16日,在武汉市民主党派大楼召开的纪念建党100周年红色文创作品研讨会上,一份由武汉市政协委员郑明主创、40多名武汉志愿者团队实地勘察的"红动江岸"文创手绘地图亮相,  相似文献   

18.
对于有3500年城邑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武汉来说,历史上有几多兴衰,政坛上有几多风云。但是武昌、汉阳和汉口,从殷商至清代中期,总的来讲还是三个地区性的封建市镇。穿越了漫长的时间隧道,武汉在进入近代后,实现了城市新崛起,一展其都会雄风.  相似文献   

19.
倘徉在鄱阳街头,我们追寻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历史的发展轨迹。 1927年8月7日,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在八七会议上,作出了她诞生后的第一次生死抉择。 八七会址坐落在汉口鄱阳街。这是一条临近长江边的僻静的小街,街边散落着各式西洋风格的建筑。武汉作为开埠较早的城市,20年代的汉口沿江地带是外国人的租  相似文献   

20.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优美的诗句出自于唐朝大诗人李白,而被他称誉为“江城”的则是包括了汉口、汉阳、武昌的武汉。 武汉是大自然造物主撒落在江汉平原上的晶莹宝玉、镶嵌在长江边上的灿烂明珠,她是一座龟、蛇对舞的美丽城市,尤其是其中的汉口更是历史悠久的商业名城。 古代汉口:四大名镇、天下四聚 到过汉口的外国人常常赞叹武汉是“东方芝加哥”以此说明武汉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繁盛的程度。中国人则赞武汉的汉口为“明清四大名镇”,“天下四聚”。所谓“四大名镇”即河南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广东佛山镇和湖北汉口镇。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集镇勃兴,城市发育而“四大名镇”则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天下四聚”则是指北京、苏州、佛山、汉口,“汉口不特为楚省咽喉,而云贵、四川、湖南、广西、陕西、河南、江西之货,皆于此焉转。虽欲不雄于天下,而不可得也。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唯汉口耳。”(刘献庭:《广阳杂记》,卷4)就是说,“四大名镇”也好,“天下四聚”也罢,都少不了汉口,由此可见“汉口”在明清时其商业、流通的繁盛程度及在中国商品经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