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永泰 《台声》2002,(8):30-31
“海峡两岸经济与科技产业比较研讨会”于2002年5月30日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这是东南大学建校百年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之一,同时纪念东南大学杰出校友李国鼎先生,并促进海峡两岸的合作。会议由东南大学、(台湾)“中央大学”、江苏省台湾事务办公室与(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联合主办。参加会议的大陆代表约60余人,台湾代表40余人。会议的研讨主题反映当今两岸同胞关心的热点,即经济与科技产业发展的历程、经验交流以及两岸合作发展的探讨。大会开幕式由东南大学副校长吴介一教授和台湾“中央大学”副校长郑光甫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2.
李登辉先生主政台湾以来,曾经多次信誓旦旦地表示,台湾人是中国人,他自己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他并一再说,中国必须统一,中国必定会统一.在他主导下,台湾成立了“国家统一委员会”,制定出“国家统一纲领”.按理说下一步李登辉先生该拿出实际行动.然而,从最近李登辉先生与日本人司马辽太郎的对话看,人们已深深地感到失望了.李登辉先生与司马辽太郎的对话,是他心底秘密的一次“大暴光”,这里似乎已看不出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中国应有的感情了.他大谈所谓“台湾人的悲哀”,并把悲哀的根子引向中国大陆,指国民党为“外来政权”,质疑“中国” 的概念,甚至明白无误地表示,北京的两岸统一之念“是奇怪的梦呓”.他还以 《旧约》圣经里《出埃及记》的摩西自况,要带领台湾人,像犹太人摆脱异民族的奴役、压迫那样,建立台湾人自己的国家,“让子孙们不再有老一代同样的遭遇”.难怪此言一出,两岸及海外的许多中国人都为之震惊不已.  相似文献   

3.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4.
崔琦 《台声》2002,(10):36-37
应台湾电台和台北曲艺团的邀请,以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及赵炎、刘伟、王谦祥、李增瑞、韩兰成、崔琦组成的“大陆相声名家访问团”于2002年8月6日至23日在祖国宝岛台湾进行了为期17天的访问、交流和演出活动,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8月6日下午7时许,马季一行安抵台北桃园机场,两家主办单位法人代表周天瑞董事长(台北曲艺团郭志杰团长前往北京迎迓与大陆艺术家同机抵达)、马季先生在台湾惟一弟子李国修及台湾相声迷、马季追星族等70多人,打着“热烈欢迎相声大师马季先生及大陆相声名家访问团”的横幅,簇拥在接机…  相似文献   

5.
郭雪筠 《台声》2022,(17):56-58
<正>作为一个4岁开始就在北京长大的台湾人,方承暄听过台湾人认为她“不是台湾人”,也听过大陆人说“你是台湾的,不是大陆的”,她曾经陷入一个“到底我是哪里人”的迷茫时期。在高考作文时,方承暄曾这样写,“或许我对台湾不了解,但那里是我的家乡;或许北京不是我的家乡,但我对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很熟悉。”这位台湾“80后”女孩的成长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两个家乡”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檀国柱 《台声》2013,(8):26-28
他们的名字都是“毅夫”,一位严谨理性、一位风趣谦和;一位来自台湾宜兰,是蜚声世界的著名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一位祖籍台湾台南,是学富五车的历史文化学者、现任全国台联会长。他们都来自台湾,发展在大陆,在各自的领域里同样成就斐然,都堪称是“台湾人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台湾人认同”作为台湾民众的集体身份认同,其内涵包括了地域认同、利益认同、“国家认同”等多个面向.“台湾人认同”是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经由合法性建构、拒斥性建构以及计划性建构而最终形成的.当前,随着两岸关系的变化以及台湾民众实际社会行为互动模式的调整,其特征呈现出民主化、理性化以及“台独化”的发展趋势.对待“台湾人认同”,大陆应在正确理解其内涵的双重属性的基础上,努力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意识,最终培育出两岸统合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8.
自尊需求与“台湾人认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社会认同论的视角研究“台湾人认同”,认为“台湾人认同”是为了满足台湾民众提升自尊的要求,对于凝聚社会共识、建构社会认同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台湾人”的自尊是通过与“大陆人”(或“中国人”)的社会比较而实现的,因而必然出现“内群偏好”与“外群敌意”,形成一些刻板印象与偏见,而且已经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造成一些障碍和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加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台湾民众在长期的生活中,生活语言、歌谣、节日习俗、信仰、家庭礼节、祖先崇拜、饮食习惯等方面形成了民俗文化,代代相传。它有不少“台湾人之所以成为台湾人的东西”,带有浓郁的乡土性。如果对这些民俗文化的本质特征加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既有台湾本土的东西,又有不少就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东西”,具有鲜明的历史承传性和民族性。这主要是因为明清时期从闽南、粤东数次大规模向台湾移民,加之台湾光复初期又从大陆各地迁移大量人口,把中国大陆特别是闽南、粤东的风俗习惯、文化带到台湾,在台湾生根、融合,而形成了台湾…  相似文献   

10.
肖军 《台声》2006,(10):26-29
台湾光复之初,岛内民众热烈拥护国民政府,到处国旗飘扬,喜气洋溢,“无论新知旧遇,见面时莫不笑逐颜开,他们都是怀着满腔希望和热烈如火的兴奋心情,讨论今后应如何来建设我们的新台湾”。他们都认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在遭受日本殖民统治50年后,现在台湾终于回归祖国,自己也理应得到良好的待遇。但是国民政府派到台湾的接收人员素质良莠不齐,间或有人“视台湾人如粪土,这些人虽不腐败,但他们的压迫却激发了台湾人对大陆人的不满”。再加上台湾民众此前对祖国大陆的了解,都是经过日本人剪裁、加工过的宣传品,“缘此台人对于近代祖国全国统一以…  相似文献   

11.
11月27日上午,由台商李瑞河斥资1亿元人民币在福建漳浦丹岩山兴建的祖国大陆第一座反映台湾与大陆血缘亲情关系的大型石雕公园———“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克辉等领导和台湾前政要林洋港先生参加了开幕典礼。“唐山过台湾”石雕园位于厦汕高速公路福建漳浦县境内,是漳浦天福服务区的核心内容。占地面积1280亩,总投资人民币1亿元,主要包括服务区、观光茶园、石雕园三个部分。世世代代旅居海外的华人都把祖国亲切地称为“唐山”;台湾的根在大陆,“唐山过台湾”的故事被台湾人一辈辈传吟至今。李先生历时…  相似文献   

12.
吴翠芳 《台声》2004,(9):68-70
夏潮联合会,不管是台湾人或大陆人,都不甚熟悉;但对于赴大陆求学的台湾学生来说,却是耳熟能详。正是通过夏潮,很多台生才避免了报名的波折和麻烦,才得以顺利到大陆求学。可以说,夏潮是台生大陆求学的铺路者……  相似文献   

13.
她来自大陆,在台湾做护工;他是台湾人,带着女儿与她结合在一起。他俩是台湾最底层的人。婚后,他们到厦门谋生。不久,他意外死亡,他的女儿将会怎样生存?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七年初,江浓先生应美国《台湾与世界》杂志社等单位的邀请,前往纽约等地参加了台湾「二一·二八」起义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美国和港澳地区的一些报刊注意到了这位在大陆默默工作了几十年的台湾人,立刻转载了他的发言,介绍了他的身分——「曾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任要职的资深官员。」江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的离休干部,现任  相似文献   

15.
文革前 ,我们家一直自称是“福建厦门人”。为什么文革后报上又说我们是“台湾省籍”呢 ?和其他许多背井离乡来到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一样 ,这里包含了一段屈辱的历史。记得还在上小学的时候 ,父亲就曾经在饭桌上对我和年幼的弟弟妹妹们严肃地说 :“我们家实际上是台湾人。当年日本占领了台湾 ,你们的爷爷还很年轻 ,他不愿当日本臣民 ,带着新婚的妻子———也就是你们的奶奶———和年少的弟弟妹妹 ,陪同他年迈的爷爷 ,买了一条小渔船 ,渡海来到厦门定居。”他又告诉我们 :“当时台湾成了日本的殖民地 ,台湾人在大陆被人看不起 ;再加上有些海…  相似文献   

16.
李遥 《统一论坛》2001,(1):22-23
钱宁先生在《留学美国》一书中列举了两个例子:1982年,一个从大陆到美国的留学生在机场被台湾留学生错当成台湾学生接走,当这位大陆留学生发现自己置身于台湾人的围绕之中时,精神十分紧张,想:“这下可坏了,掉进特务窝里了。”20世纪80年代初,在纽约的  相似文献   

17.
许多台湾人都误认为孙中山是国民党带到台湾的,其实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就同台湾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只身三次到台湾,在那里留下了革命的踪影,现在的“逸仙公园”即“孙中山台湾史迹纪念馆”,就是由孙中山先生第二次赴台时居住过的“梅屋敷”旅馆改建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对台湾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吴宜 《统一论坛》2002,(1):51-54
台湾在日据时期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政治上遭受异族的统治;日本更以其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西化)经验,试图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全方位地将台湾人改造成“新日本人”。然而,台湾除了少数原住民以外,几乎全为大陆的移民,他们保持着祖先带来的汉文化传统。面对日本殖民政府在台湾关闭书院、打击私塾,并拟以“国语(日语)学校”全面取代传统  相似文献   

19.
郭雪筠 《台声》2022,(21):67-69
<正>“我是九二共识之子”,这是厦门大学台湾教师邱士杰,对自己为何成为“左统青年”的一个总结。“左统”,顾名思义,左派并且支持两岸统一。别说在台湾,可能很多大陆民众对于“左统”这一词都感到陌生。“我的立场是‘左统’,就是作家陈映真自称的‘左翼统一派’。这在台湾属于小众群体,甚至会有一些人戏称我们是‘奇葩’。就算在大陆,碰到一些大陆朋友,对‘台湾左统青年’也会觉得好像‘很怪’,不象是他们会遇见的‘传统台湾人’。但我就是一位普通家庭出来的台湾人,  相似文献   

20.
郭雪筠 《台声》2023,(7):75-77
<正>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廖志豪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带来了3份涉台建议,其中包括进一步完善在大陆执业的台湾律师相关政策。他走访了上海近一半的台湾律师,并向司法局专家咨询,和台湾律师一起与检察院工作人员讨论建议可行性,只为帮助他们在大陆拥有更多职业发展空间,期望这些从事法律职业的台湾青年更好地留下、融入大陆。为了进一步了解从事法律职业的台湾人在大陆的生活情况,《台声》杂志记者在两会之后采访了北京彦泽律师事务所的台湾省籍法律顾问钱俞均。她表示,要探究台湾法律人在大陆的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