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4 毫秒
1.
任达 《人民政坛》2009,(5):42-42
《人民政坛》编辑部: 贵刊今年第四期对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本质区别进行深入浅出的解答,引发了我们对学习类似理论问题的兴趣。我们在学习时了解到,我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这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有很多不同。请问这些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二者的本质区别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岳进 《云南人大》2009,(6):14-16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是十分拥护的。但是,对为什么在中国不能搞西方议会制度,不少人在思想上并不是很清楚,正如吴邦国同志在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进一步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为此,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对这个问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3.
人们常说,人大不在"火线"而在"一线"。确实,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人大常常在"第一线"。吴邦国委员长在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所作的报告,鲜明重申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议会制度的三个"本质区别",就反映了当前政治文明建设所出现的新情况。因此,坚持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我们应当"铁了心"。而坚持的基础,除了有我们的政治信念外,  相似文献   

4.
吴邦国委员长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深刻阐述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点和优越性,精辟分析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在报告中,吴邦国委员长强调指出,坚持正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议会是按照分权制衡的原贝吐建立起来的,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一点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议会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兼职化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大代表兼职化问题刍议肖安鹿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和主体。在我国,除了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的部分专职组成人员外,没有不参加生产或工作而纯粹以当代表为职业的代表,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代议机构,与西方议会在组成形式上的一个显著不同,它体现了...  相似文献   

7.
《云南人大》2009,(5):9-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代议制的一种崭新形式。代议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创造的,尽管人民代表大会制是代议制的一种新.彤式,但由于它与外国议会毕竟都是代议制,所以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点。研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不了解国外议会的产生、历史发展和它的职权作用等等。只有通过中外议会的比较,才能在更高的角度和更广阔的视野中,理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研究如何改革和完善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相似文献   

8.
"吴邦国委员长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旗帜鲜明地阐述了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系列重大政治观点,揭示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本质区别,深刻阐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本质特征及其优越性。这对于全国人大代表和全体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与西方议会的区别。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不按党派分配席位,代表大会中没有议会党团,也不以界别开展活动,所有代表都要为人民的事业依法履职。西方议会的议席往往是各个政党、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政治分赃的结果,每个党团的背后都站着供养它的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0.
代议机关亦称代表机关、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是指代表公民和国家制定法律和决定重大问题的国家机关。在西方国家,代议机关一般为立法机关,称之为议会、国会、国民大会。英国、日本等国的立法机关也是权力机关。中国的代议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称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国家的议会都是代议机关,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的议会制度是两种不同的代议民主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可以说是一种体现人民主权并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代议制。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产生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45周年、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委会20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的,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展和完善的。它与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有本质的不同,有着西方议会制度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根据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政权建设的长期实践,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起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政权。从此,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相似文献   

12.
以前,我们对外国议会的了解、研究比较少,专门介绍外国议会方面的书籍也不太多。现在,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和新华社国际部的同志们合作编写了这本《百国议会概览》,介绍了一百个国家议会的情况,这对我们了解、研究外国议会,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西方一些国家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议会在国家的政治架构中具有重要地位。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三权分立的议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宪法对此作了明确规定。实践已经充分证明,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有利于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  相似文献   

13.
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议会制民主的基本界限黄万啭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注意划清一些重大问题上的是非界限。其中之一,是要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和西方议会制民主的界限。为此,就必须划清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与资产阶级民主观的本质区别,划清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与西方...  相似文献   

14.
今年3月9日,李鹏委员长向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突出地讲到“四个一定要”,即:一定要在人大工作中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一定要把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和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一定要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一定要加强与地方人大的联系.共同推进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这“四个一定要”非常重要,它们既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成立两年来的工作体会,也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实践经验的总结。它们折射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同三权分立的西方议会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它们过去是做好人大工作、现在是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的根本保证和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议会制度都是根据各自不同国情探索出的一种代议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真正实现了民主形式与民主本质的统一、国体与政体的统一、民主与效率的统一,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型政治制度,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不是议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也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尽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早在1984年已经加入了“各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mentar Union),并于1996年首次在北京主持召开过“各国议会联盟”的大会。但是西方现在仍然有些人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视为不同于议会的“另类”。我们国家也有不少人不愿意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称为议会,他们一提到议会就把它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等同起来,就把它和西方资本主义的“议会制”“、三权分立”等同起来,就如同当初一提到市场经济很多人把…  相似文献   

17.
《云南人大》2009,(8):11-12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代议制的一种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外国议会制度的区别不在于它们的名称和形式不同,而在于它们的内容和实质不同。那种一听“议会”这个词,脑子就条件反射它是资产阶级东西的人,是十足的教条主义。  相似文献   

18.
“85.5%的人认为存在就业歧视,其中认为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占58%”。对于目前争议颇多的就业歧视问题,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北大法学院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研究中心主任蔡定剑教授谈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三《思想政治》第三课中,出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两个名词术语。对此,学生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区分,修习时常常出现错误,检试时失分的也不少.因收,我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对它的理解。一、明白含义,加深理解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有着不同含义,不能划等号。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20.
坚定制度自信提高雇职能力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公报》和《决定》,结合人大工作,谈几点体会:一要坚定自信、强化担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历史考验,并通过实践证明,具有高度优越性的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这一制度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议会制度,而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制度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