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涵义 所谓“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1986年6月邓小平会见香港工商界访问团时的谈话) “一国两制”实现后,我国的主体仍是社会主义。“我们对香港政策长期不变,影响不了大陆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
一、“一国两制”方针对澳门的适用性“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对“一国两制”的内容作了高度的概括。他指出:“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58页)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阐明了“一国两制”的三个基本点: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原则;第二,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在大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的智慧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和平统一祖国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国两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构想,并不是赁空产生的,而是  相似文献   

4.
(一) 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国两制”,从字面上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里,实行两种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国两制”构想,“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其科学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并存,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人民政府。“一国两制”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允许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同时存在。香港、澳门、台湾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特殊组成部分,并不具备行…  相似文献   

6.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构想同样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是我们党和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和平统一祖国,顺利解决香港问题而提出的一个科学的构想。这个构想是根据世界的现实、历史的状况和中国的实际提出来的,是  相似文献   

7.
“一国两制”,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一九九七年收回香港和将来台湾回归祖国后,在较长时期保持资本主义制度。这种“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党中央、邓小平同志精心提出的富有政治远见、具有深远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的创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创造。本文试从哲学的角度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8.
前几年,由于受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影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一度泛滥,各种反社会主义的奇谈怪论纷纷出笼,"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论"就是其中的一种(以下简称"混合论")."混合论"者鼓吹,随着时代的发展,历史的推进,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将混为一体.特别是"混合论"者歪曲"一国两制"这一理论的创立,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混合的有力证据和象征,简直是荒谬到了极点."一国两制"这一重要理论根本不同于"社资混合论",它们两者之间具有本质区别:其一,从两种制度存在的方式来看,"一国两制"所规定的是两种制度并存,也就是在我国国内,社会主义制度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而不是混合在一起.除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外,我们允许  相似文献   

9.
彭彦华 《理论学刊》2006,1(3):92-94
孔子在批判当时学风时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宪问》)孔子主张,学不应是为了见知于人,而应是“为己”,是为了成就自己、完善自己。孔子眼中的“学”是“为己之学”。对于“为己之学”,徐复观先生解释说:“所谓为己之学,是追求知识的目的,乃在自我的发现、开辟、升进,以求自我的完成。[”2](P294)杜维明先生也认为,为己之学“就是学做人”,“学习成为一个完善的人”[3](P49)。其实,孔子之“学”是“下学而上达”,“为己之学”还是人生精神境界的提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揭示了孔学的基本精神。在中国…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解央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其基本含义就是: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范首例,祖国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继续保持原有的资主主义制度不变。商种制度在一国之内长期并存,和平共处,互相促进,共同繁荣。“一国两制”构想作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创见,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继承和运用,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共处、国家学说、统一战线、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等思想,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香港二题     
一、“一国两制”是香港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香港,在世界地图上不过是一个小黑点的弹丸之地,却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世界瞠目的奇迹,多次被全球一些权威性的经济组织和机构评为“最富经济活力的地区”。 香港经济奇迹的取得,除了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大陆因素”外,另一重要原因是实行了自由港式的、高度开放的、国际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一国两制”方针就是在全面考虑和总结了香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性、地位和种种成功因素之后制定出来的。它保证香港在回归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变、奉行原有的经济政策,保持原先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地位,这  相似文献   

12.
一、邓小平同志的“一国两制”构想和江泽民同志对台重要讲话为两岸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对“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问题与构想多次作了精辟的论述。他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说:“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政治上,他指出两岸统一后台湾可以拥有军队,大陆不派人到台,台可派人到中央任职,可与各国保持与发展非官方经贸关系,但台不应有代表国家的外事权。在经济上,两岸应互补共荣,“两种…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关于“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内容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一国两制”必须坚持一个中国。这就是香港、澳门、台湾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坚持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即中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的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国策。按照这个科学构想,“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十亿人口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29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具体地讲,在香港地区,我国恢复行使主权后,保持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五十年不变,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继续保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他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地方就是共同富裕,而不是两极分化。”首先,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实行生产资料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董志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一科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国家里实行“一国两制”,让资本主义制度在一部份地区合法存在,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贯彻实事求是原则、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的崭新的科学构想。这一科学构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一大创举。它不仅为和平统一祖国找到了最好途径,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添了新内容。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实现祖国统一方式的一个新的创造,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他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特色,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处理,就是‘一国两制’”。(《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18页。以下只注卷、页)(-)“一国两制”构想的历史渊源1、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和平统一祖国的探索,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和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在谋求祖国统一大业上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  相似文献   

19.
李超 《求实》2002,3(3):50-52
在“一国两制”条件下 ,人民内部矛盾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呈现出新的特点。“一国两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突破了单一层面的结构体系 ,矛盾体系呈现出多层次性 ;“一国两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突破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围内体制性矛盾的框架 ,矛盾内容更具深刻性 ;“一国两制”下人民内部矛盾发展变化的因素进一步多样化 ,矛盾态势更具复杂性 ;如何解决“一国两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无先例可循 ,矛盾处理方法更具创新性。  相似文献   

20.
姚建平 《求实》2006,(Z2):183-184
一、制度的内涵及其对电力行业管理的意义关于什么是制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美国制度学派的先驱之一凡勃伦把制度看成是由“由社会和团体认可的风俗习惯,在本质上,制度就是惯例”。[1](P288)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为代表人物康芒斯认为“制度是集体行动控制个人行动,集体行动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