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鞭式达丁屯氏菌对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幼虫(L3)和秀丽隐杆线虫的动态作用。将鞭式达丁屯氏菌接种在0.2g/L玉米粉培养基中,培养7d后,加入试验线虫,在虫体刚被捕捉时即开始记为0h,此后分别于第1、2、3、4、6、8、12、16、20、24、36和48小时取样观察。结果显示,该菌培养后可自发形成捕食结构;加虫30min后即有虫体被捕捉;捕捉后第4小时,菌丝侵入秀丽隐杆线虫导致死亡,而捻转血矛线虫L3被菌丝侵入致死亡则需要20~24h;捕捉后第24小时,整个秀丽隐杆线虫被菌丝侵占并完全消化;而捻转血矛线虫L3则需要36h被菌丝完全侵占,48h被完全消化。以上结果为进一步探讨捕食线虫性真菌的杀虫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1987年和1988年对新进猴群以牛用结核菌素行眼皮内注射检疫其结核病,经对249头猕猴的应用,证实此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用法 用成都兽医生物药品厂出品的牛用结核菌素(每瓶20ml),检疫时将牛用结核菌素与注射用水以1∶3进行稀释,随用随配。不论猕猴性别、年龄,每猴在右跟上眼皮皮内注射0.1ml,如右眼有眼疾时,可在左眼进行,并作记录。注射完毕后24、48、72小时各观察1次,观察时要仔细看注射部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一)材料和方法 1.试验药品:畜用牲血素是广西化工研究所模仿英国产品血多素及加拿大产品富来血,研制成的一种有机铁制剂新产品。本品有机铁含量为每毫升150毫克。 2.试验动物:为本所猪场和三种猪场的哺乳仔猪,共29窝,随机成为试验组96头,对照组89头。另用数头作血多素、富来血对比试验。 3.试验方法:试验组仔猪在出生后2~3天,每头注射牲血素1毫升;对照组仔猪不予注射;对照组仔猪分别注射血多素或富来血。 (1)仔猪试验前称重,60日龄离乳时再称重,了解试验组仔猪和对照组仔猪的成活情况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肌肉内注射与胸膜腔内注射青霉素治疗马、骡肺炎,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比较观察。 (一)材料与方法 1.治疗动物:选择体温39.5℃,确诊为肺炎的马、骡18匹,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9匹,甲组为肌肉注射组,乙组为胸膜腔内注射组。 2.药物及剂量:青霉素G钠盐,华北制药厂生产,批号810920;注射用水。两组剂量相同,每次每匹为青霉素240万单位,用20毫升注射用水稀释后注射,每12小时给药1次。  相似文献   

5.
用采自新疆羊体的半饱血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与小亚璃眼蜱(Hyalomma anatolicum)成虫感染1只除脾绵羊.感染后逐日做血片检查,在感染后第11d的血片上发现一大型巴贝虫(Babesia sp.).虫体形态以双梨子形、单梨子形、圆形及卵圆形虫体为主,双梨子形虫体大小为3.0-4.0 gm×1.1-2.1μm.在感染后第14 d,感染羊体温升至41.2℃.染虫率最高达到0.25%,之后逐渐下降.感染羊自然耐过.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春夏间,笔者参加了几次猪病的诊疗,通过临床诊断、治疗效果观察及剖检验证等,最终确诊为猪肾虫病。猪肾虫病是由猪肾虫寄生于猪的肾及其周围脂肪和与输尿管相通的结缔组织的包囊内等处而引起的一种线虫病。猪肾虫又叫有齿冠尾线虫,虫体粗壮、灰褐色,猪只不论大小均可感染,危害较大。患病肥育猪生长迟缓,公猪可失去配种能力,母猪不孕或流产,甚至可造成猪的大批死亡。初期病猪出现皮肤炎症;以后表现为精神欠佳,食欲下降,喜卧,后肢无力,跛行。逐渐贫血,消瘦。检查尿液,如发现虫卵或剖检病猪见肾盂及肾周围脂肪内有虫体,即可确诊。1 诊…  相似文献   

7.
用天津市河北制药厂第三分厂生产的含10%敌百虫浇注驱虫剂虱螨净,选择自然感染有血虱的猪,分两个剂量组和对照组以沿病猪背脊中线浇注给药的方法进行试验。在给药前和给药后第2天开始,每隔1天检查1次猪体,连续检查3次。以观察猪血虱的寄生和死亡情况。于给药后第2天可发现猪体血虱全部死亡,对照组经3次检查均有猪虱寄生。试验证明,在临床上用5ml/10kg体重剂量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实验所用的羊边虫(Anaplasma ovis)系取于人工感染的绵羊红细胞,虫体从红细胞中分离出以后,用生理盐水制成均匀的悬混液,当日使用。 游离边虫体的感染性实验,健康绵羊4只,按30亿边虫体/公斤剂量做静脉注射。实验羊在最初几小时里出现脉波和呼吸加快,在以后的全部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临床上的异常反应,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仍保持在原来的范围。经58~70天的观察未见动物发病,随后注射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感染双芽巴贝斯虫和牛巴贝斯虫混合种的牛连续注射1%台盼蓝溶液3天,用其脑匀浆滤液接种健康易感牛,未分离出牛巴贝斯虫单一种。将洁净微小牛蜱幼虫释放到牛体叮咬10天后,用混合种含虫血感染牛,收集饱血雌虫,置28℃、相对湿度约90%的条件下产卵孵化,用次代幼虫分批感染健康易感牛5头,准确地于幼虫释放后5、4、3天,用杀虫剂杀死正在吸血的幼虫终止感染,对试验牛逐日耳尖采血涂片检查,仅3天杀死幼虫的牛只感染有牛巴贝斯虫单一种。试验结果表明,台盼蓝不能杀灭双芽巴贝斯虫;脑涂片中尽管有大量牛巴斯虫,但它不是寄生于该部位的唯一种;叮咬3天的次代幼虫仅传播牛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10.
最近 ,作者在整理以前的血涂片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血液原虫。根据原始记录、虫体形态等特征 ,综合判定为卵形巴贝虫 (Babesiaovata) ,该原虫在本地区为首次发现。1 发病情况1997年 5月 2 0日 ,延边地区从吉林省四平地区分 2批运来中国黑白花牛 2 0头 ,一直在珲春市北郊村后的山上放牧。 6月 4日发现部分牛体表寄生大量的蜱 ,个别乳牛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不愿意活动等症状。于是 ,将该群牛由山上转移到村外附近放牧 ,并采用黄色素和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6月 10日死亡母牛 1头 ,6月 12日又死亡母牛 …  相似文献   

11.
猪棘头虫病是大吻科蛭状巨吻棘头虫寄生于猪的小肠(主要是空肠)所引起的一种疾病。从食品站屠宰猪检查看,本病感染率达32%。笔者应用阿的平治疗猪棘头虫病,效果好,病猪服药后表现安全。 (一)材料和方法 1.药物来源及用量:阿的平,黄色,片剂,每片0.1克,武汉制药厂生产。患猪服用剂量0.05克/公斤体重,一次口服。 2.选择病猪:采可疑患猪粪便镜检,发现巨吻棘头虫卵者,确诊为本病,共计11头。 (二)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对健康羔羊注射贝尼尔制备的缓释剂,注射液后2个月和3个月分别用感染羊泰勒虫的青海血蜱成蜱进行攻击,结果对照组羔羊全部发病,贝尼尔缓释剂注射组未发病,证明贝尼尔缓释剂能有效地预防羊泰勒虫病.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1984年以来,改进了猪瘟免疫程序,在专业养猪场全面试行,育肥猪于51~59日龄一次性加大量(1.5头剂)免疫注射,母猪于每次怀孕后40天进行一次加大量(2头剂)免疫注射。近年来,按此法共免疫注射育肥猪万余头、母猪千余头,经临床观察,未发现猪瘟病猪。  相似文献   

14.
从1978年以来,我们用夏枯草注射液治疗猪泌尿系感染108例,治愈94头(87%),有效10头(9.3%),现介绍如下: (一)药用部分 夏枯草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 Prunella vulgarts L.),以其干燥花序和果穗作为药用。 (二)制剂程序 取夏枯草3000克,先洗净切细,用温水浸泡 1小时,再煎煮 2次,每次30分钟,八层纱布过滤,浓缩成糖浆状。冷却后,加入2倍量95%乙醇,静置24小时。吸取上清液,以滤纸过滤,滤液再加3倍量95%乙醇,静置48小时。过滤,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在热水浴上蒸发至无醇味,加注射用水至1000毫升,过滤,冷却24小时。再反复精滤至药液澄明,调pH 7~8,调整体积容量至全量1000毫升,用  相似文献   

15.
笔者试用消虫净、蜱螨灵防治猪螨病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西安市人民面粉厂饲养场,养猪237头,在猪体上刮取病料,采用直接涂片镜检的方法,抽检52头,检出有螨虫(成虫)的阳性猪52头,占总数的21%;死亡2头,占发病数的3.8%;感染强度,在一个病料涂片镜检查出1~40个活虫。并收集标本固定封片保存。 (一)70%消虫净乳剂:系武汉市葛店化工厂生产提供。25%蜱螨灵水剂:系西北大学化学系研制提给。 (二)试验猪 系西安市人民面粉厂饲养场养的猪,经直接镜检见到活螨虫的阳性  相似文献   

16.
作者用液氮保存的双芽巴贝斯染虫血和微小牛蜱饥饿幼蜱保存的同一虫株,感染健康摘脾小牛,然后以适当的剂量连续快速通过另外3头摘脾小牛,进行牛体内培养双芽巴贝斯虫,第2头牛感染后5天获得7.4%染虫率的带虫血,第3头和第4头牛在感染后2天内均达到40~45%的染虫率。  相似文献   

17.
我市猪体内寄生虫以蛔虫、绦虫等最为常见 ,猪毛首线虫 (猪鞭虫 )较为罕见 ,笔者对一起仔猪毛首线虫病进行诊治 ,效果满意。1 发病情况本地区某农户自繁自养仔猪 2 3头 ,12日龄时开始发病。病猪食欲减退、腹泻 ,有的粪便带有粘液和血 ;病至中后期 ,病猪呼吸浅而快 ,极度虚弱。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后到我站就诊 ,其病程已过 2 0d ,期间死亡仔猪 4头。2 剖检变化病猪极度虚弱 ,严重消瘦 ,可视粘膜苍白。剖检可见肾苍白 ,肝轻度肿胀、淤血 ;盲肠、结肠病变尤为显著 ,结肠盘系膜呈轻度水肿 ,内含少量胶冻样物质 ,盲肠和结肠内有大量的乳白色…  相似文献   

18.
我站自 1998年以来用虫克星针剂加倍剂量治疗 31例混睛虫病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症状 混睛病虫多发生于 9月至次年的 2月。病初羞明流泪 ,1— 2日发生角膜混浊白翳遮眼。有的眼睑肿胀 ,视力减退 ,甚或失明 ,引起角膜炎和白内障。检查病眼时可看到细的白色线状虫体在眼房液中游动 ,呈波浪式游动。治疗方法 用含阿维菌素 1%的虫克星注射液 ,按体重每10kg 0 .6mL作皮下注射。连用 2次 ,间隔 10d再用 1次。治疗马 2 4匹、驴 4匹、骡 3匹共 31匹均治愈。体会 虫克星注射液加剂量治疗混睛虫病效果好 ,简便不留后遗症 ,深受畜主欢迎虫克…  相似文献   

19.
分别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PSC)、包囊壁(HC)和包囊液(HF)刺激培养在24孔板上的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并用PBS作为对照,用G riess试剂检测不同时间点一氧化氮(NO)的浓度。结果显示,在短时期(48 h)内,PSC刺激巨噬细胞后在第8、24和48小时均产生大量NO,与PBS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HC也可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与PBS对照组相比,在刺激后第24和48小时也均差异显著(P0.05);HF在刺激后第4、24和48小时均产生少量NO,但与PBS对照组相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巨噬细胞可通过不断释放大量NO来抵御原头蚴的侵染,包囊对宿主具有损害作用,同时又能通过降低NO的产生来减弱宿主对原头蚴的杀伤作用,包囊液对巨噬细胞释放NO的作用不显著。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宿主在抵抗寄生虫感染时NO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兽用血虫净为国产新药,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推广,用于血孢子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但因经验尚少,在使用过程中,个别地区、个别病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有关地区反映,补充注意事项如下: 一、瓶签标明的剂量范围:3.5—7.0毫克/公斤体重,其中7.0毫克高剂量,应限于环形泰勒氏焦虫等较顽强的虫体,并且是重症病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