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起周口店的‘北京人’,人們就會立即想起裴文中教授。這位古人類學家由於發现‘北京人’的頭骨化石而聞名於世界,但是,他在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以後曾寫過小說這一點,現在知道的人却不很多了。十多年前,我一次偶然翻閱《魯迅全集》,看到《〈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魯迅提到裴文中的短篇小說《戎馬聲中》,稱它是‘鄉土文學’的一種,又別有信手寫來、不事雕琢的好處。我同裴老已有二十多年的交誼,而從未聽說過他曾寫過小說,說明自己太孤陋寡聞了。早就想向裴老當面問個究竟,可是我們晤面時總無暇提及。去年有一天,我去裴老的新居作客,彼此又都有點閑暇,談話是從他寫小說開始的。一個上午的深谈,使我對於這位老科學家所走過來的崎嶇道路,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相似文献   

2.
在北京科學城——中關村內有一個孷伟d癇的小小診所,這里每天門庭若市,前來求醫者不僅遍布城區、遠郊,還有不少費盡周折才找到這裏的外省患者。這正如中國一句俗話所說的:‘酒好不怕巷子深’。這些患者爲什麼不去大醫院求名醫,偏要來找半路出家的張湯敏大夫呢? 五歲的男孩陳晶出生三個月即患病,抽搐頻繁,經診斷爲‘嬰兒痙攣症’,多方醫治,不見好轉,陳晶的爸爸面帶寬慰的笑容對筆者回憶道:‘經大醫院檢查,我兒子腦電圖異常,CT掃描診斷為顱內有結節性硬化,還說不排除惡變的可能,把我們全家急得團團轉。後經人介紹才於今年五月二十九日找到張大夫求醫,沒想到服藥才一個月,抽搐次數就明顯减少。繼續服藥,至今二十多天沒有犯過,這在以前是沒有過的。’羅秦是個女孩,今年八歲,兩年前患癲癇,每次都是大發作,咬破舌頭,神志恢復後仍感太陽穴疼痛,平日且伴有右手麻木、肚子痛等  相似文献   

3.
可悲的笑话     
一位來自台灣的朋友,與我談起他兩次返回大陸探親的心情: 去年上半年,他第一次回大陸,一位好友勸他:‘當心被共產黨殺了頭’,並做了一個用手當刀切脖子的姿勢。他雖不信,但猶存狐疑。不過他終於回到了福建老家,見到了相思三十多年的親人,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情接待和舊友們的親切問候,使‘殺頭’之疑慮頓時煙消雲散。於是,去年歲末,他又攜夫人前來福建、北京旅游,並帶了彩電、洗衣機、收錄機等大小十多件家用電器要赠送親友,在廣州海關卡住了,要納税。他向工作人員說明,第一次回來時什麽也不敢帶,這一次多帶了些,希望能免税。工作人員驗看了他的回鄉證件,向上級請示後,决定免税放行,使他十分高興。這是受優待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他住高級旅館,房租又因台胞而受優待,只收全價的百分之六十。他高興地說,比香港便宜多了。臨走時,他一面欣赏着在長城、十三陵、故宫等處的留影,一面說:‘我回去以後,要和那位怕“殺頭”的朋友結伴,再次回來旅遊。我要告訴他,回到家鄉不但無“殺頭”之險,而且會被尊爲上  相似文献   

4.
週末的喜訊     
一個週末的傍晚,我到歸僑作家黄浪花家串門。一进門,主人连聲對我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這幾天可把我們全家樂壞啦,我在海外失散了二十四年的老母親找到啦!’黄浪華祖籍廣東省梅縣市,出生在馬來西亞。一九四九年父親把他送回國內上學。第二年,父親因爲參加馬來西亞人民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鬥爭活動,被殖民當局追捕,不得不拋下母親,一人逃回祖國痪帕?黃浪華與母親失去了聯系。他告訴我:‘從那以後,我不得不在各種登記表上寫上“母親生死不  相似文献   

5.
‘砰砰’兩聲,標誌着午夜零点到來的彩色信號彈,在初夏的夜空升起。素有中國‘火山公園’之稱的旅遊療養城市——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頓時歡騰起來。市內一座精巧别致的礦泉飲水亭的周圍,早已聚集等侯在那里的人們你爭我搶,要從泉頭盛下第一口‘神水’,手中的器具發出叮叮噹噹的碰擊聲。一個身材魁梧的男青年終於成為獲得‘神水’的第一個幸運者。他把盛水的杯子高舉過頭,左衝右突,吃力地從人羣中擠出來,他的一家人就在不遠處的樺樹叢旁等待他。他把水杯先递給父親,然後是母親、妻子和孩子,最後由他一飲而盡。全家人像完成了一件神聖的大事情似的,發出心滿意足的笑聲。直至凌晨,在串串彩燈下,依然人聲鼎沸,人們盡情地喝着礦泉水,整個  相似文献   

6.
一九四七年,生父離家去台灣時,我才七個月。去年初冬,我突然接到他從香港發來的電報,說是要來看我。聽媽媽說,爸爸走后,她等啊盼啊,七個年頭過去了,仍杳無音信。生活的窘迫和世俗的偏見,逼得媽媽只好改嫁了。是媽媽和繼父將我拉扯成人,因此生父在我心中連點影子也沒有。他沒有養過我,反而受他的牽連,從懂事那天起我就承受社會的歧視。尤其是「文革」動亂期間,弄得我抬不起頭來,直不起腰。今天生父要回來了,我心裹像打翻了五味瓶,說不出是什麼滋味。平心而論,過去的一切都是歷史造成的,也怨不得父親。他在外這麼多年,一定非常想念家鄉;這次回來,還得讓他高高興興的。當下,我們全家收拾整理房間,粉刷牆壁,院內院外來了個大掃除。還從衣食住行上為他  相似文献   

7.
“老師,離開您半個月,如同半年。我雖然想念爸爸、弟弟,但更想念您,就像同學們想念他們的母親一樣……”。開學不久,中學女教師金樹文就收到一封信。儘管她時常收到學生畢業後的來信,但這封來自東北工學院學生國忠業的信件,使她尤感欣慰。熟悉的筆迹,讓她眼前浮現出一個樸實、勤奮的農村孩子的形象。國忠業原是金樹文班上的學生,出生在一個山村,十歲時母親就病逝了,父親帶着他和兩個弟弟生活,家境貧寒。他到這裹上中學後,有一年患了闌尾炎,需要住院敞手術,可他父親一時凑不足手術費。金老師知道後,便用自己剛領到  相似文献   

8.
我是個小學教師,平常下午五點鐘下班。今天是週末,可我到家時已經是晚上七点多了。一進門,我那剛上小學的寶貝兒子迎上來嗔怪地說:‘今晚要去哪兒,您早就忘了吧?’看到他的小嘴撅得老高,我才忽然想起:原來說好今天晚飯後全家去參加週末消夏晚會?墒沁€有一件事情等待着我晚間去辦。我沒有來得及解釋這麼晚回來的原因,便抱歉地對兒子說:‘真對不起,媽媽今天晚上不能去了……’丈  相似文献   

9.
魯迅早在一九一九年就寫過一篇题爲《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的雜文,收在《魯迅全集》第一卷中。我現在借來做這篇短札的题目,是因爲我覺得這個問题似乎又成了一個值得全社會來思考的問题了。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這是我終於也當了父親之後才真正體會到的。但是怎樣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怎樣爱自己的‘獨苗’,確是當今年輕夫婦們颇感難辦的問题。鄰家一對年輕夫婦,有一子(恐怕將來也只能是有一子),還算聰慧,兩人决心培養。於是,把自行車、手錶賣了,給孩子買了架小鋼琴。聽說‘蜂王漿’對孩子大腦發育有好處,兩人節衣縮食,保證給孩子天天供應充足的‘蜂王漿’。最近那主婦大哭了幾次,緣由是要擠進一家據說是很高級的幼兒園,未果。爲此事,三十多歲的爸爸,作揖、磕頭都幹了,還是不行。心一横,那主婦竟退職回家了,要親自教育孩子。看來,小兩口是不惜以自己的青春年華爲孩子鋪路了。教育,我是赞成的。使自己的子女上個好幼兒園、好小學、重點中學、名牌大學,也是我所神往的。但以爲只有如此方能成才,我是懷疑的。據我所知,那所據說很高級的幼兒園的孩子,未必個個都是神童。該幼兒園在不久前的一次智力比赛中,位居第五,便是明證。  相似文献   

10.
今年四月二十六日是清華大學七十週年校慶。在慶祝大會上,來自加拿大的校友、七十九歲的王昌林先生說了這樣一番話:‘清華大學就是我的家。我是一九二一年清華畢業的,有個兒子也是清華畢業的,還有個孫子現在是清華二年級的學生。我的一家和清華的关係非常之深,對母校常感無以圖報。我希望子子孫孫都能到清華來,為祖國的昌盛,為母校的發展,貢獻一技之長……’。 這次一起囘母校參加校慶活動的,有來自海外的三十多位校友。他們和國內各省市  相似文献   

11.
日本學者曾經聲言要在三五年內,在中醫中藥方面超過中國。一旦在中醫中藥方面超過中國,就把‘漢醫漢方’(即中醫中藥)改稱‘東洋醫學’。這是今年三月十七日,中國一家發行頗爲廣泛的晚報在頭版以《一番並非危言聳聽的話,我國中醫研究當心别人趕上》爲題發表的消息,五天之後,該報又發表了兩位外籍華裔專家贊同這篇報道的清息,他們認爲,中醫的研究不跑步不得了。看來,中醫正面臨着挑戰。問題提出來的背景很早以前,中醫學就越出國界,爲許多國家的病人解除痛苦。近年來,中醫學傳播得更爲廣遠。國際上出現了一股‘中醫熱’。 許多人認識中醫是從針灸開始的。世界衛生組織就委託中國舉辦過三個國際針灸班。幾年來,我國已爲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培養了一千多名針灸醫生,大多數學員結業後,能按中醫理論和方法進行治病。目前,在中國學習自然科學的外國留學生中,攻讀中醫的人數佔第一位。此外,中國還不斷接受來考察、學習中醫的外國專家、學者。 據北京《光明日報》透露,世界上已有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針灸、針麻的臨床運  相似文献   

12.
由山東省出版總社和香港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歷時十天的孔子文化展於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六日至十六日在香港展覽中心正式展出。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和香港知名人士霍英東等到會剪彩,台灣方面陳立夫先生也派代表——孔孟學會秘書長熊先举先生專程趕來致賀。孔子文化展籌展主要負責人郭煥芳先生說:“沒想到,展覽获得了如此轟動的效果。”開幕前,他们低估了香港人對孔子文化的興趣和認同,預計一天有五六百人觀展就不錯了。而開展後每天來參觀的人數都在兩千以上。原定展出十天,最後根據觀眾的强烈要求,又延展了一個星期天。原來估計看展覽的多为一些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定瞭解的老者,沒想到許多青少年到場參觀,還有一些學校專門組織學生來參觀。他們不少人邊看展品,邊抄錄展板上的說明。到了星期天,更是举家老幼同來看展覽。老師給學生解釋,父母為子女講解,情緒之高真讓辦展覽的人興奮。 為這次展覽大厅題字的九十六歲國畫大師劉海栗坐着輪椅來看展覽。一位老教授最初以為展覽是依圖紙仿製的圖片,當講解員  相似文献   

13.
我今年八十一歲了。二十年代初就到日本讀書,嗣後又去法國學習雕塑。畢業後回國,鑒於當時國內對雕塑尚不重視,沒有發展前途,又想出國深造。於是通過父親的關係,被派到意大利使館工作,同時繼續學習雕塑。我考入羅馬皇家美術學院,畢業後,雖有回國之意,但當時國內對雕塑仍不重視,我就留在使館繼續工作。這一‘留’,竟是三十餘年。我曾先後在意大利、土耳其、阿富汗、泰國、伊朗、比利時、埃及、剛果等國擔任隨員、秘書、領事、參贊等職。在這期間,我只回國四次。一次是在京、滬兩地舉辦個人雕塑展覽會;兩次是奉調回外交部;一次是探親。每次時間不過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在倫敦舉行的世界羽毛球最高水準的湯姆斯杯决賽中,第一次參加比賽的中國隊以五比四戰勝了七次世界冠軍的獲得者印度尼西亞隊。英國隊領隊評論說:‘這是湯姆斯杯賽四十多年來最高水平、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一場比賽。沒有任何一個隊,在决賽一比三落後時能連反四分。中國真是創造了奇迹。’  相似文献   

15.
《一個郵政職工的一天》曾榮獲一九八一年‘國際少年書信寫作比賽’第一名,作者是中國新疆伊犁地區工礦廠子女學校初三女學生趙爽。這個比賽是萬國郵政聯盟發起的,題目是《一個郵政職工的一天》。中國是第一次参加這項國際比賽活動。中國少年報社作為這次比賽的組織者發出徵文的消息後,收到了全國各地各民族小朋友的來稿兩萬五千多件。趙爽的這篇作品被選送萬國郵政聯盟參加國際評選。取得第一名,獲金質獎章。  相似文献   

16.
墨家的創始人墨翟,即墨子,是兩千多年前中國的一位學者。他知識淵博,對於光學、幾何學、邏輯學、哲學都很有研究。有一個‘止楚攻宋’的故事,說明他還是一個智勇的學者。公元前五世紀,位於長江中游一帶的諸侯國——楚國,是一個地廣人眾的大國;位於它北部的宋國是個地小人寡的小國。楚國國君請巧匠公輸盤設計製造了攻城用的新式工具——雲梯,準備去攻打宋國。墨子得知這個消息以後,他不辭風霜辛勞,步行十天十夜,從北方黄河流域的下游千里迢迢來到南方的楚國,見到了楚王。墨子善於辭令,乍然提出一種怪現象請楚王回答。他問:‘現在有這樣一個人,捨棄自己華麗的車子不坐,想去竊取鄰人的破車;捨棄自己的錦繡衣服不穿,想去竊取鄰人的粗布衣服;捨棄自己的粱肉不吃,想去竊取鄰人的糟糠惡食。你認爲這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楚王回答:‘必然是盗竊成性的人。’接着,墨子就很不客氣,指出楚國去攻打宋國是以大凌小,以强欺弱,就像那個盗竊成性的人一樣,屬於不義的行爲。楚王被墨子的道義折服了,無言以對,但他仍不打消攻宋的念頭,說公輸盤已經爲他造了雲梯,不  相似文献   

17.
學勤姓呂,山東省濰坊市轄臨朐人氏。山東省這位著名畫家走過的人生道路和他的名字非常吻合:學習的勤奮使他從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從一個只讀完小學的青年,成長為高級美術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學勤的母親擅描紅,這算是他的“家學”。但是小學老師給了他更多的啓蒙。在學校裏,他不但接受了初步的現代文化和科學知識,還在老師的影響下開始學畫山水和花鳥。 學勤小學畢業後即回村參加農業勞動,一面  相似文献   

18.
一個臉上長滿蝴蝶斑的小女孩,趴在路邊,摇頭擺尾,不時發出“吱吱”的叫聲。她叫王顯鳳。當她呱呱墜地不久,生父病逝,母親又因大腦炎後遗症生活不能自理,年幼的王顯鳳便無人照看。看到母猪肚下吃奶的小猪崽,求生的本能使她爬過去和猪崽一起争着吮吸猪奶,還跟着猪跑、跳、蹦。人們忘記了她的真實姓名,只管她叫“猪孩”。六年前,遼寧省台安縣的鄕村小學教師王允林,把當地這一“猪孩”的情况反映給了中國醫科大學。於是一個九人組成的考察組來到了“猪孩”的家鄕。檢测的結果是,九歲的王顯鳳智力只相當於正常的三歲小孩。她不會說一句完整的話,只能發一些簡單的語音。她還把錄草說成白的,白鹅說成黑的。考察組對“猪孩”作了全面檢查,確認不屬於先天遺傳和代謝疾病,而是後  相似文献   

19.
一天,兩輛紮紅結彩的吉普車駛進山西臨猗縣三管鄉的街頭。一時間,鼓樂喧天,鞭炮齊鳴,好不熱鬧。這時,聚集在街頭的人羣中有人驚喜地喊了一聲:‘看哪,縣長給咱們送光榮匾來了!’一會兒,一塊長約兩米、寬一米的玻璃钢匾額高高地懸掛在鄉人民政府门前,上面寫着四個鎏金大字:‘重教興學’。 臨猗縣是山西南部一個有四十三萬人口的農業縣,素稱‘棉麥之鄉’。然而,過去這裹的文化教育却很不發達,直到一九七八年,莊稼汉中還有不少人是文盲。近幾年來,全縣五百五十個自然村,村村建起了幼兒園,並普及了初等教育。現在,全縣的二十個鄉鎮(原公  相似文献   

20.
一九六○年二月十六日,新春佳節剛過,恰好是周總理親自接見第一批特赦人員後的兩個月零兩天,公民愛新覺羅·溥儀興高彩烈地拿着北京市民政局的介紹信,來到西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園報到。田裕民、俞德浚兩位負責人在辦公室熱情地接待了這位‘末代皇帝’。俞德浚主任以開玩笑的語氣說:‘“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