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盟区域安全合作的新尝试赖松龄,曹云华令人瞩目的东盟区域论坛首届会议于1994年7月2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东盟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东盟的对话伙伴(澳大利亚、加拿大、欧洲联盟、日本、新西兰、韩国和美...  相似文献   

2.
刘相骏 《当代亚太》2004,(12):48-52
冷战后,地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安全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引入了安全复合体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定义区域安全机制,并分析了有东盟特色的安全机制.文章将冷战后东盟安全机制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论述了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人的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的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的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的自由的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的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的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的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的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的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的积淀、非政府组织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与东盟的外交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外交协调受到东盟机制的有限性、东盟规范的约束力以及地区安全替代选择的制约.这表明,<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蓝图>的出台并不能对东盟国家间的外交协调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是,蓝图提出的新的合作领域有可能影响到东南亚国家在某些共同关切问题上的外交协调,从而形成不利于中国的集体立场,因此,中国理应对东盟这些新的合作领域给予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至今,亚太地区尚未形成自己的安全体制.目前亚太地区安全体制面临集体安全和合作安全两种模式的选择,而合作安全体制模式更符合亚太地区的现实.东盟地区论坛是亚太地区多边合作安全体制的雏形.东盟将对未来亚太安全体制的行为准则、决策程序、运作方式和目标产生独特的影响,并打下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当下,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正面临着重重阻碍,主要表现为规范难以建立、制度难以生成和国家间集体认同的单薄。与此同时,2009年后美国开始执行的重返东南亚的外交策略对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以上两方面的因素都影响着东盟安全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基于此,本文认为,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构的关键性问题在于主导性国家的缺失;而美国对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构的强势介入在短期内有利于安全共同体的推进,但长期来看却会阻碍主导性国家的确立从而不利于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对东盟和美国的亚太安全制度进行了比较 ,分析了双方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双方在安全政策 ,运作方式和民主、人权的日程设定上都存在着不同 ,但双方出于各自的考虑 ,都不反对双边军事同盟。  相似文献   

8.
中国与东盟的安全──论东盟与周边大国的战略关系(上)云华在亚太地区,三个与东南亚相邻的大国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不断增长,引起了东盟各国的密切关注,这三个大国是中国、日本和印度。东盟各国普遍认为,美国的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存在与各种影响不断减弱,俄罗斯...  相似文献   

9.
印度与东盟的安全──论东盟与周边大国的战略关系(下)曹云华印度是东盟西北部最大的邻居,在陆上,印度与中印半岛的缅甸相毗部,在海上与东盟各国均十分接近。印度有8.7亿人口(1991年),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领工面积为328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七。地处印...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东盟国家虽然对美国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曾存在较大的争议,但逐渐倾向一致的看法是:美国虽然不再是军事“保护者”,但仍然欢迎美国的军事存在,以发挥一种制衡和协调的作用。为何东盟国家将日本、中国和印度的崛起视为潜在的安全威胁,而总体上并不将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视为安全威胁?结合沃尔持(Stephen M.Walt) “威胁平衡”理论,笔者认为,关键的因素是对“大国进攻性意图”的认知和防范心理。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学界主要以内部—外部力量互动论、国家—地区利益互动论来解释东盟演进的动力.本文基于东盟历史文本的解读,提出安全—发展目标互动论,探究话语认同与东盟演进的关系,加深对东盟未来的利益诉求、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的认识.冷战时期,东盟为了维护国家和地区的生存与自主,在安全目标上以东南亚中立化力求战略自主、避免外来干涉,在安全手段上侧重和平解决争端,强调加强安全能力建设、提升国家和地区抗御力,故而安全成为东盟演进的主要动力.冷战后,东盟顺应全球化和地区主义的趋势,把地区发展作为组织演进的中心和动力,在政治安全层面强调以发展安全为主,在经济层面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在社会文化层面致力于维护民族特色、塑造地区共识.话语认同对于东盟的地区合作实践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从安全到发展,话语认同影响东盟演进的议程设置;从东盟到印太,话语认同影响东盟规范的扩展范围;从选边站到东盟中心,话语认同影响东盟演进的路径选择.在中美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话语认同在东盟未来发展进程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分析为研究视角,概述了"安全共同体"的概念及其理论要义,尤其是建构主义重要的研究成果;阐释了东盟"安全共同体"的实践历程及其所依仗的重要的"东盟规范"和"东盟方式";分析了东盟建构自己的"安全共同体"所面临的严重挑战及其根本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分析影响东盟安全共同体建构的动力要素及其作用方式。在对建构主义安全共同体理论批判吸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包含外来威胁与域外力量介入的外部推力与内在进程性要素——包括规范建构、交往与社会学习、国际组织与制度建设以及人民参与——共同推动了安全共同体的形成。这两方面的动力通过促进地区共同利益、增进成员国互信、塑造集体身份等方式来实现成员国对地区内部和平变革的期待,从而增强安全共同体的一体化。东盟安全共同体在内外动力的作用下缓慢向前发展。其中,应对外在安全威胁的共同需求及增强与域外力量抗衡筹码的共同利益促使成员国不断加强内部团结,而东盟集体身份也在与域外行为体的交往中得以实现。但地区内部进程中各要素的缓慢发展,导致共同体内部推动力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共同体的内在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东盟的防务     
东南亚地区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也是令人担忧的地区。这个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颇有活力。尽管东盟目前处于和平交往的环境中,但从全球意义上考虑,由于它的许多海峡是海上交通要道,因此在出现政治纠纷或军事行动时,它将成为敏感地区。马六甲海峡是连接西欧和远东的最重要通道,是苏联舰艇往返于海参威、金兰湾至印度洋之间的必由之路。而美国海军在沟通其菲律宾苏比克基地和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基地时,则更多地选择巽他海峡这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东盟曹云华冷战结束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东盟的影响力迅速提升,成员国合作的范围也正在迅速扩大。东盟正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她在世界事务尤其是地区事务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甚至连美国、日本和中国等大国也不得不向她“求爱”,向她讨好。...  相似文献   

16.
一、独立之初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新俄罗斯最初的外交继承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遗产,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新思维”的继续。戈尔巴乔夫摒弃了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外交政策体系,苏联开始走上和解以至谋求建立伙伴关系之路。苏联在裁军、欧洲安全、德国统一等问题上发生了根本转变。戈尔巴乔夫给东欧松绑,与中国和解,从阿富汗撤军,拒绝继续支持苏联在亚、非、拉和中东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17.
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 --东盟意识与东盟的发展(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的文化特征意识是东盟意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为东盟的组织特点和决策风格,即"东盟方式".东盟方式强调组织方式和决策的非正式性、非对抗性和协商一致精神,这种意识来源于印尼爪哇农村的决策传统,成型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行为互动,强化于东盟对柬埔寨问题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东盟与台湾军事与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其趋势·曾涛·近些年来,东盟国家适应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生的新变化,出于自身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多重考虑,在与台湾发展政治和经贸合作关系的过程中,有计划的加强了同台湾的军事与安全合作关系,使双边的政治...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以其高速增长而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经济发展较慢的印尼,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印尼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在很多方面都与中国相似。因此,展望90年代印尼经济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改革、发展和对外经济关系都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越南加入东盟后与东盟经贸关系展望柳艳编译今年七月,越南正式加入东盟,这一事件不仅在政治和区域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而且为越南经济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本文旨在分析越南人盟后所面临的新的经济条件,预测越南在区域关系中的发展前景。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