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人们企盼着海峡两岸关系能够出现新的气象,一扫近年来时 常笼罩在海峡上空的阴霾,一扫沉积在大多数人心里的阴云。所谓的“新”,首先要求人们树立起海峡时空的新思维和新的历史观念,使两岸关系走入别有洞天的新境界;其次要求人们有勇气和有胆识采取新的建设性的行动,摆脱旧有的人为的危机和紧张因素,使和平、理性和建设性的努力成为两岸关系的主流。因此,在目前这个特殊的历史性时刻,人们的共同感觉就是两岸关系要有“新”的表现,真正做到焕然一新。这自然是善良的人们所具有的对新世纪和新千年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2.
两岸关系将出现一段对抗明显减少的时期,这是近60年来两岸关系第一次出现这样的局面 5月2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北京举行会谈,并取得了重要成果。海峡两岸和国际社会都高度关注这次会谈,对于会谈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次会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两岸关系近60年变化的历史,清楚地表明了这次会谈的重要意义;而两岸关系当前和未来的新发展,将更清晰地显示这次会谈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15年前的元旦,对海峡两岸关系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揭开了两岸关系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4.
4月27日是汪辜会谈10周年的日子。回顾历史、总结经验,促进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对于推动当前两岸关系向着和平统一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0年前举行的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这次会谈,首次实现了四十多年间两岸受权民间团体的高层会晤,充  相似文献   

5.
中国国民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7月7日在台北召开,这是已故国民党主席蒋经国去世后国民党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大陆民众和岛内、海外人士一样关注着这次会议,十分希望这次会议对推动两岸关系的继续发展有所作为,有所前进。 近一年来,台湾的形势和海峡两岸的关系发生了  相似文献   

6.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的15年,是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15年。在两岸的共同努力下,现在已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局面。这良性互动格局的形成,如果追本溯源其第一个推动力,那应该说,还是《告台湾同胞书》。正是这份文告标志着中国政府为解决台湾与大陆统一问题郑重提出了一个新的对策,这就是由解放台湾转而为和平统一。 15年来,新闻工作者是两岸关系这历史变迁的目击者和见证人。也许从他们的视角来回顾《告台湾同胞书》的历史意义,有一种特殊的实感。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从事海峡两岸关系新闻采写、编辑的新闻工作者来座谈,下面就是他们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7.
于沐 《瞭望》1998,(52)
在曲折中走向稳定和政治对话两岸关系二十年的回顾和展望于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以来,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党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江泽民主席对台八项主张的主导下,经过海峡两岸人民和海内外爱国人士的共同...  相似文献   

8.
陈晓晓 《学理论》2012,(27):23-25
2008年以来,两岸经济交流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愈加频繁,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为了推动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尤其是台湾青年的方针,在建构主义理论对认同问题的分析基础上,对台湾青年的政治认同进行探讨,提出认可“双重认同”的观点,以期最终建构起两岸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6,(32)
在香港和澳门即将完成主权回归祖国之时,中国的统一问题就越来越现实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谁都知道这是一个两岸的中国人都不能回避的悠关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而经过了一年多风风雨雨的两岸关系,必须谋求新的发展契机,这更是当前两岸各界人士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 7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召开的1996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召开的,因此也格外引人注目。这次会议汇聚的专家学者是历年最多的一次,探讨的主题也十分鲜明,以往常常被台湾学者回  相似文献   

10.
台湾当局领导人近期发表了不少有关海峡两岸关系的言论,本刊记者最近专访了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教授,对两岸关系中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下面是记者同李教授访谈的记录。  相似文献   

11.
鲍信 《瞭望》1994,(12)
维护共识推进两岸关系发展吾兄:海协与海基会的第四次事务性商谈即将于本月下旬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普遍关注这次商谈,因为这次商谈的任务是在上月上旬两会负责人在北京会谈取得共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协议草案文本。这次商谈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上将具有承上启下的重...  相似文献   

12.
倪文章 《学理论》2011,(2):42-4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海峡两岸关系的严峻形势,在继承党的第一二代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实施了一系列新的对台方针政策:如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发展、两岸谈判对象的扩大、祖国和平统一分步进行、以经贸关系为中心发展两岸关系、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方针具体化等,有力地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瞭望》1991,(52)
中国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在京成立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2月16日在京成立。荣毅仁任名誉会长,汪道涵当选会长。这一民间团体以促进海峡两岸交往、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为宗旨。 李鹏圆满结束访印回到北京 国务院总理李鹏圆满结束对印度的正式友好访问,于12月16日晚乘专机回到北京。 阿拉法特访华  相似文献   

14.
自1995年初江泽民主席发表题为《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就发展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看法和主张以来,中国共产党和我国政府积极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和江主席重要讲话精神,继续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也为打破由台湾当局一手造成的两岸关系僵局创造了积极的氛围。在去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上,江主席再次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的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4,(34)
8月2日至4日,第四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台湾海峡两岸以及美国、日本的80多位学者专家,就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两岸政策性对话、台湾发表《台海两岸关系说明书》后的两岸关系、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等课题各抒己见.与会的学者专家一致认为,应加强两岸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逐步建立互信基础,求同存异,推动两岸关系良性发展,进而推动和平统一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自1949年台湾宝岛被人为地与祖国大陆隔离以来,迄今已过去了44年之久。这段时间的海峡两岸关系从大的方面来看,可以说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起到1978年止,即从蒋介石国民党败退台湾开始到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为止,两岸关系的形势以军事、政治、经济等的全面对峙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7.
台湾问题产生后,大陆与台湾之间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1987年至2012年的两岸关系,是一个从隔绝走向交往、从紧张动荡走向和平发展的进程。这个进程,呈现了两岸关系中的种种问题,也展示了两岸关系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这个进程表明,大陆发展进步是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大陆方面对台方针政策产生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大作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了通向和平统一的正确道路,今后还要在推进两岸关系中战胜各种挑战、解决各种问题,开辟和平统一新前景。  相似文献   

18.
1994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海协与台湾海基会的多次商谈,倒底取得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障碍?双方如何努力克服这些障碍,明年两会的合作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关心两岸关系大局的人们所关心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唐树备。 事务性商谈取得很大进展 唐树备说,今年是两岸关系既有波折又有发展的一年。两岸经济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有所波动,但保  相似文献   

19.
《团结》1995,(1)
新春佳节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针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变化的现实情况及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从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和21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就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提  相似文献   

20.
“这次会谈的圆满成功,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以及各种形式的商谈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是两岸关系迈出的历史性的一大步。”这是世人瞩目的“汪辜会谈”的主角之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的开场白。“汪辜会谈”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谈。经过大陆海协与台湾海基会的共同努力,双方于4月29日上午在新加坡海皇大厦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4项协议。汪道涵会长是在签字仪式结束之后接受本刊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