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6,(3):92-93
3月20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我国下决心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拒绝“新文言”。  相似文献   

2.
一方面,“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问世,近年来国家重大科技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吃绿豆治百病”神话般地被追捧,日本核泄漏后“抢盐潮”波及多个地方,科学素质仍是我国国民素质中的短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面向公众的科学普及。怎么认识科学素质?怎么看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现状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未来如何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就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专家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江西政报》2007,(20):11-17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通知》(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精神,大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根据《江西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科学》2008,(6):67-70
为了及时、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科学素质纲要》的监测评估提供翔实的基础数据,中国科普研究所(受中国科协委托)手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进行了2007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继1992年、1994年、1996年、2001年、2003年和2005年之后,依托遍布全国的基层组织及2001年建立起来的“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变化观测网”成功进行的第七次全国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政报》2006,(4):20-25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  相似文献   

6.
国发〔200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二○○六年二月六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一、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8.
刘照全 《重庆行政》2008,(6):101-103
一、公民科学素质的涵义(一)素质的涵义素质(或素养),这个当今社会使用频率颇高同时又是一个理解分歧颇大的概念,在我国语言学权威著作《辞海》(1979年版)中也没有给出一个令人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12,(2):11-11
据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与试测课题组日前发布的调查结果:2011年上海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平均比例为17.3%。其中,男性比女性低0.1个百分点。2007年起,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制定与试测课题组着手开展“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制定与试测,提出从现在起至2020年,中国公民至少应具备四个方面的能力:科学生活能力、科学劳动能力、参与公共事务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0.
科普,是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收和参与的方式,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科普工作是实施科教兴赣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工作。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2006年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对于推动我省的科普工作,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女性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科学素质作为女性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女性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  相似文献   

12.
《时事报告》2011,(6):28
一方面,"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问世,近年来国家重大科技硕果累累;另一方面,"吃绿豆治百病"神话般地被追捧,日本核泄漏后"抢盐潮"波及多个地方,科学素质仍是我国国民素质中的短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全民科学  相似文献   

13.
《山西政报》2006,(8):11-1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1日,福建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依据国家科技普及法,结合新形势下我省科普工作开展的特点,并与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任务目标相衔接,在加大政府推动力度、促成科普工作社会整体合力的形成、强化重点人群科普工作、保障科普工作者权益、保障科普经费投入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等方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厚的福建特色。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政报》2008,(6):42-44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一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加强我区科普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步伐,增强自治区综合实力,大力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和谐全面发展,现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贯彻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6.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省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经征求有关方面意见,现  相似文献   

17.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十分迫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怎样判断一个公民是否具有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利用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调查数据来度量公民的科学素质。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定量测度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即:对了解必要科学知识的测度;对掌握基本科学方法的测度;对崇尚科学精神程度的测度。一个被调查者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方面,才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现实一点说,所谓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就是具备基本的科学理性。即,当  相似文献   

18.
国发〔2006〕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实施。二○○六年二月六日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号),制定并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一、前言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20.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增强公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和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务院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