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全面学习苏军 中国现代化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是同全面学习苏军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是对苏联全面开放的时期。毛泽东早在1949年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明确提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在毛泽东的号  相似文献   

2.
二、学习和仿照苏军的制度条令在学习苏军管理制度方面 ,比较突出地表现为我军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和勋章奖章制的建立和实施。195 4年 9月 ,赫鲁晓夫、布尔加宁、米高扬等应邀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周年庆典活动。随同苏联党政代表团来华的 ,还有主管对外军事援助的苏军副总参谋长安东诺夫大将率领的各军兵种代表团(组 )。国庆活动结束后 ,10月 4日彭德怀同安东诺夫就中国军队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 ,同时 ,中国各军兵种领导人也与苏联军事代表团进行了对口商谈。会谈中 ,苏军将领对我国军队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1…  相似文献   

3.
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动用了44个驻扎住远东地区航空大队的657架作战飞机来对付北朝鲜,而朝鲜人民军空军当时还没有喷气式歼击机。只有20架性能落后的战斗机,高射炮也很少,所以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甚至可以在白天没有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进行作战飞行。而且,美国航空兵对平壤附近的北朝鲜空军基地进行了若干次密集袭击之后,北朝鲜的  相似文献   

4.
19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之间的军事关系主要表现为一种合作关系,它是新的中苏同盟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中苏两国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中苏军事关系既包括两国之间提供军事贷款及武器装备、培训军事人才及交流军事技术等一般意义上的相互援助和协作,又包括在战争状态下双方之间的协同作战,以及在和平时期双方为保障国家安全、进行国土防御而采取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联合军事行动。 就总体言之,1950年代的中苏军事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0—1953年。在中苏同盟建立初期及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国的大规模军事援助,不仅有力地保证了中国新生政权的稳固,而且还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初步实现从以步兵为主的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的转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一阶段中苏双方的军事合作既维护了各自的国家安全利益,也加深了两国之间的信任和了解,推进了两国同盟关系的发展。 第二阶段,1954—1957年。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进入以发展经济为主的和平建设时期。在动员全国力量投入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需要苏联继续提供军事援助(特别是包括核武器在内的高科技武器装备),以保障自己的建设环境。而苏联在对中国实施全方位经济援助的同时,也希望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军队建设以我为主、以苏为鉴 50年代,在中国军队学习苏联经验的问题上始终是有争议的,说到底就是"学不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大体 说来,1956年以前,"学不学"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部队各级领导干部中,是我军干部与苏联顾问的意见分歧 和争论。1956年以后,"怎样学"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军事训练部门和军队院校中,是我军内部的争论。 怎样学习苏军的问题反映为,是完全照搬苏军的一套,还是以我为主,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学习?50年代初 期,当时主要解决的是"学不学"的问题,"怎样学"的问题还不是很突出。随着全面学习苏联运动的开展,这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以上说的是学习苏军的几种方式,至于向苏军学习的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军事科学技术以及作战条令,在这方面,应该说基本上是照搬苏军的知识和经验;另一方面是军队建设,包括规章、制度、管理条令等,在这方面,开始也是照搬,但很快发现与我军传统和特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军队的建立和发展是同全面学习苏军分不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多年,是对苏联全面开放的时期。毛泽东早在1949年6月30日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就明确提出:“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在毛泽东的号  相似文献   

8.
在学习苏军管理制度方面,比较突出地表现为我军义务兵役制、薪金制、军衔制和勋章奖章制的建立和实施。  相似文献   

9.
战争初期,美国空军动用了44个驻扎在远东地区航空大队的657架作战飞机来对付北朝鲜,而朝鲜人民军空军当时还没有喷气式歼击机,只有20架性能落后的战斗机,高射炮也很少,所以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甚至可以在白天没有歼击机掩护的情况下进行作战飞  相似文献   

10.
11.
六十年代初以来,中苏分歧在社会主义阵营内扩大,而蒙古党选择坚决站在苏共一方,反对中共。中国为了分化蒙苏关系和争取蒙古的支持,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对蒙古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这些措施却促使蒙古进一步向苏东阵营靠拢。尽管双方都曾想在意识形态争论的同时维持国家关系领域的合作,但由于彼此之间信任的消逝和矛盾的增加而没有成功。蒙古外交政策在中苏分裂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主动性,而并非一味受苏联控制。  相似文献   

12.
中苏两国共产党的相互关系始于中共初创时期,并经历了曲折的历史。1919年7月—1935年1月,中苏两党关系相当密切,中共得益于苏共帮助同时也深受其害。自1935年起,中国共产党同苏联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中共在实际斗争中逐渐争得独立自主地位。二战期间及战后初期,中苏两党相互关系主流是好的、健康的,尽管两党关系不无问题,但相互信任与真诚合作居于主导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党关系逐渐发生变化。1949年10月—1956年1月,中苏两党友好关系续有发展但暗流涌动。1956年2月—1960年3月,意识形态分歧加剧导致两党关系日趋紧张。1960年4月—1964年10月,理论纷争与利益冲突相交织引发大论战。1964年10月—1982年11月,两党关系破裂导致两国关系全面恶化。1982年11月—1989年5月,两党关系正常化道路漫长且步履维艰。1989年5月—1991年8月,两党关系正常化后的友好交往好景未长。考察中苏两党关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我们可以认识到,中苏两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对中国革命、中苏两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世界社会主义进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牵动了整个国际关系走势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对之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史、国际共运史乃至当代世界史的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张芳 《国际展望》2014,(1):68-84
新型军事关系是新型大国关系的题中之意,是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必然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中美非对称相互依存军事关系的分析,认为以敏感性与重要性、脆弱性与适应性、合作与竞争并存为主要特点,多层面不断发展的,出于相互影响和需要而非可有可无的,双方均为此付出代价和努力的军事领域的相互依存关系已然形成;提出循序消弭信任障碍、控制好外围环境的作用—反作用循环、尽快去军队形象认知模糊化、强大自身,谋求与大国匹配的军事地位认同等策略建构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提出渐进式地建立中美+X三边或者是中美+NX的多边防长会晤机制、中美军事外交中的公共外交机制、中美新型军事关系智库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问题研讨系列第四讲(1988年11月29日)和第六讲(1989年1月10日)中,国际关系研究所的袁明和邓勇同志分别作了题为《对当前知识分子看美国的几点思考》和《‘太平洋世纪’背景下苏联的亚太战略》的发言。因本刊今年第1期和第2期己分别登载袁明和邓勇的两篇文章(同于他们在国际问题研讨系列上发言题目),这里不再叙述这两讲的发言与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二十年代末联共(布)党内关于国内政策若干问题的争论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并无先例可循;革命前的俄国又是一个资本主义不很发达,小农经济占优势的落后国家,在这样一个国家中,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如何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不仅没有实践经验,而且缺少理论指导。十月革命后,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总结出一套适  相似文献   

16.
语录、像章、军装、军训……这些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人民来说是深刻的记忆。在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是理智是偏激,是激情是盲目,都淹没在历史的长卷之中,任今人评述。  相似文献   

17.
三、国际劳工组织围绕人权和工人基本权利斗争的有关规则 工人基本权利斗争的双方在各个历史阶段都根据自身需要,不断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有关规则中寻求与对方进行较量的时机和策略。因而掌握和运用这些规则是赢得人权和工人基本权利斗争胜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8.
国际劳工组织自1919年成立以来,通过了183项国际劳工公约和191项建议书(这些公约和建议书统称为国际劳工标准),其中有8项公约涉及结社自由、集体谈判、强迫劳动、歧视和童工等工人的基本权利,因此被视为当今国际劳工领域中的基本人权标准或称核心公约。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晚清对外关系的研究囿于一些模式化的命题、思路和观念,不能与时俱进。本文认为,应该放宽研究历史的视野,对晚清社会和外界的联系,不仅仅从国家层次进行分析,也不能仅仅从政策的角度进行梳理。由于晚清和外界的接触是一个全面的、划时代的接触,因此需要综合的研究才能把握一个更为真切、更为丰富的晚清对外关系史。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发现朝贡体制模式并不完善,“冲击—反应”模式更是隐含着复杂的命题,弱国不一定没有外交,而基督教在中国的渗透遭到抵抗是有深刻的原因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