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的特殊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为中国共产党开展对外交往创造了良好机遇.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在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采取了自下而上、以民促官的灵活务实方式,打开了对西方国家外交的局面,有力地维护了国共合作,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加速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期间创造的民间与官方并举的外交方式,成为新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国共合作对于中国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上级组织的共产国际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共产国际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形势调整了对中国革命的指导方针,力倡中共放弃苏维埃旗帜,转而举起民主共和国的旗帜,与国民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共产国际时时提醒中共要保持党的独立性,同时又要求中共不惜代价维护这个统一战线不致破裂,这些指示和思想对于中共对国民党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保持统一战线的长期存在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并成功地执行了正确的对外政策,这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外交工作的经验,对党在当今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的外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一、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外交工作的开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曾使中国革命发展成为五卅运动、省港罢工和北伐胜利。在这次合作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青年和青年组织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探讨和研究这次国共合作时期青年运动的历史经验,作为第三次国共合作青年运动的借鉴,无疑地是非常必要与十分有益的。为此,《中国青运史研究》丛书之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战时期中共的民间外交韩国庆一1937年9月至1945年8月的国共合作抗日时期,是中共民间外交大发展时期。中共民间外交之所以能够广泛开展是有其历史机遇和条件的。第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的斗争和共同的利益把中国人民和世...  相似文献   

6.
刘慧 《党史文苑》2006,(5):21-23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将对国家、民族有利,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合作则相互抵消、损伤元气.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推动下,一场波澜壮阔的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高潮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它使中国民主革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促成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许多中国共产党卓越的领导人如李大钊、张太雷等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期间,毛泽东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促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者试对此予以阐述如下,以求教于党史界同仁.(一)中国共产党建立后不久,在列宁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逐渐认识到了党与其他民主党派建立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中,提出了要联合其他党派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主张.同年8月,中共中央又在杭州西湖召开的特别会议上  相似文献   

8.
早在中共创建之前,一些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如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人就开始了对辛亥革命的思考.中共创建之后,共产党人在不掌握军事力量、自身实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以文字为主要武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宣传工作,为自身组织的成长谋求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每逢国庆日前后,中国共产党的一些重要刊物经常发表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对于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战的研究较为深入,但在涉及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问题时,某些台湾学者囿于政治成见却得出了一些与历史事实相违背的结论。例如,有的台湾学者宣称:中共在七大即已做好内战的准备,毛泽东1945年8月13日在延安中国共产党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则是“宣示了全面转变发动‘叛乱’的决心”,这种片面地把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责任推到中国共产党身上的结论,当然是完全违背了历史事实。一、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基本政治原因是国共两种建国方案的尖锐对立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各自要建立什么样的国家,抑或说二者各自设计了什么样的建国方案呢? 中国共产党在战后要建立的是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对这一建国蓝图做了全面的阐述。他指出:“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共和国。这就是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的共和国,这就是名副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派驻国民党统治区各地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机构,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八路军、新四军驻各地办事机构既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又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一个象征。它们的建立和撤销的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从合作抗日到最后破裂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国共合作,在全民族范国内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促进了国内团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庐山作为1937年国共两党谈判的重要地点,为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国共合作史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实现国共第三次合作将对国家、民族有利,是解决两岸问题的根本之道,不合作则相互抵消、损伤元气。  相似文献   

13.
政党外交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实现了由不成熟到成熟、被动到主动、倾向内敛到积极进取的转变,积累了坚持党的领导、独立自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局势等经验。新时代,应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将广泛交流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主动参与对外交往,推进交往方式创新,塑造和提升党的国际形象,加强党的对外工作的队伍建设,不断开创中国共产党政党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逻辑发展,探讨这次合作的历史渊源有利于深刻理解国民革命的发展及失败.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纲领文件及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的相关指示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直接理论渊源;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党外联合实践、印尼社会民主联盟同伊斯兰教联盟的互相加入经验、以及英国共产党与英国工党进行党内合作的典范共同构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鲜活实践依据;中共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世情、国民党大圈子需要新鲜血液的国情和中共尚处幼年的党情则是这次合作绕不开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实践依据和现实背景共同成就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一生是与中国革命事业相联系的一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为两次国共合作的成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特别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共产党及其在国共谈判中的中共代表周恩来的重视。周恩来不仅是中国的历史伟人,也是世界性的人物。对周恩来的研究起源于外国。第一部介绍了周恩来革命历史的著作是斯诺的《西行漫记》,接着有韦尔斯的《续西行漫记》,彼森的《1938年的延安:与中共领导人的几次谈话》,波多野乾的《国共合作中起重要作用的人物周恩来传》。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英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成立了对周恩来的研究机构,并  相似文献   

16.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在中共创建时期,他积极领导学生运动,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在斗争的实践中,他为党培养了一批革命人才。他还参加了武汉地区早期党组织的建立,领导工人运动,并积极倡导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是国共两党历史上第一次合作。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问题的纲领文件及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统一战线策略的相关指示,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直接理论渊源;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与社会民主党的党外联合实践、印尼社会民主联盟同伊斯兰教联盟的互相加入经验以及英国共产党与英国工党进行党内合作的典范,共同构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鲜活实践依据;中共必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的世情、国民党大圈子需要新鲜血液的国情和中共尚处幼年的党情,则是这次合作绕不开的现实背景。理论渊源、实践依据和现实背景共同成就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直接参加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共重要领导人,他关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方面的统战实践和精辟论述,组成和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统一战线科学理论体系。新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驰骋华中敌后大江南北、与华北八路军齐名的中共抗日武装。本文侧重于新四军的几个主要历史关节,对周恩来在第二次国共合作过程中的统战实践作一考察,缅怀其在这一历史阶段的丰功伟绩,并藉此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  相似文献   

19.
田野 《党史纵横》2015,(4):50-53
李锡九,1872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任家庄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他追随孙中山,投身于反对清王朝和北洋军阀的斗争.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以中共秘密党员的身份为党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李锡九任广州国民政府监察院首席常务委员、武汉国民政府监察院委员和军事裁判所所长.直到全国解放,他一直利用特殊身份,长期从事反蒋斗争和开展抗日活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四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和组织推动下,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在代表敌对阶级的两个政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合作的条件下取得的。研究抗日战争国共合作建立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