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中部崛起,是继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现代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我国新阶段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对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中部地区是指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6省在内的中国中部,面积10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10.7%;人口3.61亿,占全国28.1%;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23%。中部地区处于中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部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东部地区主要是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土地面积9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5%,2008年人口为4.54亿人,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部地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机遇,真抓实干,开拓进取,“三基地一枢纽”建设成效明显,经济社会发展迈出新步伐。生产总值增速赶上全国水平,占全国的比重稳中有升;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生态环境日益改善;居民收入增速超出全国平均水平,科技、教育、  相似文献   

4.
邬佩琳 《理论导报》2008,(12):13-14
我国目前所说的中部是指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和湖南六省,它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既是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区性的国民经济综合体,又是支撑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后方地区.中部地区传统经济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的科教和人才技术优势,交通通信便利,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十分优越,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老工业基地.自从我国实行了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外商在我国投资的力度加大,但是外商投资基本上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利用外资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顾华详 《实践》2002,(11):25-27
一、西部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的整体规模小,人口受教育程度低.   1、西部研究生教育规模较小.1995年,西部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规模只占全国的14.24%,占东部的23%,占中部的45.87%;2000年,西部普通高校在校研究生规模只占全国的17.13%,占东部的26%,占中部的50.82%.同期发展规模和在全国所占比例却比较小,1995年只为全国的1/7,不及东部的1/4、中部的1/2.到2000年,也才占到全国的1/6、东部的1/4、中部的1/2.   ……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部地区12省区的国土面积达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有少数民族50多个、3000万人(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是全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一个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是当前  相似文献   

7.
张健  赵宁 《学习月刊》2010,(22):102-103
随着中部崛起提升为国家战略.中部地区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东部地区主要是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等10个省市,土地面积9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9.5%,2008年人口为4.5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8.5%。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战略是与"沿海率先改革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相联结的全新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从单元战略转向多元战略.从单体战略转向整体战略,实现东西中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作为中部特大城市武汉必须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使武汉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率先在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中小企业总数已超过800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解决城镇75%的就业人口。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在中部崛起的战略实施中,可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促进中部崛起的强大  相似文献   

10.
近期政要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做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  相似文献   

11.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增长区域,它包括由四川、重庆组成的长江上游经济区,由湖北、湖南、江西组成的长江中游经济区,由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组成的长江下游经济区,共七省二市,国土面积共有148.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5.4%;2005年底共有人口48417万人,占全国的37.03%。长江经济带连接东、中、西三大区域,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三大战略的实施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为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湖北区位优势明显,是长江经济…  相似文献   

12.
孙懿 《实践》2006,(4):19-21
构建和谐社会,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应该引起广泛关注和重视,这是由我国多民族的国情、民族之间发展差距的存在以及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滞后等因素决定的从社会群体层面看,我国有56个民族,人口超过1 亿,占总人口的8.41%,分布上呈现“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西部12省区少数民族人口为7600多万人,占西部总人口的21.54%,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92%。除陕西省外,其他省区少数民族人口都占有相当比例,有的高达95%以上,并设有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以来,许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向中部及东部地区流动,使民族杂居的深度和广度呈现更复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做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两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论江西崛起的区位优势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新秀  钟美珠 《求实》2005,(7):64-66
江西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新构架中具有南北配合、东联西拓的区位优势。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把江西建设成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基地、优质农副产品的供应基地、劳务输出基地和旅游休闲的“后花园”。  相似文献   

15.
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6.
国事要闻     
《新视野》2006,(3)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3月27日召开会议, 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指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  相似文献   

17.
今年上半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工作,中央下发了《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要求和原则,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政策措施。概括地讲,就是建设“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具体措施包括七个大的方面。一是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推进新农村建设;二是加强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是提升交通运输枢纽地位,促进商贸流通旅游业发展;四是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促进城市群和县域经济发展;五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  相似文献   

18.
促进中部地区的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中部崛起的意义远远超乎中部地区本身,在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省份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要实现崛起,必须破除阻碍中部发展的思想束缚,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身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城市,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把发展目标与中部崛起战略有机统一起来,抓住历史机遇,加快率先发展步伐,推进创新发展,构建和谐太原。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战略经历了由非均衡向协调发展的转变。“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纲领。  相似文献   

20.
新定位 "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 富民兴赣,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是江西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提出的发展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