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2月23日,在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文章鲜明提出“宁要微词,不要危机;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不要不改革的危机。”该文的发表,在社会产生很大的反响。似乎预示“改革”将成为其后将要召开的“两会”的主题。果不其然,3月5日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决策”。综观整篇报告,“改革”这一词汇被使用的频率,达整整70次。这表明,以极大的勇气进一步深化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相似文献   

2.
8月13日,美国重量级的学者、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诺姆·乔姆斯基在北京大学接受名誉博士学位并发表演讲。作为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政论家,或按他自己喜欢的称呼,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带来一股旋风,除了知识界的欢呼外,《人民日报》也就此发表报道,称他受欢迎的程度“超过国家元首”。  相似文献   

3.
《人民日报》2011年4月15日发表了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孙谦的文章——《发挥司法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能作用》,现予以全文转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人事天地》2011,(5):9-9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仲祖文题为《做创新人才的“保护神”》的文章提出,破除束缚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陈旧保守观念,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仍是当前人才工作领域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1991年4月15日,江泽民同志致信李瑞环、丁关根和王忍之同志,指出: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宣传教育。1991年5月2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头条发表了题为《向新的科技革命进军》的署名文章。此后,理论界迅速作出反应,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革命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热烈的讨论。这里,我们以最近发表的文章为主,结合过去几年的研究情况,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再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曾撰著了《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一文,发表于1996年3月2日《人民日报》学术版,提出了智力经济概念,阐述了知识经济的一些根本思想,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不久前,笔者阅读了《人民日报》经济周刊版1999年2月8日刊登的秦宝庭同志撰著的《知识经济会替代工业经济吗》一文。秦文(以下简称之)提出,“知识并不是经济的一部分,它只是影响经济的要素之一”;又不加分析地提出,“无论如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总是一种节约,而不是‘浪费’”等。这些论点渊源于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工作是一种误导。这促使我再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  相似文献   

7.
<正>“南耀平”是谁?为何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发声?事实上,“南耀平”是一个笔名,取义“云南日报重要评论”中“南、要、评”三个字的谐音。“南耀平”通常并不专指某个人,而是由云南日报的骨干评论员们组建的专门创作团队。自《云南日报》2008年10月20日首次推出南耀平文章以来,“南耀平”不断展现出大型政论的思想高度、理论深度和时代温度,成为了《云南日报》响亮的“金字招牌”。《美丽云南世界共享》《乘风而上再启新征程》等一批观点鲜明、视角独到、文风清新的文章,至今为云南干部群众所津津乐道。作为南耀平文章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理论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党报的优势。一张党报不能没有理论评论,不能不搞好理论评论宣传。只有搞好理论评论宣传。党报才能真正做到有思想性和指导性.旗帜鲜明地发挥好喉舌作用,巩固和强化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地位。正因为如此。随着传媒竞争的加剧,全国党报毫无例外地加强了理论评论工作。理论评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江泽民同志和李鹏同志“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的重要题词。在中央领导同志重要题词发表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隆重集会,重温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题词精神,深切缅怀孔繁森同志,座谈交流一年来开展向孔繁森学习活动的经验和体会,这对于巩固已取得的学习成果,把学习孔繁森的活动进一步引向深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 2 0 0 0年 1月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德治国”,并明确要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此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分别发表社论 ,号召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则进一步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作为党和国家今后的重要治国方略。“以德治国”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从根本上说 ,“以德治国”是几千年来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精髓 ,中国古代各种思想中尤以儒家对此论述最详也最深入。本文试从《易经》的有关论述中 ,揭示儒家“德…  相似文献   

11.
近日,中宣部对山东省委讲师团近年来积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2007年9月19日《人民日报》以"努力探索理论下基层之路"为题,刊登了山东省委讲师团近年来开展"理论下基层"活动的经验。这是对山东省委讲师团近年来工作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全省讲师团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现将《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山东省委讲师团的文章《努力探索理论下基层之路》转载,以更好地总结经验,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2000年9月,湖北省荆门市公安局东宝分局率先在全国公安系统推出一项全新的警务制度——“点警制”。这一制度创新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华中网、《中国青年报》、《法制日报》、《人民公安报》等国家级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而且新加坡《联合早报》等海外报纸亦有评论消息。本文将从“点警制”的理论表达、推行实践与综合效益三大方面全面阐析这一制度创新对当代中国司法改革乃至整个中国改革全局的重大意义,希望能引发更多人士的更深关注。  相似文献   

13.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了“五一口号”,并于5月2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时局和中国未来走向的基本主张和基本立场。其中,第五条是:“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在60年后的今天看来,这一口号既是珍贵的政治记忆.也反映了一条深刻的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向前,著名文学评论家、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专业技术3级。1970年入伍,1986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历任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训练部部长、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两次荣立三等功,全军优秀教师,解放军艺术学院首批学科带头人之一。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等报刊发表评论文章近200万字,已出版《中国军旅文学50年》《军旅文学史论》《沉入生命》《寻找合点》《朱向前文学理论批评选》《毛泽东诗词的另一种解读》等专著、文集16种近500万字。曾主编《新中国军事文艺大系.中篇小说》长篇军旅小说《金戈丛书》等约1500万字,获得鲁迅文学奖、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等十余种奖项。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军事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图书出版政府奖评委;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周末开讲"主讲嘉宾。被誉为"中国当下解读毛泽东诗词第一人"。  相似文献   

15.
文章因果论     
一任何文章的形成都有它的原因,无因之文是没有的。例如鲁讯1931年12月25日发表在《十字街头》第二期的一篇题为《“友邦惊诧”论》。此文为什么能在那时形成,为什么论“友帮惊诧”,为什么要痛斥“国联”,为什么说“长此下去,国将不国”?文章回答了这些,也正是这些回答了文章的原因。一篇文章总有它形成的原因,才有结果,但文章表现的因果关系是比较复杂的,下面分别  相似文献   

16.
梁言顺 《理论前沿》2004,(22):46-46
马镔同志是一位老一代的理论工作者、长期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笔耕不辍,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撰写了许多经济学理论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研究》、《红旗》杂志、《求是》杂志和《理论前沿》等报刊,现结集而成《马镇经济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马镔经济文集》所收的文章,有以下特点:第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木原理,划清理论界限。《文集》的第一篇是发表在《经济研究》1980年第3期上的一篇文章,运用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通过再生产…  相似文献   

17.
1949年元旦,天刚蒙蒙亮,充满油墨芳香的《人民日报》出现在人们眼前,一篇气势磅礴的文章——毛泽东的“新年献词”——令人们热血沸腾。毫无疑问,这篇题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年献词,预示着中国道路之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这对做好党报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理论、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和灵魂,是体现党报思想权威引领的重要内容。理论评论宣传是党报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新闻舆论引导的重任,肩负着理论武装的庄严使命。做好党报理论评论工作,对于新闻舆论引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从党员干部群众是否“听得到”党的理论政策方针,是否“听得懂”“听得进”这三个方面研究,创新传播方式和载体,让党的创新理论和社会主流价值观“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社会发展凝聚最大共识。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这里所谓的“度”,就是我们在进行新闻报道、舆论引导的时候,要掌握分寸尺度,不隐瞒、不夸大、不歪曲,让新闻宣传恰如其分,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评论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引导性。也因为这个特点,评论写作中的“度”尤为重要。重大主题评论是党报媒体的“拳头产品”,因其主题重大、论述精当、结构完整、语言流畅、气势磅礴、引导有力而得到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0.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上发表了《民众的大联合》一文,文章第一次阐述了中国民众进行大联合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联合的方式等。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