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论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当代的变迁及命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彝族习惯法从来不是僵硬不变的规范体系,它总是随着彝族社会所经历的内在变迁与外部冲击,不断在“扬弃”中演化。在开展国家法治建设的大背号下,彝族习惯法应当得到善待、引导并发挥积极的作用。它不仅不是彝族地区法制现代化进程的阻碍,相反,通过在立法及司法层面上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沟通机制,习惯法必将成为彝族地区法制建设可资利用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于“本地人”的视角,首先借助彝语语汇和一套本地的概念、分类,来解读彝族的习惯法规范及其判例.文章继而分析了“和谐”和“尊严”这对对立统一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彝族纠纷解决活动的影响.同时,基于“人观”、“犯罪观”及“权利观”的二重性,彝人的纠纷解决活动显现出“物质”与“象征”并重的特征,文章指出,其纠纷解决活动是一...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以彝族为自治民族,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自治地方。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采,古时候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崇虎、尚黑、贵左”是其文化的主要特征,自称是太阳之子,火的民族、虎的后代。  相似文献   

4.
永胜县地处云南省西北部’,汉代以来就是“西南夷”各族群的世居之地。由于明代洪武年间采取“寓兵于农”、“屯民实边”政策和实行屯垦的卫所制度,内地湘、赣等地大批军士被“调卫人永”,因而永胜县目前以汉族为多,少数民族主要有傈僳族、彝族、纳西族、傣族、白族、壮族等。被划归彝族支系的他留人,主要聚居在该县东部的六德彝族傈僳族乡玉水、营山、双河等村,1954年民族识别时统计有他留人2178人,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全乡有他留人4562人。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滇西通往四川凉山的唯一通道,也是历史上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  相似文献   

5.
彝族婚俗     
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具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共有6572 173人。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大渡河以南和安宁河岸(大、小凉山);云南的金沙江、元江和哀牢山、无量山之间;贵州的安顺、毕节两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隆林、睦边两县。 解放前,彝族奴隶制的阶级关系被掩盖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之下,所有的人都严格的区分为“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四个等级。形成奴隶主、中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第十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云南石屏县彝族青年歌手李怀秀、李怀福以一曲原生态的海菜腔《金鸟银鸟飞起来》一举夺得金奖!这是云南打出的一张文化名片,是这些年“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学开发”的辉煌成果。石屏彝族“海菜腔”有悠久的历史,广阔的流传地域,重要的社会作用,庞大的文化结构体系,古今一致的“生生不息,乐观进取”的时代精神。它是多种地方民族历史文化优化组合的奇葩。  相似文献   

7.
“高山顶上茶花开,阿哥阿妹跳脚来,阿哥跳穿千层底,阿妹跳破绣花鞋”。今天,在云南省牟定县各乡镇的彝族人民,每逢婚嫁喜庆,农闲节日,彝家儿女就载歌载舞,围着火堆跳起了彝家的左脚舞。左脚舞,是彝族的传统舞蹈。牟定县彝族左脚舞有1000多年历史.三月会已有近400年历史,早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团结彝族乡党委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抓班子,带队伍,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快了彝族山乡扶贫开发力度,形成了“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格局,促进了全乡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圣”与“俗”已普有为当代宗教仪式活动大众化的面相。基于祖先崇拜而源生的云南大理后山彝族腊罗伯“接密枯”仪式,借助其特定的时空场景和行为过程,嵌入性地传递了表述归属于死者和生者的神圣和世俗化内涵。地方权力精英充分动员和亲自参与的切合在“圣”、“俗”之间的仪式行为,因得益于权力资源的“再创造”,集体凝注在基于地方本土文化特色来培植财富生产力的这条行政惠民的潜规则上,其恢宏隆重的仪式场景,既神圣表达了文化“持有者”尊祖敬祖的祖荫“情结”,同时又巧妙地“嫁接”了地方权力精英基于仪式活动的“主导”而获得更高科层资本的内心诉求。传统的彝族“接密枯”仪式在动摇其文化本质的异境中勃兴发展,衍生出许多异样的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0.
“门徒会”是反动组织“呼喊派”①骨干分子季三保等人打着基督教旗号秘密策划发展起来的非法组织。“门徒会”形成于1989年,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很浓的反动政治色彩。自1994年12月以来,“门徒会”的活动在我国彝族地区越来越猖獗,截止1995年底,“门徒会”已蔓延到全州15个县市;有12739人参加,其中党员112人,乡村干部51人;各级组织机构186个。 “门徒会”的活动严重影响和危害了彝族地区社会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对这种恶势力,各级政府、公安机关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坚决取缔。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永胜县六德僳僳族彝族乡居住着5000人左右的他留人,在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确定为彝族。他留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有其自身的特点,具有明屁的“边屯文化”内涵。考察其历史文化渊源,他留人与明清以来的军民屯伍调卫关系密切,是典型的民族融合的后裔。  相似文献   

12.
“法律多元主义”的风靡使我们理性对待民间法有了全新的认识,但法律多元的具体操作却无法趋一,当下中国依然面对着如何处理民族习惯法文化与主流法文化的冲突。通过对彝族习惯法及习惯法在彝族社会适用的透析,能为我们在看待民族习惯法文化与主流法文化的冲突中找寻到理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滇中城市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一彝三古”(彝族文化、古生物、古人类、古文化)为代表的文化独具魅力。在滇中城市经济圈建设中,文化资源是楚雄最大的发展潜力,文化旅游产业大有可为。贯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决策部署,楚雄要立足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以打造恐龙文化、元谋人文化和彝族文化三张名片为第一抓手,努力建设文化独具魅力、艺术独具特色、旅游人气集聚、产业快速发展的文化新高地,加快民族文化强州建设步伐,为富民强州和滇中产业经济区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14.
2012年2月25日~3月1日,2012年中华彝族祭祖节暨“美食大理·品味巍山”第二届中国大理巍山小吃节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云南巍山举办。  相似文献   

15.
乐山是多民族的市。在少数民族中,以彝族人口最多。彝族聚居在峨边、马边两个民族自治县和市辖金口河区(享受民族地区待遇),乐山民族地区就是指的这“两县一区”。“两县一区”共辖55个乡镇,372个村,共有36975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0.7%;幅员面积5376平方公里,占全市41.91%。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乐山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一、乐山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势在必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16.
乐山司法行政系统在司法行政服务“彝家新寨”中,结合实际,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等职能作用,通过法治建设“三强化”、化解纠纷“三到位”、法律服务“三跟进”,积极服务彝家新寨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培养彝族群众良好的学法用法习惯,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实现和谐美好的小康生活。  相似文献   

17.
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彝族服饰文化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研究彝族服饰文化,发展彝族服饰产业,对于弘扬彝族优秀文化,开发利用彝族服饰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小凉山下明珠放彩,大渡河畔溢彩流金。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铸就了峨边这片广袤美丽的热土。历经千年的嬗变,以“甘嫫阿妞”为代表的独特、鲜明的小凉山彝族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这片沃土。  相似文献   

19.
凉山彝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约定俗成地形成了具有规范伦理道德、调节彝族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具有互助共济社会保障功能等作用的凉山彝族习惯法。其中,家支互助制度是习惯法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凉山彝族的传统文化习俗受到各方面的冲击,有些已灭亡或正在消失。因此,保护和传承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是每个彝族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通过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列举四个具有彝族社区典型特征的案列,剖析凉山彝族在传统习俗、发生纠纷、遭遇意外事故时家支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所体现出来的协作、互助精神;研究凉山彝族"互济"制度对当今社会保障制度在彝族农村社区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时所起到的弥补功能;同时进一步探索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当代社会存在的原因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国土面积2200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93.3%,共有汉、彝、回、白、苗、傈僳等23个民族,是典型的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民族自治县。巍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风光神奇秀丽,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风民俗淳厚古朴,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是云南省设置郡县最早的地区之一,南诏国的发祥地和故都、茶马古道重镇和彝族寻根祭祖圣地,清代曾被御封为“文献名邦”。境内有保存完好、距今600余年的巍山古城,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项,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道教名山——巍宝山,有鸟类迁徙的要道——鸟道雄关,是国际河流——红河的发源地,1994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扎染艺术之乡”,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中国彝族打歌之乡”,2011年被中国烹饪协会认定为“中国名小吃之乡”,是省委、省人民政府创建“云南十大历史文化旅游景区”之一“巍山南诏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