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艾思奇是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哲学家、教育家,是我们"党的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宣传、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毕生精力,作出了令人敬佩的卓越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需要出发,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2.
艾思奇终身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通俗化,他的《大众哲学》虽然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为适应当时革命的迫切需要而写的,距今已有70多年,但是书中提出和展现了许多新颖而有价值的宣传和推广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方式,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尤其是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普及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实现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由抽象到具体、由深奥到通俗、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到被广大群众理解和认同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被人民群众接受和掌握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5.
社会公平正义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根本的价值维度,也是其强大号召力和实现大众化的原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破坏社会公平正义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社会“公平性困境”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因此,通过社会公平正义来强化民众的政治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公平正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需要探求实现公平正义的制度条件和政策保障,逐渐净化与社会主义本性相背离现象的土壤.  相似文献   

6.
艾思奇同志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革命家,是我们党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我们在艾思奇的家乡腾冲县隆重集会,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几天前,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共云南省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纪念艾思奇同志诞辰100周年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高度评价了艾思奇同志为党的理论工作作出的杰出贡献,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与实际相结合,与时代的发:展要求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是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党的理论武装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在革命、建设及改革中逐步积累了一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新形势下,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向心力、强化时代感、增进信任度、提高参与度及加强保障力等,不仅是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而且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一项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9.
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0.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艾思奇启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和探索。他的《大众哲学》一书富有中华民族的生活形式和风格特色,对于今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突破传统研究范式、建构新路径等方面,具有重要启发和借鉴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上就是大众化的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认真反思以往研究范式的局限性,立足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路径,把大众化的理论成果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内化为人民群众稳定的价值追求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关注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利益诉求。民生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又是检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的现实尺度,更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终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杨晓燕  秦燕 《理论前沿》2009,(21):12-14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学术影响力,即通过学理化实现大众化。主要表现为:通过理论创新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坚持正确的文化导向,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大众的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展开.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对我们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群众;关注现实问题,增强理论说服力;运用通俗化的语言,增强理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建设专业队伍,拓展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化”大众。知识、素质存在较大差距的大众不可能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他们对关涉到其自身利益政策的兴趣更大。政策是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具体化,通过相关的政策传播向大众渗透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要实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就必须针对高校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载体,如: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大众传媒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6.
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尤其要重视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方向。针对当前在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改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内容、方法、途径上入手,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含义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意义,并从内容、对象及宣传、教育、传播手段方面对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途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深入学生的实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鼓励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有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9.
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要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问题。当前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则可以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具体量化到个人.从而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社会的构建,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