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作为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一个重要门户,如何在全国、云南省一盘棋中做到准确定位,突出特点,发挥优势,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加快发展,可以说是责任重大。云南是桥头堡,德宏则是桥头堡的黄金口岸。中共德宏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桥头堡建设,成立了以州委书记为组长,州长为副组长的桥头堡建设领导小组,积极配合中央和云南省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调查研究,主动与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提出了桥头堡黄金口岸建设的总体(框架)方案、工作方案、研究方案、工作机构。  相似文献   

2.
岁月流金,党旗飘扬。在云南省芒市加快推进桥头堡黄金口岸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市委中心,  相似文献   

3.
目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正处于全面建设桥头堡黄金口岸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党校作为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必须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培训,更好的保障桥头堡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在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机遇中,云南省普洱市应抓住“黄金前沿,绿色发展”在加快桥头堡建设中的定位和发展理念,把普洱市建成绿色经济试验示范桥头堡。  相似文献   

5.
精神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纳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要求,并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新的形势下,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创新思路、结合实际、巧抓载体,大力实施“桥头堡建设·口岸形象靓化工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6.
吴莹 《社会主义论坛》2010,(12):16-16,15
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是中央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也是云南进一步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建设桥头堡,对于加快云南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加快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意义十分重大。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桥头堡建设内容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2012年,文化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加快云南桥头堡文化建设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共同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和“深化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为云南桥头堡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氛围,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加快桥头堡建设使云南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更上一个台阶。在加快桥头堡建设中,云南要注重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十一五”期间,中共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江城“一县邻三国”的沿边区位优势,建设云南省普洱市面向越南、老挝开放的前沿阵地,集全县之力,千方百计推进口岸与通道建设,努力打造“中-越-老三国经济圈”,发展三国跨境观光旅游,扩大江城知名度,推动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随着口岸和通道建设步伐的加快,江城与越南、老挝接壤地区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口岸流量迅速增长。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以及江城县勐康国家一类口岸的建成开放,江城县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大口岸、大力实施大通关、努力构筑大平台、积极做好大服务的“十二五”发展重点,并确定力争到2015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亿元,年均增长25%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以来,基层质监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了一个集行政执法、技术服务、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综合管理、行政许可为一体的多元化发展时期。如何根据工作变化需求,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实际,切实贯彻落实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设成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前沿阵地,有效提升职能,更好地服务红河桥头堡前沿开放,推进红河大质监文化建设和大质量战略快速发展,履行好红河桥头堡开放建设质监职责,是当前红河州各级基层质监系统着力研究和破解的重要课题。那么,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论坛》2006,(6):I0001-I0001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云南西部,是云南省8个少数民旅自治州之一。其中.傣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人口54.65万人,占总人口的51.68%。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503.8公里,境内有九条公路与缅甸北部重镇相通,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盈江、章凤两个国家二类口岸,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普洱市在云南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中,处在桥头堡建设的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是全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主要州市,具有桥头堡对外开放的前沿性、重要性和带动性特点。建设好桥头堡前沿阵地,加快普洱“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步伐.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握轻重,分清缓急,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12.
云南省从开发历史文化资源,推动云南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出发,确定投资千亿元,建10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这是深入实施桥头堡建设战略,推动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推进旅游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转变,深化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3.
今后五年,是云南加快推进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要求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以桥头堡建设为总抓手,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发挥大理优势 推进桥头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建设中国向西南开放桥头堡,这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有利于推进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提升大理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发展空间,实现大理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理州要以建设桥头堡为目标,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以大开发促进大发展,以大发展解决面临的问题,把大理建设成为云南桥头堡中的滇西桥头堡。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以及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的启动,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将迎来黄金发展期。但是,我们也面临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要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争取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思路中跳出来,在思想上有新的超越,形成思想上的领先,才能有更大作为、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1996年云南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设想,到2000年正式颁布《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纲要》,1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目标基本实现之后,2009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明确提出了未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即把云南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在云南省实施建设民族文化强省战略中,要在认真总结以往民族文化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着力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为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云南省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提供不竭动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是云南省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和必由之路。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缓解产能过剩压力,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重大机遇面前,云南省丽江市要深入研究,把桥头堡建设作为全市发展的主攻方向,打牢基础增后劲,突出特色快转变。发挥优势促发展,扎实推进3大产业基地建设,把丽江建成桥头堡的重要窗口、环保产业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  相似文献   

20.
中共云南省委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两强一堡”战略,对推进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稳步推进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不仅有利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增强凝聚力,促进文化的繁荣,而且有助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矛盾,推动生态文明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