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抵押是随着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法》(以下简称《管理法》)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作了专门规定。从民商立法的完善要求看.我国关于抵押制度的法律规定离此距离甚远。虽然《民法通则》确立了抵押制度,但仅占一条之下的一项;《条例》、《管理法》及各地有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地方性法规虽然也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但也只有概括性规定,操作性较差,给审判工…  相似文献   

2.
1990年国务院发布了《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国有土地使用权可以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为土地制度改革,规范土地市场,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目前有关土地使用制度的配套实施细则尚未颁布,使有些问题尚不明确,本文试图对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抵押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担保法》第34条将“抵押人依法有权处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列为可用于抵押的财产。房地产交易、借贷等经济行为常涉及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问题,这是现实中的一个颇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一、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取得按照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通常所称的国有土地是指在我国城市规划区内的国家所有的土地。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有期限的使用制度。当前,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有出让和划拨两种方式。1、依出让而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由土地使用者向国…  相似文献   

4.
一、房地产开发仅限于国有土地。我国目前的土地使用权可分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两类。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房地产开发商所需要的土地仅限于国有土地,而非集体土地;城市规划区内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经依法征用转为国有土地后,国有土地的使用权方可有偿转让。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抵押若干问题研究□蔡晖我国担保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三种情况下的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同时抵押制度,俗称为“地随房走”和“房随地走”的抵押制度。这一制度在实施中,遇到了一些值得研究的法律问题和技术性问题。房屋产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及对实现同时抵押的影响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法律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少琼 《中国司法》2004,(12):70-73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出现,是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给土地管理行政法律关系注入了新的内容;而国有土地使用制度的法律变化,同时标志着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这一新型法律行为的产生。那么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下简称“土地出让合同”)作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的表现形式,其法律性质是什么呢?只有明确界定土地出让合同的法律性质后,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其内容、履行、法律责任的种类、承担及其调整手段,从而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一、当前对土地出让合同法律性质的几种认识当前在我国的…  相似文献   

7.
陈敖翔  连昌松 《行政与法》2003,(12):121-123
房地产抵押是抵押担保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且具有强烈的个性。房地产抵押标的物的范围在我国有严格界定,须依法办理抵押登记方为有效。当前房地产抵押的范围有所扩展,在期间、期限上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而这些法律问题又是我国《物权法》制定所应着重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职权主体法律适用问题有关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根据这些规定,行使收回职权的主体既有县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抵押登记中的法律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抵押登记,是指抵押当事人以抵押人依法取得的房地产设定抵押后,依照法定程序申请有关房地产管理机关,在房地产权证上所作的记载。本文从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的基本理论层面探讨了我国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出发,对国有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保障土地抵押权人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的利益。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金融和房地产业务活动中,贷款申请人把自己所属的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抵押给银行,在抵押解除时将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从银行赎回的活动,被称为房地产按揭。它是一种专门以房地产所有权或使用权为贷款抵押的法律行为,是香港公民、法人解决购房资金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金融业务活动和房地产经营的全面开展,房地产按揭(抵押贷款,下同)这种通行的国际惯例已开始引入大陆的金融业和房地产一业,它将对大陆银行贷款安全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起一到保障促进作用。加强对香港房地产技揭法律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国金融房地产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12.
尽管新近实行的《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担保法》开始将我国房地产抵押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但是,这些房地产抵押法规并不很完善,在房地产抵押实践中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一、关于以划拨土地使用权与地上房屋一同抵押的法律问题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是一种不完全的物权,不能单独作为抵押物。但是,在划拨土地上建成的房屋,业主事有完全的物权,具有交换价值,可以设定抵押担保,根据“地随房走”的原则,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划拨土地使用权亦应相应设定抵押。因此,《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47条将依法取得房屋所有…  相似文献   

13.
唐俊 《经济与法》2001,(3):12-15
随着我国房地产制度改革的深化,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房地产交易日趋活跃,纠纷也不断发生。其中通过转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且已建成的房屋买卖(以下只称房屋买卖的,就指这类房屋买卖),但未办理房屋产权过户登记手续,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效的纠纷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房地产交易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该类房屋买卖合同的买卖法律关系、未过户合同的法律效力以及司法实践中的误解等问题做一探讨,以求能对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房屋买卖公平、公正、合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市场是公证法律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自1988年上海市办理了第1块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投标和出让合同公证以来,上海的公证服务已涉足房地产市场的各个领域。从征地、动迁、开发到土地使用权的出让转让,从房屋投资、抵押按揭贷款到房屋的销售,从商品房的销售、出...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房地产贷款总量的不断增加,银行面临较大的放贷压力和金融风险,而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正是一种被住房金融产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增强银行资金流动性和消化房贷金融风险的工具。作为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运作核心的SPV,其制度构造直接决定了房地产抵押债权证券化是否能有效运作。因此,有必要结合国外实践和我国的现行法律制度,就SPV涉及的组织形式、创设主体、独立性及破产等法律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法律规定有关土地与建筑物"房随地走、地随房走"的原则始见《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而对于"房屋一体"原则下土地使用权抵押与其上的建筑物抵押之间的相互效力问题却尚无明确法律指引。在国有划拨土地上设定的建筑物抵押效力即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典型问题。本文在综合中国现行法律规定的前提下,论证土地使用权与地上建筑物可分押、在此基础上因设定建筑物抵押而被动抵押的土地使用权效力不应影响地上建筑物抵押效力、地上建筑物抵押行权后划拨土地使用权亦在缴足土地出让金的前提下被动行权,并结合实际案例形象阐释相关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是对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它对于合理分配和利用我国稀缺的土地资源,改善城市经济结构,增加国家财政收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国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有关的法律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一、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制度,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国有土地一直实行的是行政拨划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的制度。这种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究其表现主要有:第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由于土地的无偿使用,一些部门无视法律,乱占土地,或多占少用,或先占后用,甚至占而不用,土地即使闲置也不愿转让,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第二、土地收益的正常分配关系被扭曲,国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繁荣。房屋数量在不断增加,房屋产权流转也日益频繁。人们的消费理念与投资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用自己的商品房所有权进行银行抵押贷款。但是我国消费者商品房所有权与贷款抵押权在交易中往往产生一些冲突。我国房地产交易中有关抵押的法律、法规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主要从具体法律规范所遵循的制度原则、制度整体以及社会经济活动规律的客观性去分析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的法律探讨□苑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房地产作为特殊的商品,被广泛地用于抵押。但是,由于法律对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缺乏详细的规定,加之有些当事人对抵押登记制度的法律意义认识不足,致使房地产抵押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试结合我国《...  相似文献   

20.
杨明 《中国律师》2010,(5):76-78
房地产开发,按照我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定义,是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建设的行为。作为一种周期长、环节多的商业活动.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风险相伴的过程。而法律风险在房地产开发的各个环节上亦无处不在,充斥于从立项报批、土地取得、施工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