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2 毫秒
1.
《理论与当代》2002,(7):37-38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范围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经济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国际经济关系仅指国家、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不仅包括狭义的国际经济关系,还包括不同国家之间的个人、法人、国家、国际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也有人称之为跨国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法所调整的是广义的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法是在  相似文献   

2.
国际经济法具有自身内在的体系。国际经济法的体系包括国际市场自由法、国际市场规制法、国际宏观经济法和国际发展合作法四个既相互独立又有机联系的次法律部门。其中,国际市场自由法更稳定,法律化程度更高,也更加成熟发达;反之,国际市场规制法、国际宏观经济法和国际发展合作法更不稳定,法律化程度较低,也不够成熟发达。  相似文献   

3.
李杰豪 《党史博采》2005,(6):106-109
国际组织与主权国家之间是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两难关系.一方面国际合作产生国际组织,另一方面国际组织又对国家主权形成制约.国际合作是国际组织的初始功能,国际组织制约国家主权,并不是因为国际组织如何强大,而往往是由于一些大国的主导.国际组织的职权与国家的主权常常在互动中被重新界定.人类为应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而形成的组织化趋势必然使国际组织的作用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4.
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93年,由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是当今世界9大A类竞赛型国际电影节活动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的全球15个国际A类电影节之一,和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等著名电影节齐名.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国际战略主导方向、创新国际战略理念、提升综合国力、转变化解分歧的思维方式、逐步融入国际体系,同时也影响着国际社会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国家交往理念的调整、国际格局转换和国际面貌的改善、国际社会处理分歧的思维方式以及国际秩序的建设与改造,促进国际社会不断趋向和平、民主、公正、和谐.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战略领域,义与利的争论是一个永久话题。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是义与利的辩证统一,维护国家利益是邓小平国际战略的最高原则,同时不遗余力地维护国际道义。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想的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7.
吴凡 《理论建设》2024,(2):59-64
中国在全球治理、经贸合作、国际金融、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数字经济、安全发展等领域提供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公共产品,不仅赢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也不断提升了中国国际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当前,中国国际公共产品面临自身供给能力有待加强、国际社会内生阻力较大、外部压力上升的挑战。为此,中国应增强自身公共产品供给能力,提升国际公共产品供给质量成色;以制度型开放加快中国参与国际规划的制定,创造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良好环境;加强国际传播,赢得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主动。  相似文献   

8.
文章认为,国际社会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范畴。国际社会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与国家、社会有着复杂的内在联系。当代国际社会的本质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统一性和整合力,而非无政府主义状态是当代国际社会的基本特征。国家要认清在国际社会中的主客体地位并承担相应责任。国际政治是国际社会的核心,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处理好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9.
《探索》2016,(3)
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是中国参与软实力竞争的战略重点。探讨核心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战略意蕴,对增进核心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国际理解与国际认同,提升核心价值观念国际传播的有效性,涵养核心价值观培育与弘扬的内驱力等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国际传播对丰富全球治理理念,促进国际共识凝聚,重构世界文化新格局和国际新秩序等具有重要世界意义;对维护中国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打造中国良好国际形象和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等具有重要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国际社会,国际话语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是国家软实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体现,是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利益的需要。中国国际话语权还须进一步提升,且与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相得益彰。中国国际话语权还存在不同领域差异明显,不同媒介平台国际传播力不够,不同国家认知各异的现状。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打造传播矩阵,不断加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1.
减缓气候变化、防止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国际"碳政治"一词伴随着国际政治的发展应运而生。文章首先对国际"碳政治"这种新型国际政治进行分析,然后尝试剖析了当前国际"碳政治"博弈形势,最后从国际与国内两个层面提出建设性对策,为中国应对国际"碳政治"博弈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随着国际社会的合作范围不断拓宽、层次逐步加深,全球治理需要以国际机制为支撑来稳定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应在自身利益和全球利益之间寻求交汇点,合理建立健全国际机制,使其成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重要平台,亚投行的建立是中国建立国际机制、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成功实践。  相似文献   

13.
运用国际经济法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经济法是对国际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及通行规则的一种反映或描述,它以国际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所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律既有国际法规和国际惯例,也包括国内法律规范。较之其他法律,国际经济法发展的时间比较短,但是其在规范国际经济交往主体行为、确立国际经济秩序、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完善国内立法等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4.
人权的国际保护,是指各国和国际组织根据国际人权条约,为实现基本人权的某些方面承担特定的或普遍的国际合作义务,并对违反国际人权条约义务、侵犯人权的行为加以防止和惩治的活动。人权国际保护的主体是主权国家以及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人权国际保护的法律基础,是国家根据其参加的国际条约特别是国际人权公约所承担的保护人权的国际义务。这种国际义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承担的保护人权的一般性义务,即各国在处理人权问题时必须奉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特别是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同时也必须遵守《联合国宪章》所规定的人…  相似文献   

15.
钟春洋 《探索》2015,(2):141-146
马克思经济学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创新与发展是马克思国际价值论的内在规定与存在方式。伴随着国际价值论研究的深入,新时期应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围绕国际价值问题的争论,从市场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产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全球贸易自由化和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分工等方面分析了国际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根据国际价值理论的当代化创新成果,探讨了国际价值论创新与发展的领域与路径,并得出三点启示,即把握国际分工格局变化、扩大我国商品在国际交换中的比较利益;利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实施创新驱动获取国际市场的超额利润。  相似文献   

16.
权力、制度、文化作为国际政治中最重要的三个自变量,决定了国际政治格局这一因变量。国家间权力对比的动态变化为国际政治格局的演进提供了动力,国家权力的动态变化体现在权力在国家间的转移和向非国家行为体的扩散。国际制度反映了国际政治中的权力分配结构,为国际政治秩序的稳定有序提供了保障。文化、观念影响了国际政治的利益建构,为国际政治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17.
在后冷战时代,国际机制在解决国际冲突,维持国际和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机制的状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变。基欧汉虽然强调国际机制的合作与治理功能,但他所说的国际机制依然是"西方化"思维定势下的国际机制,是为建构美国霸权的合法性而进行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国际制度的创设提供了价值目标和方式方法,国际制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落实提供了交往规范和实践路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度化建设需要秉持新型国际关系的理念,提升国际制度的领导权,推进国际法律制度的理念创新,制定全球治理新领域的国际规则,构建"一带一路"的国际规则,加快国际制度领域供给与改革。  相似文献   

19.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并实现国际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新时期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阐述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发展国际服务贸易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国际核危机是国际危机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涉及核因素或者由核武器而引发,严重破坏国际与地区稳定,威胁国际与地区安全。与一般性的国际危机相比较,国际核危机具有对国际安全的威胁性最强、决策高度复杂、时间性强、决策压力大等四个特性。国际核危机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以上行为体、价值与目标对立、利益冲突以及核因素。从直接根源上看,国际核危机可以分为政治、军事对抗诱源型核危机以及核扩散诱源型核危机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