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世纪进入了倒计时阶段。世界各国都在准备迎接 新的世纪和新的千年,精心谋划应对新世纪挑战 的强国战略和发展蓝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周边环境,一直是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刻,国家主席江泽民对东南亚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访问。 江泽民主席这次出访老挝、柬埔寨和文莱三个友好近邻并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行程时间短暂,日程繁忙,活动丰富,风尘仆仆。除各种外交礼仪活动外、江主席与8个国家的14位高级领导人举行了会见和会谈,向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领导人和工商界领导人发表…  相似文献   

2.
李楠 《瞭望》1991,(19)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军委主席江泽民即将出访苏联。这是对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的回访,是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的再一次高级会晤。 两年来,世界形势波谲云诡,虽有趋向缓和的一面,但更多纷争冲突,扰攘动荡。其中,东欧的急剧变化、两个多月前的海湾战火集中表现了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但是,两年来中苏两国关系一直朝着改善的方向发展。经济贸易关系逐步扩大了,文化交流增加了,人民交往渠道多了。这次回访和高级会晤正是两年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3.
跨世纪欧中关系●申义怀首届欧盟与中国首脑会晤4月初在英国伦敦举行。在这之前的3月25日,欧盟委员会通过了《同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新政策文件,建议把欧盟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升格,每年举行首脑会晤,这些都标志着欧中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未来世...  相似文献   

4.
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在高新技术日新月异的情况下,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人才、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谁拥有人才优势,谁就拥有发展的优势,就会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处于主动的地位。历史经验、现实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都告诉我们,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已经有了正确的理论和路线的指导、有了党的坚强领导的情况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和人才资源的有效开发。培养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上海的21世纪能否辉煌,首先要形成人才高地,要集聚一大批能担纲下世纪发展重任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有发展后劲的优秀青年。集聚优秀青年人才的核心是“集聚”,它可以发挥人才的集合效应。首先是类聚效应,比如一所大学有了几个极优秀的尖子,就能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携手向新的高峰攀登。其次是综合效应,即把各种学科的优秀人才集聚在一起,集思广益,开发出新的高科技成果。再次是联动效应,因为优秀人才的集聚,必然会带来更浓厚的空气,从而不断地激发人们创新的激情,达到人才、成果更上一层楼的目标。一、尽快确立上海集聚青年…  相似文献   

6.
刘江 《瞭望》1996,(Z1)
11月23日至12月5日,江泽民主席前往菲律宾参加了亚太经合组织第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之后又对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尔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江泽民主席第一次访问菲、印、巴、尼四国;也是第一位中国国家元首访问菲律宾和印度。这次出访对于进一步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促使我国与周边国家面向未来、增进信任、加深友谊、携手井进,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团结》1999,(1)
97年10月底至11月初,我以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名义赴台访问,先后考察台北、新竹、基隆、金门、高雄、台中、花莲、宜兰等地,行程纵横整个台湾岛,与台湾上层人士及经济、文化、社团、宗教、企业及党派人士广泛接触,共同探讨海峡两岸经贸、科技文化交流事宜,收获颇丰。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日产业经济合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日两国贸易、投资、政府间资金合作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对两国的产业合作也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由于两国产业经济的互补性、差异性及区域经济竞争加剧,产业经济合作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只要从两国长远的利益出发,中日产业经济合作一定会更好,最终有利于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适逢《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40周年和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46周年,同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日双边关系由低谷开始出现回暖迹象,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期。辽宁省凭借地缘优势,长期以来一直与日本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在此机遇下,查找并解决双方在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扩大对日招商引资,将日本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辽宁的资源、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进行有效结合,有利于推动辽宁省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辽宁经济回升。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09,(20):23-23
1.如何面对东海油气田问题? 对于中日开发东海油气田这一利益上的纠纷,鸠山曾表示,首先要建立首脑之间的信赖关系,相信在彼此主张的平行线上,定能找到双方的共同点,力争达成某种协议。由此可见,与自民党相比,鸠山由纪夫及民主党在这方面持比较开放的态度,但对于是否能够有所突破,各方并不看好。因为日本对中国的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和变化。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并行趋势。在世界经济不断变化的推动下,中日两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关系也正在发生变化。新形势下,中日两国经济关系应该如何重新定位?怎样促进中日经济关系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拟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林晨 《瞭望》1991,(32)
北京东北郊亮马桥,一片设计独特、造型壮美、设施一流的建筑群分外夺目。这就是中日友好合作的结晶——由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1991年7月8日,应日本驻华大使馆之邀,由中日双方联合组成的中日经济合作项目视察团就从这里开始了为期一周的考察活动。  相似文献   

13.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劳动关系涉及劳动者与雇佣方的经济权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国计民生,更涉及社会稳定。为了构筑和谐的劳动关系.本文提出了如下基本观点:针对劳动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力量对比。提出利益平衡,倾斜立法的观点:针对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一方的差别待遇。提出平等保护、消除歧视的观点:针对劳动关系核心主体及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三方协商、多方协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4.
古巴重新构筑对外关系徐世澄今年以来,古巴多次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从1月下旬罗马教皇访古;3月6日50多位美国大企业家访古,同古巴全国人大主席及经济、外贸、对外投资、旅游等部部长和国家银行行长会见;3月2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宣布采取4项放松对古制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七月下旬,中日两国的二百多位经济法律专家、律师和有关人士在中国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会晤,互相系统介绍各自国家的涉外经济法律制度,共同讨论两国经济技术合作中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种创新的国际合作模式,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给中日双方带来巨大机遇,但推动第三方市场合作仍面临诸多挑战:两国在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中存在竞争惯性思维;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须应对地缘政治博弈的挑战;日本国内政治对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负向外溢效应";中日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项目的标准与规则的分歧;面临第三方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中日两国发挥各自优势,携手寻求在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机会;明确两国合作的方向和目标,避免域外因素干扰,推动RCEP早日签署生效;增进中日政治互信,使中日政经关系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建立长效支持促进机制,推动双方共同制定国际标准;做好第三方市场风险管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两年前的2001年7月16日,中国和俄罗斯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集中体现了10年来双边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也为中俄建立面向21世纪新型关系铺就了基石。条约将发展中俄友好关系用法律形  相似文献   

18.
刚刚站在“战略互惠”的起跑线上,中日尚需巩固“消除政治障碍”的成果以去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为契机,中日确立“战略互惠关系”。在今年初的东亚系列峰会期间,中日又达成温家宝总理访日的意向,形成中日双边高层的良性关系互动。今年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也是“七七事变”、“南京  相似文献   

19.
时评日本众议院不顾日本各界人士和在野党的强烈反对,4月27日在一片抗议声中强行通过了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它们包括《周边事态法案》、《自卫队法修改案》以及《日美物品劳役相互提供物资和后勤服务协定修改法案》。这些法案被国会通过,标志着日本从法律上...  相似文献   

20.
联邦德国总理科尔在他访华前夕书面回答了新华社驻波恩记者夏治沔、李爱华的问题,强调他再次访问中国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本刊特刊登问答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