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布白"是构成我国现行行政公文文面形式美的又一重要因素.由于注重了公文文面的布白,我国现行行政公文构建出了"虚实相间"的公文文面格式.我国现行行政公文文面布白主要有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互相结合,在公文文面上形成了四个主要的布白区域,体现出我国现行行政公文文面的空间美来.色彩对比也是构建我国现行行政公文文面形式美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我国现行行政公文文面通过朴素的白、黑、红三色,较好地表现出公文文面的色彩美.  相似文献   

2.
公文具有为其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包括正文的结构层次、排版格式、语体风格,而语体风格是形成公文独特的书面形式的重要因素.公文语体风格,主要有公文语体的基本特征、模糊语言的普遍运用以及若干模式语汇、语式的反复出现等.  相似文献   

3.
<正> 一、行政公文的新体制行政公文,即国家行政机关处理公务的有规范体式的应用文.据考证,中国最原始的公文形式,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书.它十分简短,一般是记事的,有一部分是记公事的,是战争报告之类的文件.中国第一部公文集是先秦的《尚书》,它是上古的史书,是夏商周政府公文和政治论文的选编,集中了那几个朝代的典、谟、誓、诰、训、命等公文.而最早出现“公文”这个  相似文献   

4.
结构问题是公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说主旨是公文的"灵魂"、材料是公文的"血肉"的话,那么,结构便是公文的"骨架"。确定了主旨,选好了材料,还不能成为一篇有序的公文,还须根据主旨的需要,把材料有次序地组织在一起,即对公文的整个格局作出布置与安排。公文的结构,就是公文的组织构造。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是公文的四要素,其中,主旨和材料是内容要素,语言是形式要素,而结构则是把内容和形式连接起来的重要要素,所以,安排结构是公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公文有合理的结构,便于准确充分地表达主旨,把分散的材料…  相似文献   

5.
从古到今,在中国行政机关的公文中没有"意见"这一文种,虽然意见的功能包含在其它的文种之中.只有在今年开始实行的《办法》中,"意见"才作为正式文种出现,这打破了千古以来的文种局面,体现出我们时代的民主、法制、科学的本质特征.本文从"意见"的词义功能特点和文种功能特点出发,论证了"意见"的精神特质,表达了"意见"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公文的开头常出现一些问题,损害了公文的表达,影响了公文的权威性。在制作时要从“直接入题”、“紧扣全文”、“概括凝练”等方面加以努力,避免我们所说的“戴高帽”的现象出现。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2000年8月24日发布、自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增加了"意见"这一文种."新办法"对文种基本概念的界定更加简明、规范、科学;调整了公文的种类及其适用范围,撤掉了"指示",对命令、决定、通知、函的使用范围也做了新的规定.本文仅就"新办法"增加的"意见"这一文种的写作方法作一个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公文作为管理公务、临民治事的工具,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尽管朝代不同,公文名称各异,但公文的文种、类别早已基本稳定.我国古代公文大致分为三大类,即帝王公文、臣属公文和官府间的公文.  相似文献   

9.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颁布实施,强化了公文处理与档案工作的联系,促进了机关文档一体化管理工作;要运用"协调法"加强文书处理部门的协作关系,增强各职能部门的办文与立卷能力,加强文件管理,保证案卷质量.  相似文献   

10.
行政机关的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公文格式规范化,是办公自动化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挥公文作用,维护公文严肃性和权威性的必要条件。新颁布的公务员管理条例对公文格式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本文针对实际工作中公文格式常出现的不规范现象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