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强调指出,贵州贫穷,表现在农村,根子在城市,根本出路在城镇化。规划是城镇化推进的龙头,是引导和调控城镇发展、保护和管理城镇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是城镇建设的灵魂,决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究其实质是人文范畴而不是空间概念。一味寻求空间拓展的城镇化,不仅群众利益受到伤害,还会带来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城镇自身发展日益显现疲惫的态势。城镇化只有回归人文,才能圆好农民的城市梦,并最终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3.
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建设一流的现代宜居城市是太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战略之一。在实现城镇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太原市应根据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力争走出一条太原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究其实质是人文范畴而不是空间概念。一味寻求空间拓展的城镇化,不仅群众利益受到伤害,还带来资源难以为继、环境难以承受,城镇自身发展也会日益显现疲惫态势。"新型城镇化"应是回归人文的城镇化,惟有回归人文,才能圆好农民的城市梦,进而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贫乏、城镇发展滞后的国家,只有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才能实现城镇的跨越发展。而坚持走这一道路,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原理与我国城镇发展的具体实践紧密结合,大胆探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以人为本、大中小城市协调、城镇与产业和农村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协调、政府介入适度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6.
青龙县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有优势,也存在不足。基于对青龙县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分析,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根据资源禀赋状况准确定位。要依托资源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建设中心城镇,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制度创新,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城镇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因地制宜地走出健康县域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7.
尽管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但藏族人口城镇化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藏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关系藏区农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牧民增收。本文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川西北藏区人口城镇化现状与特点、城镇化的空间产业与人口资源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吉林省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镇化率不断提升。为破解“三农”问题、实行土地遵片开发、集约土地利用拓展了发展空间。但也存在城镇区域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区域差异大、出省务工人员多、农业人口多、向城镇转移困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理论建设》2011,(6):67-70
近年来,阜阳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富民强市的重要抓手和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全力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十一五”期间,阜阳城镇化建设成就突出,但在城镇化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按照《阜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强规划编制工作,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和县城、中心镇发展,发展壮大城镇经济,加快发展覆盖城镇的社会事业,改革投融资机制,提高城镇综合管理水平,探索精细化城镇一体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制约福州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总体水平不高、城乡规划不协调、要素资源匮乏、城镇化进程不均衡、城镇内部存在新的"二元结构"倾向等。推进福州市城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科学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增强城镇经济实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和体制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1.
加快推进我国城镇化,要正确处理城镇化与城区扩张的关系,城镇化不是城镇区城的简单扩张;正确处理城镇规模和城镇数量的关系,主旋律应当是扩张现有城镇规模;城镇化与城镇个性的关系,要突出城镇个性、张扬个性;城镇建设中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关系,硬环境是载体,软环境是灵魂;城镇化与区城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城镇集群与区城发展的内生性机制。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加快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兵团“三化”发展战略之首是城镇化,城镇化是兵团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一系列问题的首善之举,是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转型时期兵团城镇化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城镇规划;完善兵团城镇管理体制;实施城镇空间集中化发展战略;创新人口聚集机制;增强产业聚集功能;建立投融资新体制;探索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转变城镇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3.
尽管我国人口城镇化水平已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期,人口城镇化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但藏族人口城镇化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0个百分点。藏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与重点生态功能区,人口城镇化关系藏区农村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农牧民增收。本文利用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对川西北藏区人口城镇化现状与特点、城镇化的空间产业与人口资源特征进行研究,并提出可持续城镇发展的政策选项。  相似文献   

14.
翟坤周 《求实》2016,(6):47-5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镇化质量、水平和效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突出地位的确立,已成为我国城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引领方向,生态文明建设逐渐被纳入到城镇空间实践范畴。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的重要内容,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到城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是实现城镇空间界面上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整合"的本质要求。为此,亟需通过科学设计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的技术路径,从根本上促进城镇空间绿色转型,实现城镇"三生空间"共享共赢。  相似文献   

15.
欠发达地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润田 《理论学刊》2012,(11):48-51
城镇化是发展县域经济的载体之一,县域经济为城镇化提供保障和动力,二者辩证统一。以欠发达地区山东省菏泽市为样本,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可见,城镇化率高低对地区GDP、工业化发展及地方财政收入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业支撑能力弱、城镇发展空间小、城镇化建设地方特色不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行政管理体制亟待改革等。应在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加快"产城一体化水平"步伐、发展城镇特色产业、增强生态宜居城镇创建意识、加大城镇化改革开放步伐等方面入手,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占斌  黄锟 《理论研究》2013,(5):2-8,14
1996年以来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周期,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超过50%,这意味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城市病发作的叠加期,一方面,需要针对城镇化质量方面存在的缺陷和问题,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这也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所以,叠加期的城镇化需要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这是叠加期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城镇化速度与质量协调发展,需要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降低城镇化门槛、建设包容性城镇、积极完善城镇化战略格局和积极深化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柳钦  徐强 《学习论坛》2005,21(2):50-54
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方略中 ,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农业产业化是农村城镇化的直接动力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协调发展需要我们选择一条适合我国农村现状的产业化发展道路。应抓住联动的龙头企业 ,促进城镇的产业升级 ;强化城镇综合功能 ,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完善配套政策 ,消除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强化农民教育 ,培育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的人力资本等  相似文献   

18.
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的推进要科学确定城镇发展定位。规划要以人为本、科学决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作为保障。只有因地制宜,建设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城镇体系结构布局科学,宜居宜业,特色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镇,才能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王伟 《实事求是》2012,(2):48-5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新疆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新疆的城镇化发展比较落后,城镇规模小,数量少,辐射带动力小,城市首位度大,城市的发展模式粗放,城市问的发展不平衡。推进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要做好城镇发展的规划编制工作,促进城市群发展,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兴工业等。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依靠合理的产业支撑。因此,只有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使经济发展与城镇化融为一体,才能提升城镇的载体功能。当前,推进城镇化进程要明确产业是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应以主导产业带动城镇发展。在形成主导产业的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和独特发展规律,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发展特色和优势产业,构筑城镇化的产业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