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的重庆市,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了作为配套改革重要内容的户籍改革新政。城乡二元分离的户籍制度造成公民权利差异、身份不等和迁移受阻。究其缘由,政府"懒政思维"便是重要的罪魁祸首。然改革户籍能否成功不在于户籍的简单转移,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剥离捆绑与附着在户籍上面的各种"福利包",且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统筹城乡户籍的条件下建立与完善进城农民社会保障等相关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上看,户籍的传统功能是经济功能和管理功能,经济功能是指资源配置和赋税征收,管理职能主要是社会治安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流动人口会产生"人户分离",导致户籍传统功能的缺失。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人的指纹等生物特征为基本内容的、以计算机管理为手段的户籍系统,在"户籍信息"和"特定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恢复户籍的经济功能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3.
户籍的传统功能是经济功能和管理功能,经济功能是指资源配置和赋税征收,管理职能主要是社会治安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流动人口会产生"人户分离",由此导致户籍传统功能的缺失。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就是要建立一个以人的指纹等生物特征为基本内容的、以计算机管理为手段的户籍系统,在"户籍信息"和"特定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恢复户籍的经济功能和管理功能。  相似文献   

4.
户籍改革之所以困难重重是因为在户籍政策之上"粘附"着众多重要领域的社会政策,因而剥离这些"粘附"的政策就成为户籍改革的关键。尽管户籍改革举步维艰,但经历30余年的探索,一些领域的政策与户籍政策的"粘附"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剥离。基于政策变迁路径依赖理论的启发,提出"工具替代"和"利益阻滞"两个影响政策"粘附"剥离的关键变量。不同领域的政策与户籍政策"粘附"的剥离因其"工具替代"水平的差异和"利益阻滞"情况的不同而出现完全剥离、基本剥离、部分剥离、有限剥离等不同效果以及"区域剥离"的特殊情形。在后续的户籍政策及其"粘附"政策的改革中,鉴于"工具替代"空间提升的有限性,减小"利益阻滞"就成为努力的基本方向。户籍改革中的政策"粘附"剥离现象还显示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转型时期,要加强各领域政策"顶层设计"的科学性,注意政策结构和政策关系的合理安排。  相似文献   

5.
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下,佛山市南海区通过融合共治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实现了非户籍人口由"政治边缘人"到"分享者",到"参与者",最后成为"管理者"的转变,让非户籍人口成功融入了基层治理。相比于自我管理、政府管理、参与式治理三种模式,融合共治方式下的非户籍人口的融入度最高。但是,实践中仍需进一步对融入基层治理过程中的非户籍人口进行增能、赋权,加强对非户籍人口的制度和利益保障,推进非户籍人口管理者的专职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概述了台湾地区户籍“立法”的主要过程和台湾当局最近修改的“户籍法”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了台湾地区户籍“立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户籍法律制度是为公民行使权利义务提供便利和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人口信息的法律制度。我国目前的户籍法律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制度的定位、指导思想与价值取向,以及具体的制度构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科学的指导思想,保障公民的自由迁徒权,抓紧制定户籍法并完善配套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按照国家《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提出的目标要求,以5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评价这些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推进的总体状况及城市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被评估城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较大,不同区域城市间差异明显。按照"十二五"时期的速度进行推算,完成"十三五"的目标任务仍然艰巨。对此提出如下建议:国家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城市采取差别化的户籍政策;把政策重点由解决城乡"二元"分割转到化解区域内外有别上;应尊重流动人口落户的意愿,建立"以脚投票"的流动迁移机制;注重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探索从农村内部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二元化”户籍管理制度已严重阻碍了人的自由迁徙、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成都市在城乡统筹实践中,先后进行4次大的户口政策调整,在此基础上,于2010年提出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着力于破除本区域内城乡户籍人口附着在户籍上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差异,充分尊重和保护了农民的财产权和迁徙权,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户籍、户口、户政概念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户口、户政三个概念,是涉及户政学的基础概念。长期以来,实务界乃至理论界对这三个概念分辨不清,混同、混用现象极为普遍。本文从词义角度、逻辑学的角度、历史观的角度对户籍、户口、户政三个概念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一个普遍的历史进程,但也是非均衡发展的过程,其中农民往往扮演"弃儿"的角色。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我国,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仍然受到户籍政策的制约,不同程度地无法享受到与户籍粘连的福利和保障,造成城乡对立的制度性壁垒。平等的现代化不应该只是城市从农村吸纳资源,而是城市和乡村更好地互动——资源要素流动,既要让农民进得了城市,也要让城市的资源下沉到乡村。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平等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2.
姓名权作为人格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姓名权立法的不完善,引发了许多矛盾和纠纷。在姓名权户籍立法中,应重点解决好姓名决定权、姓名使用权、姓名变更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户籍法律制度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法律渊源,自商朝开始萌芽,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到清朝已相对完备。因此,立足于我国清末《户籍法》制定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探讨它的历史价值,无疑会对现今社会产生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人们的思想也随之活跃起来,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人、财、物的大流动,使以往人们头脑中烙印很深的省、市、县的界线已不那么明显。这样,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静态、封闭式管理的户籍警如何面对新形势强化职能,转变观念,已迫在眉睫。因此,改变和调整户籍民警的工作职能和职权范围已成大势所趋。而指导职能、协配职能、截流职能、监控职能、反馈职能不能不说是户籍管理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充分发挥这些职能,才能使户籍民警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优势,更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稳定。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户籍分割的经济、社会后果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但其政治影响却被普遍忽视了。本文试图在新型城镇化进程背景下,考察户籍分割对城市政府信任的影响及其内在中间作用机制。基于全国7省13市(区)问卷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在户籍分割与城市政府信任之间存在"遮掩效应"和"中介效应"两种不同的作用机制。具体而言,职业地位、家庭年收入和主观政府绩效评价等制度绩效变量的作用机制为遮掩效应,而不是中介效应,控制这三个变量会显著扩大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城市政府信任度差异;而正式组织活动参与和民间团体活动参与等社会资本变量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亦即提高农民工的正式组织和民间团体活动参与率,有助于缩小两者的城市政府信任度。针对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动车的逐步普及,现行的车辆管理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借鉴人口户籍管理经验,对车辆进行户籍化管理,是新形势下车辆管理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公安局的户籍信息计算机管理工作建设,在公安部、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各级户籍管理部门和广大户籍干警的共同努力下,从1979年开始,经历了十八年艰苦奋斗,取得了瞩目的成果。计算机技术在户籍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不但大大提高了户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同时为逐步建立计算机管理警用综合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可喜的是,在计算机管理工作的建设过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户籍法迟迟未能出台,有关姓名的法律规定存在着许多弊端,一是法律空白点多,缺少具体规定;二是内容庞杂不系统;三是效力层次低约束力有限,应当由立法加以规定的往往用行政规范性文件所代替,严重地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户籍管理工作和当前正在进行的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随着我国建立法治政府战略目标的提出,认真开展户籍立法工作已显得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在轰轰烈烈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公安机关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在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村地区的生产要素会持续地向城镇发展方向流动,这将对整个公安工作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公安户籍工作。在对城镇化加之于公安户籍工作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应探索公安机关应对这一形势的总体战略并提出若干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0.
“高考户籍制”的历史原型可以追溯至“科举户籍制”.高考移民问题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就地高考”问题尤其是后者对于现行“高考户籍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作为一项复杂规制, “高考户籍制”本身即内嵌着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两难选择,同时面临着高考移民身份与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身份难以完全剥离的理论困境,加之牵涉面广,具有高敏感性,因此其改革与调整必须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