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达州市达川区委在刚刚结束的村级党组织换届中,注重培养、选用优秀大学生村官,尝试“双跨双选”办法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书记,大大拓宽了村干部选任渠道,使211名大学生村官成功竞选为村级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实施“双跨双选”。把大学生村官“推上台”打破“村支书本村选”的思维定式,让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组织及党员视野。达川区重点打破地域限制,突出跨村(社区)推选,采用个人自荐、联名举荐、组织推荐、党委审荐的“四荐”方式,全区200多名优秀大学生村官被推荐成为村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河北张家口市在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强化教育管理、注重培养使用、树立基层导向,通过把优秀大学生村官培养成支部成员、把支部成员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得到真正历练和广泛认可。在今年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共44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占全市在岗总人数的29.3%;980名当选村党组织副书记,占全市在岗总人数的64.9%。培养使用强能力畅通成长成才的"快车道"张家口市明确提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要当好"农  相似文献   

3.
黄燕姿  朱正俊 《党课》2010,(24):69-70
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推进村级领导班子年轻化、规范化、科学化,南通市紧紧抓住健全政策、培训帮带、搭建平台等环节,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1430名在职大学生“村官”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46人、  相似文献   

4.
<正>1月28日,刚刚结束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的河北省张家口市传来"成绩单":44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党组织书记,占全市在岗总人数的23.9%,980名当选村党组织副书记,占全市在岗总人数的64.9%。张家口的这组数据,不是美丽"盆景"的呈现,而是全国大学生村官在基层成长成才靓丽"风景"的地方表情。回眸各地相继完成的村"两委"换届工作,你会发现,几  相似文献   

5.
常志鹏 《新长征》2013,(2):51-51
<正>长岭县着重从村干部队伍、村级活动场所、党员服务群众、村民文体生活四个方面加强"三项工程"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工作基础。两个注重强队伍。注重农村干部队伍素质提升,全县共开展村干部政治理论、农村实务、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集中培训28次,选派232名乡镇机关干部到村挂职锻炼,帮助村级党组织提高发展能力;注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储备,着重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中选拔1624名  相似文献   

6.
<正>选聘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开展以来,张家口市牢牢把握基层一线培养干部的经验,对大学生村官强化教育管理、注重培养使用、树立基层导向,并通过鼓励优秀大学生村官参选村"两委"干部,使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得到了历练和认可。在今年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该市442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党组织书记,980名当选村党组织副书记。培养使用强能力,畅通成长成才的"快车道"。"五员"职责压担子。张家口市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7.
闫盾 《新长征》2013,(1):58-58
<正>白城市以"增强党的吸引力,扩大党的影响力"为切入点,不断拓宽党员服务渠道,影响和带动优秀青年农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农村储备优秀人才。在党组织的带动下,仅2011年,全市9754名农民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比上年提高12.9%。发展给扶持,入党有动力。一是突出发展有重点。坚持向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8.
杨喜军 《党的建设》2012,(10):37-37
下派“第一书记”,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转化拓宽新途径;选任村干部助理,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派大学生“村官”驻村实践锻炼,为大学生“村官”成长成才搭建新舞台;狠抓村干部学历教育提升素质,村级干部学历水平实现新突破;鼓励回乡致富能人创业,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人才支撑……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着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使245个村全部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目标。  相似文献   

9.
《党员干部之友》2011,(4):20-21
作为山东省开展村"两委"换届工作的试点之一,枣庄市山亭区立足实际,把选好富民强村的带头人作为重中之重,放开选人视野,强化激励引导,大力选拔经济能人、离岗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妇女中的优秀人才进村级班子,初步实现了"换出战斗力、探索新经验"的目标。换届后,各类经济能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221人,占82.5%。机关离岗退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妇女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今年的农村"两委"换届中,衡水市桃城区共有33名大学生村官成功进入村"两委"班子,其中3名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为帮助新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角色,该区采取"谈话鼓劲、固本培元、跟踪加压"三项举措,着力消除大学生村官的消极心理,促使他们发挥作用。谈话鼓劲,消除"干不了"的怯懦心理。针对新进入村"两委"班子大学生村官中存在因工作经验不足担心选上后干不好的问题,开展组织部长谈心谈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武胜县坚持用"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真正让他们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在去年村党组织换届中,59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成功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占行政村总数的11.5%。选前重培养,不负大学生村官要求进步的期待,也不负群众对干部的期望。围绕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目标,采取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既让大学生村官主动进步,又让群众普遍满意。坚持"个性化"规划,建立大学生村官个性档案,规划设置"双强"型村干部、党政后备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人才等四条成长路径,对其培养方向进行"二次评审",确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8月,9名大学生接受党组织的挑选,走上天长市"村官"岗位。他们在农村"小学教"的"四访四问"活动中,在"五大载体"建设中,在敬老院为老人们服务中……与村干部并肩战斗、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正在完成由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2009年12月,天长市委组织部在对首批9名大学生"村官"年度考核时,当地村干部和村民都为他们打了满分……  相似文献   

13.
《党课》2013,(21):58-59
我是一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某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自己正在学习和熟悉农村工作。最近听说在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中有个“六步决策法”,请问,其主要内容是什么?————读者刘丽丽  相似文献   

14.
《唯实》2014,(9):44-47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大学生村官作为基层的“一线官员”,是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引导大学生村官积极参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发挥作用、锻炼成才,连云港市委组织部抽调专人组成调研组,就“在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中发挥大学生村官作用”为专题,先后赴东海县、赣榆县、灌云县、灌南县、新浦区、连云区6个县区12个乡镇街道进行了调研,召开各类座谈会24次,与72名村民和群众、53名村社书记、87名大学生村官、61名乡镇分管大学生村官的领导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13,(10):20-20
青铜峡市建立农村服务型党组织"589"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党员服务意识。 搭建五个平台。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全市各村建立了"党代表工作室""便民服务代理站""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大学生村官工作室"和"政策超市"五个服务平台,为党员群众提供全方位、多领域的服务。建立八步议事法。  相似文献   

16.
徐从亮 《党课》2014,(7):71-71
海南省东方市注重在“培、用、管”上下功夫,加强大学生“村官”培养力度。市委坚持将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全市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岗前培训、主体班次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分批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迅速进入角色。通过“结对子”确保每名“村官”至少由1名镇党政班子成员、1名所在村(社区)党支部有经验的干部和1名致富能人党员帮带,帮助他们掌握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对于党员大学生“村官”,明确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非党员的则担任村主任助理,通过压担子使大学生“村官”在锻炼中成长。  相似文献   

17.
《求贤》2012,(1)
日前.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团市委联合启动服务大学生村官创业行动.为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提供创业指导、项目选择、融资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力争使全市大学生村官在聘任期内至少掌握一项创业技能.50%左右的大学生村官参与或领办一个创业项目:到2012年底,在全市建立10个大学生村官创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在全市树立100名大学...  相似文献   

18.
2009年9月,韦方利经过反复考虑,辞去成都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的工作.回到家乡当上了一名大学生“村官”。2010年8月,泸县开展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试点工作,得胜镇大水坝村是试点村之一。韦方利被推选为村党总支书记,成了家乡几千名村民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7):50-50
有信仰,是指大学生“村官”必须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中国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大学生“村官”是各级党组织按照中央的精神,通过严格的组织程序选拔出来的。每一名大学生能够被党组织选中,是因为他们都是自愿报名,自觉接受党组织考察的,这说明大学生“村官”都是相信党的好儿女,都是服从党的号召的好青年。因此,大学生“村官”既然选择了农村,  相似文献   

20.
胡振刚  李振华 《党建》2014,(3):49-49
正广东省茂名市积极创新基层宣讲工作,建立"一村(居)一宣讲员"工作制度,与群众面对面接触、零距离宣讲,把中央精神送到了群众身边。建队伍接地气,开通中央精神进基层的"直通车"。茂名市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既熟悉政策又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组织全市1889名挂任村(居)党组织"第一书记"和400多名大学生村官担任宣讲员。列入考核范围,明确要求"第一书记"每人每月在所挂任村(居)宣讲不少于1次,大学生村官每人每月在所工作村宣讲不少于2次,打造了一支"宣讲常备军"。出新招增灵气,讲活老百姓爱听的"故事会"。宣讲员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内,变过去"你说我听"单向灌输式宣讲为"我听、我问、我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