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的观礼台上,坐着一位泪流满面的妇人,当她看到整齐划一的阅兵队伍威武昂扬地通过天安门广场时,高兴得热泪盈眶。作为一名海外华人,她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欣慰。这一刻,她期盼了很久。眼前的一切也让她回想起几十年前那段难忘的烽火岁月……  相似文献   

2.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籍济南。她曾南下汴京,先后客居青州、莱州、淄川,后来漂泊江南。生身之地济南曾留下了她幼年成长的痕迹,故里后人缅怀“一代词宗”无以为寄,遂依泉而筑,这便有了现今济南市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和章丘市百脉泉内的“清照园”。赏泉析词解碑之间,犹见女杰清丽绰约风姿。  相似文献   

3.
寒假遇到我教初中时的一位学生,她已读大四了。聊起高中生活时,她对我谈到了她们高中班主任。她是以高分考入这所高中的。不知  相似文献   

4.
<正>陈路茵是四师六十四团七连一名退休职工,今年71岁了,1964年从湖北武汉支边到现在,在六十四团已经生活了整整半个世纪,50年里,她送走了身边一同来支边的许多伙伴,而自己却坚定地留了下来,她说:"兵团圆了我当兵的梦,团场给了我幸福的生活,连队是我离不开的家。"说到来新疆支边,陈路茵给笔者讲了两件她偷偷做过的事。一件是1964年10月的事,陈路茵响应党的号召,报名要去新疆生产  相似文献   

5.
赵小平 《共产党人》2011,(15):11-12
<正>"有一次,一个老奶奶推着一辆小推车在马路上蹒跚地行走,她瘦弱的身体吃力地推着小车,我毫不犹豫地跑过去帮助老奶奶把小推车推上小坡,老奶奶会心地笑了,说,谢谢你,小朋友。我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是记者在银川市金凤区回民第四小学校园的文化墙上看到的四年级六班王震同学"推车"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正我的少数民族亲戚叫阿木尔,她是蒙古族,是四师七十四团六连养殖区的职工,"民族团结一家亲"使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的老家在陕西,我是汉族人,2015年因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和边境团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引进工程",我从北京来到了七十四团工作。第一次见到我的蒙古族大姐阿木尔,我向她解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政策并说明了将要和她家结为亲戚,她很高兴,对"民族团结一家亲"政策赞口不绝。她的丈夫也  相似文献   

7.
陈瑞生 《湘潮》2010,(8):24-27
<正>在我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彭儒给了我无穷的精神鼓舞和鞭策,她那慈祥的母爱也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和幸福。虽然我已古稀之年,但母亲那丝丝不断的舐犊之情,仍然一如既往地温暖着我。她的爱,犹如她的血液一样,永远在我的血脉中流淌。母亲渐渐地老了,但她永远像一  相似文献   

8.
正我担任营口市站前区八田地街道惠安社区第四党支部的支部书记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作为一名"老书记",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的变化与发展,也把党支部的故事刻在了心里。这不,今天下午,社区干部小段要来采访我们支部的故事。我想了又想,与其让她干坐着听故事,不如带她到小区里走一圈,让她"感受"故事。我带着小段走进小区后,问她:"你觉得这条路怎么样?"小段前后看  相似文献   

9.
<正>当我刚到美国的时候,学校里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女生,叫丽贝卡。她有着白皙的皮肤,像洋娃娃一样的大眼睛,长发和纤长的身材。她很安静,高尔夫球打得也非常好。可是当我跟我的美国朋友说,我认为她真是漂亮极了的时候,他们都很惊讶:"她?她还可以吧。可以说是漂亮,但是肯定没有你认为的那么好看。""啊?她?我从来没注意到她啊。她又不怎么说话……"而我所在的美国学校公认漂亮的女生却令我大跌眼镜。在我看来  相似文献   

10.
心存感恩     
正我感谢父母,生我养我,给了我成长的摇篮;我感谢老师,教育我辅导我,给予我认知的文化;我感谢同事,关心我帮助我,让我在异乡找到第二故乡的温暖;我感谢周围的每一个人,给我传递人间的真情、友情和亲情。一颗感恩的心永存心间。她,是黑暗中的火焰,给人们光明;她,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给人们滋润;她,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给人们  相似文献   

11.
聂冷 《学习导报》2013,(12):52-53
我母亲今年95岁。她不认识我,已经有五个年头了。早在这之前十多年,她就已经双目失明。不过五年前,她还听得出我的口音;而近五年来,她老人家就完全彻底地不认识包括她的儿女在内的任何一个人了。不光不认识人,她老人家还变得非常"调皮"。夜里睡觉,她常把被子掀到床下;给她准备好了毛巾她不用,而偏要摸一块塑料薄膜去洗脸;她老是拿袜子当手绢,把沙发上的白纱巾扯下来当围巾;她还喜欢把家里的东西从这里搬到那里,又从那里搬到这里,不是摔破杯子就是打碎碗。  相似文献   

12.
妈妈,我爱您     
正"妈妈,我爱您。"因为不好意思,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内心深处,没有对母亲说出口。我的妈妈62岁了,在她的脸上总会露出和蔼可亲的笑容;她坚强,遇到困难挫折时,她不放弃,总会乐观地去面对;她爱帮助周围的人,一直影响着我,她是我学习的好榜样。一提到"妈妈"这个字眼,我就会想起母亲对我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13.
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好朋友”,那就是《党史纵横》。四个端端正正的大字,鲜红耀眼,质朴无华,顿然叫人好感。展页一看,果然令我心里一损而拭目阅之:“辽沈战役”、“××将军的回忆”、“锦北渗透白刃见红……”她所讲述的事使我关注,她所提到的人使我感到熟悉和亲切。从此我成了她的老订户、老读者,天长日久多少个岁月未落过一期。记得只有一期,我好。必借寄给了人,没收回来,一直空缺,我与编辑部联系想补上,使我失望的是它库存亦无此期,迄今叹为“遗憾”!我认为,《党史纵横》虽篇幅单薄…  相似文献   

14.
<正>她叫程整红,今年43岁,2000年与丈夫带着儿子和父亲一家老少四人来到十二师头屯河农场四连,到现在已经10多年了。在这10多年里,她见证了四连红提葡萄产业突飞猛进的发展,也见证了葡萄产业给四连职工带来的丰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又见证了她们用平房置换了高层楼房,住楼房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如今实现了。不仅如此,她还于2012年底拿到了驾照,并买了一辆五菱荣光面包  相似文献   

15.
车生活     
<正>和厦门的朋友电话聊天,她说她刚买了新居,车位就要38万元一个。我说我在郑州的小区也正热销车位,9万元一个。她惊叹便宜,要我赶  相似文献   

16.
缠过足的四嫂王淑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招待所住下,就问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四嫂,就是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毛泽民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叫她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足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她出身农家,嫁到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  相似文献   

17.
她说,人死了,账不能死,丈夫欠人家的钱,我来还!有的债主没找上门,她就主动打电话找他们。她对债主说,我丈夫的欠条,我负责还;不放心的,我重新写。  相似文献   

18.
<正>锦是我在高中时候认识的笔友,比我长10岁,虽说是个女人,但却有着男儿的心思,从小立志游历四方,而我却总喜欢跟她唠家常,细说女儿家的事,也不知那会儿我们怎么会成为无话不谈的笔友。那时她说她喜欢的作家是三毛、张爱玲,我说我喜欢毕淑敏、冰心。她说她要做一滴冰凉的泪,扑进撒哈拉沙漠,我有些不解,我说就算我做一盏小桔灯,我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人咏梅,风格多是幽静淡远,朦胧深婉,借梅花诉说“若讲出若讲不出的情畅”。蒋捷的《梅花引》,发出了“却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这样悲慨无边的心声。把梅花写得最为  相似文献   

20.
简单的幸福     
<正>夏季的午后,我乘坐乌市的公交车,在中巴车上,一位美丽的女孩,手扶栏杆,低着头静静地站在车门前,我发现她是个盲人。可是面对走走停停,一闪而过的车站,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慌张,我猜测她的家就在这个城市,她要在某个车站下车,而她也会在这个车站顺利下车。前方一定有亲人或朋友来接她,在这夏季的午后,女孩心中一定充盈的满是回家的幸福,不然她何以这样的静止如水。曾经我问一个打工的:你是做什么的。他说:我正在经营自己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