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渭河源头的渭源公路段,有一位普通的养路女工.丈夫部队执行任务中不幸致残,1993年又下岗,失去了工作,儿子在小学读书,她一个人担负着一家3口人的生活,但她无怨无悔.在公路战线上,她连续7年被甘肃省定西公路总段评为"双文明建设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1998年被甘肃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优秀养路女工",今年"七·一"前夕,她又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  相似文献   

2.
全家11口参加长征,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根据地。在这支成千上万,望不到头的红军队伍中,有一家三代11口人,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襁褓中的孩子,踏上了西去的漫漫征途,这也许是绝无仅有的。这便是陈真仁一家。 陈真仁的老家在陕西省宁强县烈金坝,是当地叫得响的大户人家。她生于1919年,排行第9,是家中最  相似文献   

3.
冯晓蔚 《党史文汇》2006,(11):21-23
"老少人八口,举家事长征".这是人们对老红军侯清芝一家八口参加长征这一壮举的吟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的伟大长征,参加者约有20万人,结束时到达陕北的仅剩3万,而举家八口参加长征,这大概仅有侯清芝一家吧!  相似文献   

4.
在农七师一二六团八连,提起女职工王萍,人们给她总结了3条致富经:能吃苦、善经营、乐于助人。 王萍一家3口,爱人是一名教师,由于工作很忙,很少能帮助她干地里的农活,家庭承包重担全部压在她一人身上。这位年轻的女职工在农业生产一线一干就是十几年。 自从1992年承包土地开始,他积极响应团场号召,大胆实行两费自理,租赁承包,每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辛勤的付出使她走上了富裕道路,但是在他成功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焦淳朴 《党课》2012,(6):76-77
1994年,为了让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他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北京,丈夫开出租车,她摆修鞋摊,生活虽不富裕却也平静。但不幸的是,丈夫因一次意外车祸去世了。很多人劝她带着孩子回老家,这样经济压力会减轻不少,但为了孩子的前途,  相似文献   

6.
正"特别在年来灾患中,贫苦农民先杀子后自戕,易子而食,将幼女领入都市作‘雏妓’,在在都说明中国儿童问题的症结。"周金氏的丈夫去世两年了,46岁的她和四子一女相依为命。长子阿魁19岁,幼子阿宝刚刚5岁,唯一的女儿阿毛正值二八年华,17岁。一家六口,全靠阿毛做花边度日。这是1930年的春天,绍兴人周金氏一家六口住在上海漕溪路50号门牌的  相似文献   

7.
在农二师二十四团,有这样一个女人,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家庭中都是出类拔萃的。在团场,她就是一棵开不败的红玫瑰。红玫瑰的真名叫王秀荣,1993年,她和丈夫肖立成带着十几岁的女儿肖童和近80岁的母亲一家4口人,从三○团调到了二十四团呼图格片区。从此,王秀荣就与这片盐碱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8.
现年40岁的她2000年与丈夫带着一家4口来到新疆,在短短的10年里,她由一名普通农工成长为一名党员,把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变成了如今年收入20余万元的小康之家,她就是曾  相似文献   

9.
<正>兰小琴一家四口,大女儿曹美月聪明漂亮,人见人爱;但小女儿曹玉杰却是个天生智障儿,从出生起时常癫痫病发。为照顾多病的小女儿,一家的生计仅靠丈夫一个人维持着。曹玉杰每年无数次进医院抢救,身边离不开人,兰小琴不能正常工作,靠着团里的特殊照顾政策,种着5亩自养地挣生活费,因为她别无选择。尽管女儿是一个严重智障者,但兰小琴从未感到自卑,她依旧给孩子每天洗得干干净净,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女儿出去散步,一直推着女儿走了20年。  相似文献   

10.
王玉梅是乌达矿务局农林开发公司三分场的一名转岗职工。转岗前,她的家庭十分贫困,丈夫患结肠癌,已经瘦得不成人样,全凭输用氨基酸维持生命。一家3口人,靠丈夫的退休金和她每月400元的工资维持生活,3万多元外债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1996年1月,矿务局实施转岗分流,公司制定出个人承包土地、温室的政策,她心动了。公司的宣传使她明白了转岗的道理,不能给单位找麻烦,自己也应闯荡一番。她谢绝了组织上的照顾,主动承包了五亩土地,开始了转岗后的创业。公司分给她的5亩地,大小40多块,平均一块才一分多一点。有一半多是卵石和清水沙,而且还高低…  相似文献   

11.
《共产党人》2008,(6):30-30
卢雪鹏生前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商城个体工商户。2005年10月3日晚10时40分左右,从超市下班回家的石女士,步行至银川市清和南街宁夏商都东门时,突然从夜市口蹿出三人,一人直奔她面部就是一拳,另外两人顺势抢走了她的皮包。被打倒的石女士连忙  相似文献   

12.
正六师芳草湖农场老生地社区三连机务工李生兵、甘秀枝夫妻家原本只有3口人,一夜之间增到5口。那是2003年8月的一天,即将做父亲的甘友枝心脏病突发病逝。十一天后孩子出生了,奶奶给她起名叫甘贵婷——祈望她将来富贵、漂亮,亭亭玉立。贵婷很不幸,在不满6个月的时候母亲改嫁,远走高飞,留下她和白发苍苍的奶奶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3.
方莎 《当代贵州》2008,(19):14-17
“苗族老大娘安美珍瘦得只剩枯干的骨架支撑着脑袋,一家4口人,终年不见食油,一年累计缺3个月的盐,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这是1985年4月,新华社记者刘子富到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采访时见到的场景。  相似文献   

14.
记得有一部美国电影叫《琼斯一家》,镇上所有的人都羡慕突然搬来的琼斯一家,不仅因为他们富有,还因为他们幸福. 女人们羡慕琼斯太太,因为她的丈夫总是那么爱她;男人们羡慕琼斯先生,因为他的太太不仅漂亮,而且经常公开和丈夫“真情流露”,仿佛一刻也无法掩饰自己对丈夫的深爱.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一家人,而是一个销售团队.  相似文献   

15.
正"今后,你有什么困难就直接找我,也可以打电话联系。"这是8月20日农一师八团五连工会主席与联系对象师美兰的对话。师美兰是八团五连的一名承包职工,家有4口人,今年孩子上高三,由于家庭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2011年,她和丈夫承包的40亩棉花,总产只有10697公斤,年收入只有15973元。眼看学校就要开学了,孩子的学费问题一直困扰着师美兰一家。于是她找连工会主席帮她想办法。工  相似文献   

16.
唐闻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先生的大“千金”。很多美国人叫她“南希·唐(Nancy Tang)”。她诞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家普通的产科医院,所以基辛格博士第一次秘密踏上中国国土时便调侃她“可以竞选美国总统”。唐闻生一口漂亮流利的美国东部口音英语,使她轻松自如地从跟随周恩来总理17年之久的冀朝铸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美国著名老报人索尔兹伯里曾以极为赞赏的口吻描述这位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校友的译技: “她的翻译是那么熟练和敏捷,使我几乎无法感觉到双方是在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唐闻生无疑是继冀朝铸之后中国外交界最优秀的英语译员,但是当初她获悉要给毛泽东当翻译的时候,竟差点晕了过去…… 迄今为止,唐闻生是外交部现职官员进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惟一女性。  相似文献   

17.
玛丽亚一家三口生活在英国威尔士北部一个小镇。她最近感到财务状况越来越紧张。煤气、电话费以及食物等都在涨价。和去年相比,她每月要多付60-70英镑。另外,玛丽亚两年固定利息的房屋按揭马上就要到期,估计再按揭时她需要每月多付50英镑。玛丽亚不得不中止她多  相似文献   

18.
星期天一家人聚聚,这在我们家已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到此时,我们一家11口人围坐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谈谈天,说说地,打打牌,合合美美,好不悠闲自在。唯有婆婆老是坐不下来,她忙前忙后,张落着做饭,一般情况下都是婆婆下厨,我们当帮手,偶尔我们做饭,婆婆一会嘱咐我们放  相似文献   

19.
邓女士将自己名下的房屋出售给冯先生。双方办理了产权过户及房屋交接手续,冯先生一家也已入住,但售房人邓女士儿子等3人的户口却迟迟没有迁出。冯先生以邓女士违约为由,将她告上法庭,要求她支付违约金。  相似文献   

20.
2005年,赵某一家3口从河南来到新疆米兰一家建筑业老板许某工地打工,当年老板只给其发了2000元生活费,余下11100元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