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65年,是秦王朝和汉王朝统治的历史阶段。秦王朝的《吕氏春秋》是当时秦王朝一些知识分子在秦统一这一历史转型期所进行的文化总结和政治、社会制度设计。其中,一些涉及社会福利的记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福利状况。《吕氏春秋》鼓吹“义兵”的历史合理性,宣传以“义理之道”战胜“最虐奸诈侵夺之术”的正义性质,  相似文献   

2.
山西老墙     
古代的山西是一个富有文化特色的地区。这里是中国人类的祖先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山西山川形势险固,素有“表里山河”之称,历代王朝都曾在山西附近建立过都城,从而使山西目前还保留下许多旧城古墙,由此也形成了山西地区文化的一特点。修筑这些城墙在当时是十分浩大的工程,它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心血、汗水和生命,正因为如此,研究这些现存下来的老墙,保护这些老墙,对我们了解、认识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都是很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私”不一定是商,还可以是官员】通常我们容易产生错觉,总以为“官办”就是“国办”。由此而生另一个错觉,以为“国企”就能代表国家利益。这是在中央集权制度下生活惯了的人们的习惯性错觉,而错觉的根源,就在于“朝”与“国”不分,不知王朝以外,还有中国在,或以为王朝必然代表中国;不知王朝利益与国家利益,有时一致,  相似文献   

4.
一、弘扬“昭君文化”主题活动的历史渊源和现代意义西部地区的落后,是体现在整个面上的,而面上的“苍凉”,并不能说明西部地区就没有值得骄傲的璀璨亮点,没有独特的优势。“昭君文化”就是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西部地区、中华民族文化链上的一颗闪光的“珍珠”。西汉后期,汉王朝与北方匈奴战争频繁,给两地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史书记载:“草木犹厌兵”,人民渴望和平。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亲到汉廷,“愿婿汉氏以自亲”。汉元帝欣然同意,问宫中女谁愿意嫁塞外,众女低头不语。为难中,忽然一宫女走上前,说愿嫁单于。元帝、单于和众朝…  相似文献   

5.
去年岁末,我到六朝古都南京参加一个会议,闲暇时与友人一起去瞻仰了一处古迹——南京明城墙。一路上,友人为我介绍了城墙的来历:距今600多年前即公元1366年,也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前两年,就开始修筑此城墙,营造皇宫。一直到1386年,共用了21年时间,一座全部用砖石筑成的大城,在长江边上拔地而起,这就是明初的首都——应天府城,后改称南京城。城墙周长号称96里,实则67.3华里,不仅在全国首屈一指,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砖石城。看来,南京又称“石头城”,真是名副其实。我们来到城墙下,拾级而上。城墙巍然屹立,依山傍水,蜿蜒起伏,十分雄伟壮观…  相似文献   

6.
当前,对农村文化的单调、乏味现状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叫作“三叫”、“四难”。“三叫”就是早上听鸡叫,白天听鸟叫,晚上听狗叫;“四难”的意思是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短短四个字,诙谐幽默。然而,简短幽默的文字背后,却是对现实的沉重与无奈。如何破解农村文化建设严重滞后这个难题,成了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今天纪念“五四”,应注重解决“五四”文化论争中未能解决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的文化整合问题,就是这些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一、文化整合的前提在生物学上,离开了人体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已经完全失去了作为人手的功能和意义,而没有了手的人体也就成了功能不全的残废人。同样,任何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或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其每一部分都有其相应的功能,体现着整体的文化精  相似文献   

8.
夏朝的建立和华夏民族的形成及与周边民族群体的关系尤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王朝,在其统治区内,存在着众多的民族群体、部落,划分为“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5个区域。从夏禹到夏桀,夏王朝的统治长达472年,华夏民族正是在这一...  相似文献   

9.
刘师健 《求索》2022,(3):62-72
宋代出使行记上承晋唐,既有早期行记“纪行”与“传人”的文本特征,又是源于赵宋王朝这个特定政治外交环境的产物。赵宋王朝先后与辽、金、元政权形成对峙,对外关系主要模式从“朝贡体系”转为“对等外交”,宋人的“中国”意识凸显。这种意识与文化认同植根于士人心中,形诸笔端。行记书写中,宋朝是他们心目中的唯一的“中国”,以此为书写视角,宋辽、宋金边界,被视作一种主观、文化的表述,地理的悬隔被赋予了“界隔夷夏”的文化意蕴。基于自身社会文化与伦理情感的影响,宋代士人对“异族”他者的展现,传递着他们敏锐的“夷夏”感知,承载着他们对“以夷变夏”的沉重焦虑与思考,并昭示出宋人以“华夷之辨”为标准的“中国”意识。行记中所呈现出的这种中国历史和文明内部的多元性、丰富性、异质性,给我们重新认识古代中国10至13世纪的文明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0.
刘义 《半月谈》2003,(9):50-51
历史上,夜郎王的一句“汉孰与我大?”让世人贻笑千年。“夜郎自大”作为狂妄自大、目空一切的典故几乎成了贵州人的代名词。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夜郎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国度,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它的人文价值正在为世人看重。一段时间以来,湖南、云南、贵州、四川等地都在抢“夜郎国”。但夜郎国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1.
地处中越边界的富宁县大寨村彝族瑶族群众,现在结束了过去家家户户“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点灯靠松脂”的“三靠”历史。谈起大寨村的变化,村民们都称赞:“这是赵执云同志教我们学文化,学科学技术,用科学技术种田地的结果。”一1981年,推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大寨村的财富就是那嵌在荒坡上的土地。村民们靠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安乐”日子,传统的刀耕火种使村民年年等着国家的返销粮、救济款过日子。由于村民文化低,科技知识少,把国家救济的化肥撒在庄稼的叶面上、嫩芽上,使大片大片的庄稼被烧死,造成无收和欠收,…  相似文献   

12.
彭冰 《今日广西》2010,(13):10-11
“在国内的人天天想着出国留洋,而在国外的留学生却梦想着回故乡。很多留学生像是站在围城的城墙上,看看城里,再看看城外,却不知道哪里是自己的家。每日,徘徊在城墙上,忧虑,伤感……”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人都有一种傲慢之心。比如,我们在大街上看到有一些乞丐,当他们看到一些豪华的车子经过,会不屑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几个臭钱吗?”即使身处社会底层的乞丐都会有一种掩饰不住的傲慢之心,那么我们自己呢?我们这一路走来,伴随着鲜花和掌声,处处都听到别人的肯定和赞叹;我们的傲慢之心是不是也在不断地滋长而自己却毫无察觉呢?中国的“礼”就是通过各种礼节来折服一个人的傲慢之心。  相似文献   

14.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伟大祖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境内多民族交错杂居,各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与此相适应,自秦、汉设置郡县以来,郡县制度在云南有一个发展过程,就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由“边”变“内”。秦、汉时期,云南是属于四川的“边郡”;西晋、南北朝设宁州,但在全国各州中云南还是“边州”;唐、宋时期,  相似文献   

15.
苑生 《黄埔》2007,(1):64-64
中国万里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横贯中国北方,东西相距1万余里,故称万里长城。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将原来各诸侯国的城墙连接起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吕元礼在来稿中说 :所谓现代化 ,是指包含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总体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整个过程。马克思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文化 ,可以称作人不断解放自身的过程!”因此 ,从这一意义说 ,中国现代化的走向 ,就是向着自由的迈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就是要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富强是物质文化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也是实现人的自由的基础。因为人们只在通过物质文化的生产实现了维持人…  相似文献   

17.
书籍史话     
吴心 《黄埔》2007,(1):54-55
什么叫“书籍”? “书籍”的概念应该有两个:一个是文字记录性质的档案材料,可以叫作初期书籍;一个是以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制或制作,用文字书写、刻、印在一定形式材料上的著作物,可叫作正规书籍。  相似文献   

18.
“您好,我是一名来自剑桥的学生,叫作莎拉.马里科。在明晚9点之前,我们必须尽可能到达世界上最远的地方。您能帮助我们吗?”当电话那头响起《卫报》旅游版编辑吉玛.博维斯的声音时,我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迫不及待地将我们的“越狱”计划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在行走。前不久刚去了台湾、香港和澳门。走来走去有个很大的好处,能知道宏观层面上我们的文化犯了什么病。工业需要减排,身体需要减肥,心理需要减压,“减减减”,这个“减”已成为现实中一个重要命题。而过去我们只知道“加加加”。对于当代人来说,大量信息挤压着你,多种文化触碰着你,但文化有臃肿的部位,像脂肪一样,去掉它,生命力才更强悍。  相似文献   

20.
赵有奇 《台声》2003,(5):12-15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浓缩了中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成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无不对台胞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对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向心力、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五千年看陕西”已经成为陕西对台交流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陕台文化、经贸等方面的交流取得可喜成绩,极大地增进了台湾同胞对祖国、对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感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陕西经济的发展。人文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秦中自古帝王都”,先后有周、秦、汉、唐等13个王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