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谁能离得开一个“吃”字?吃得放心,自然也就格外令人挂心。然而现实是,人为化学污染所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屡屡见诸报端,且呈现不断扩大和加重的趋势,消费者的生存权和健康消费权受到极大危害。"“苏丹红事件”以及此前的“海城豆奶中毒事件”“、阜阳劣质奶粉”“、广州散装假酒”、“黄花菜二氧化硫超标”、“重庆火锅底料”“、龙口粉丝”、“太原陈醋”……从米、面、油、酱油、醋这些人们每天都要食用的食品开始,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发生,露出了中国食品问题的冰山一角,触及了食品安全脆弱的神经。"安全是食品的底线。然而,庞大却难称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却为食品安全问题添了几分揪心。"食品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与国家、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从农田到餐桌,如何吃得安全?民以何食为天,成了当前社会亟待破解的魔咒。  相似文献   

2.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一句家喻户晓的古话,最早出白《汉书·郦食其传》,云:“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眼下人类已迈进21世纪,人们对饮食的关注焦点也从“吃得饱”转移到“吃得安全”上来。然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食品中毒事件时有所闻。其中有相当比例是由违禁食品添加剂引起,  相似文献   

3.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奶瓶子”的安全关系干家万户,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然而,近年来,地沟油、毒生姜、瘦肉精、问题奶粉、染色馒头……食品安全问题接连出现,暴露出安全监管中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如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切实守护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浙江正在探索一条社会各方良性互动、理性制衡、有序参与、有力监督食品安全的共治之路。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与公众健康最为息息相关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我国作为世界食品生产、加工制造和消费大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从"吃饱、吃好"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转变已成共识。2018年2月27日,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卢永福带队赴临安调研阳光餐饮智慧共治工  相似文献   

5.
《人大论坛》2011,(7):36-39
民以食为天,在食品安全问题上怎么重视都不为过。然而近几年来,问题食品锋如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层出不穷,在百姓心中造成恐慌——“吃肉怕激素,吃菜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吃什么心里都没有数”——让人恐惧也让人心酸!食品安全治理问题难道真的是“山穷水尽”了吗?面对“张牙舞抓”的食品恐怖主义,主义该怎么办?本刊今年第五期将其作...  相似文献   

6.
食品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需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保证人类更好生存环境的基本要求。2011年11月25日,国务院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食品安全工作专题会议上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下决心解决群众吃得好、吃得安全的问题。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食品安全事件屡禁不止、屡见不鲜,关键是缺乏管用的长效机制和治理措施。必须从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安全的高度提高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切实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食品安全、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7.
吃得安全、吃得放心,是民心所盼、民生所依.如何“产”出干净、放心的食品?2014年12月3日,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举行专题询问会,围绕食品安全的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展开了一场激烈“交锋”. 确保农产品“一身清白”进市场 近年,不断被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一次次刺痛着公众的神经.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郑重指出:“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强调要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硬,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中国人爱吃、会吃,可近年来在吃上也显得特别纠结:一方面是食品种类的极大丰富,另一方面是"我们还能吃什么"的普遍困惑。任何一条跟食品相关的新闻都可能被"围观"、被放大,甚至被冠以"食品安全事件"的名头。到底我们的食品安全现状如何?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有什么破解的招儿?请各位嘉宾谈谈你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前几年阜阳假奶粉致命、上海“瘦肉精”中毒等事件的发生,以及“苏丹红”、“二恶英”、“孔雀石绿”等看不见的“杀手”相继现形,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难免心存疑惑:“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此类担惊受怕显属过虑,但亦非空穴来风。在建设“平安小康江西”的进程中,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和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0.
从人造蜂蜜到福寿螺,从含有苏丹红的红心鸭蛋到抗生素超标的多宝鱼……去年来,一起起有关食品安全的危机事件让人触目惊心。中国人的餐桌怎么了?怎样才能确保食品的安全?在刚刚结束的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为“保卫”百姓的餐桌安全积极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1.
食品安全问题由来已久,食品经营者从来不吃自己所经营的食品,但是却要吃别人经营的东西,简直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  相似文献   

12.
加强食品小作坊监管 确保食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从"毒豆芽"事件到"工业明胶"事件,食品小作坊已经成为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主角。认真研究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加强我国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食品的监管部门众多,每个监管环节都会认为,我这里没管住,自然会有别人来管;反过来,如果我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管,食品安全不出问题反让其他部门"搭便车"。"瘦肉精"事件尘埃尚未落定,"染色馒头"、"回炉面包"、"牛肉膏"等又接踵而至。食品安全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然而恶性事件却频频出现,食品安全屏障屡屡被突破。当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已成为影响食品安全的突出问题。据新华网报道,为进一步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从陈化粮到红心鸡蛋,从福寿螺事件到瘦肉精的查出。随着这些问题食品的曝光和查处,人们"还能吃什么"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众所关注的热点、焦点,也成为难点。人们把蔬菜买回家得浸泡几小时,怕上面残留有农药;洁白的银耳不敢吃,怕是硫磺熏的;光亮的大米不敢买,怀疑是矿物油抛光的,瘦肉又怕含有瘦肉精,……甚至雀巢、哈根达  相似文献   

15.
调研背景: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一桩大事。去年6月至8月,以“大卖场食品吃得放心”为主题,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组“从田头到餐桌”明察暗访了10个入境道口、7家屠宰场、15家生产加工企业和12家大卖场。在沪全国人大代表也异常关注食品安全工程,除了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他们还参与了食品安全专题调研,为上海的食品安全现状细细把脉。  相似文献   

16.
蒋红  刘英 《人大论坛》2012,(12):20-21
中国人见面爱问“你吃了吗”,这很好阿答,但如问“吃的安全吗”,谁订底气肯定作答?近些年,“问题奶粉”、“苏丹红”、“速成鸡”等事件引发了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心理恐慌。十八人期间,《少年报》小记者孙露源在中央国家机关代表团开放日上问:“中小学生多数在学校吃饭,怎么才能让我们吃得放心呢?我们怎么才能吃到放心的零食呢?”童稚...  相似文献   

17.
劣质奶粉事件拷问食品监管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如果食物不再是生命存在的根本,却成为谋害生命的元凶,该怎么办?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的发生把食品安全问题再次重重地抛在了我们面前。为此,全国学生饮用奶计划部际协调小组和中国消费者协会于5月9日联合举办了“阜阳劣质奶粉与乳品安全研讨会”。在食品消费中,消费者、企业、政府三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最少。而趋利是企业的“本性”,指望企业自律来保障食品安全似乎过于天真,相比之下,提高政府监管的效果就显得更为迫切。但执法者实施监管的过程却常常陷入法律困境,因为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关乎全体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怎样才能“吃的放心、吃的安心”,是当前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显而易见,食品安全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是当前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需要常抓不懈、不可有丝毫放松的重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19.
罗蔚 《公民导刊》2007,(4):41-4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对于食品安全的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食品市场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但日前,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城市食品安全体系的逐步完善,一些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却开始显现出来,在农村食品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过期食品等情况比较突出,食品中毒事件仍然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13多亿人每天吃掉200万吨食物。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问题,百姓关注,高层重视。然而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恶性食品安全事件乱象频出,从三聚氰胺到瘦肉精,从膨大剂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黑心烤鸭……因此,有人以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