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6 毫秒
1.
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是公安文化的精髓,其基本内涵是"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忠诚,彰显人民警察的崇高价值追求与政治信仰,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政治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灵魂;为民,彰显人民警察的最终价值取向与政治立场,反映了公安机关的人民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宗旨;公正,彰显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判断与职业良心,反映了公安机关的法律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精髓;廉洁,彰显人民警察的基本价值选择与行为规范,反映了公安机关的社会性,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素养,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把绝对忠诚摆在首位、以服务人民为终极取向、以无私奉献为基本要求。在改革开放全面深化的今天,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不仅是增强警察综合素质、促进警察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树立警察良好形象、提升公安软实力的内在诉求,同时也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现实需求。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完善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强化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健全人民警察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价值取向具体到工作中应是:实现正义,保障人权,维护秩序,提高效益。而实现正义是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最佳方略;保障人权是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价值基础;维护秩序是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价值目标;提高效益是人民警察执法行为的完美取向。  相似文献   

4.
人民警察正当防卫是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的正当防卫。《人民警察法》、《人民警察执行职务中实行正当防卫的具体规定》(以下简称《具体规定》)和《人民警察使用武器和警械的规定》,以人民警察的基本法和专门规定确定了人民警察正当防卫的特定内涵,形成了  相似文献   

5.
人民警察职务关系,是指公民基于担任一定的警察职务而与国家警察机关之间所形成的特定的法律关系。人民警察职务关系的存在是担任人民警察职务的公民能够以警察机关的名义实施警务活动、行使警察权力的前提和基础,人民警察职务关系也是理解和认识人民警察法律地位及其基于人民警察身份而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内容的关键。因而,我们对人民警察职务关系的含义、特征、内容、产生、变更、消灭以及保障等要有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公正执法是人民警察执法活动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公正执法就是要依法行使职权 ,不得偏私 ;就是要平等对待当事人 ,不得歧视 ;就是要合理考虑相关因素 ,不得专断。人民警察必须做到公正执法。公正执法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 ,是人民警察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 ,也是履行人民警察职责的内在要求和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象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形势下要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道德建设 ,应把着力点放在加强人民警察的道德修养上。“立德”必先“修身” ,这是人民警察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加强人民警察道德修养 ,要求人民警察自觉履行职责 ,做到“慎独”。  相似文献   

8.
人民警察工作权 ,是公民从事警察职业所享有的获得报酬以及得到相应的工作保障的权利 ,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但是目前对此尚未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天天有牺牲 ,时时在流血的这一职业特点 ,使得加强人民警察工作权的保障有着紧迫的必要性。人民警察工作权有 :获得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抚恤优待权、特殊保险权、培训权、申诉控告权、执法特别保护权、职业安定权。人民警察权力和工作权有根本的区别 ,但是二者不是矛盾的 ,在一定意义上人民警察工作权服务人民警察权力 ,保护人民警察工作权是人民警察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人民警察佩枪是人民警察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因为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专政机器 ,担负着打击犯罪 ,保护人民的神圣职责。配发武器装备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减少人民警察自身伤亡的被动局面 ,有效自卫和提高震摄力 ,让人民群众在求助警察时真正有安全感 ,让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坏人真正惧怕警察 ,从而真正树立人民警察的执法权威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人民警察道德规范的特征,可以使我们科学地确定人民警察道德规范体系,更自觉地实践人民警察道德规范的要求,提高人民警察队伍的道德水平。因此,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民警察道德规范,是指人民警察从事职业活动时,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具体准则和评价、判断其职业行为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它以具体的形式规定了人民警察在职业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民警察的“见危应救”是指人民警察基于其法定职责和义务对人身、财产处于危险或灾难的公民应当立即给予拯救和援助。“见危应救”是《人民警察法》规定的人民警察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之一。“见危应救”的警察主体范围是所有在职在编的人民警察,“见危应救”的时限要求民警迅速前往救助。同时人民警察还应不断提高服务助民的技能。人民警察“见危不救”应承刑事、行政和赔偿费用的法律责任。不属于人民警察危难救助义务范围事项等情形的,人民警察不要承担法律责任。警察“见危应救”与公民“见危应救”不同。  相似文献   

12.
警察影像作为国家形象的展现,主要是以艺术的方式塑造能够体现当代中国形象、符合国家意识形态和人民警察精神的人民警察形象。从艺术创作讲,影视作品塑造的警察形象在将人民警察视为整体时,应旗帜鲜明地表现出人民警察是国家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体现出其所代表的国家形象;将人民警察视为个体,应着力表现当代警察精神和当代人民警察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人民警察政治素质是在具备基本先天条件基础上通过后天培养而形成的一种特质,它有两部分要素构成,即人民警察政治信念的形成能力和人民警察对政治活动的认识能力。人民警察政治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崇高的革命理想、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觉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人民警察政治素质具有内隐性、可塑性、时代性等基本特征。人民警察政治素质的优劣要通过警察的行动体现出来。正确使用警察权是政治素质的集中表现。在人民警察政治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必要条件,主体的政治修养是内在根据,参加社会实践是根本途径和方法。而使这些方面良性运行的制动力量则是科学的用人制度和合理的奖惩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1月8日至12日,全国第三次民警教育训练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武汉市人民警察培训学院主办,参加会议的有湖北警官学院、重庆警官职业学院、广州市公安局警察训练部、南昌市人民警察学校、郑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长春市公安干部学校、长沙市人民警察学校、福州市人民警察学校、昆明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苏州市人民警察培训学校、佛山市人民警察学校、南京市公安学校、贵阳市人  相似文献   

15.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主体只能是人民警察,但并不是每个民警都能成为其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真正成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合格主体,必须在认识与素质上进一步加以提高。在新世纪加强人民警察的自律性,提高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水准,不是在静态的状态下孤芳自赏的自我循环与封闭的完善过程,而是要在具体的对象活动中,用实际行动与良好的道德风貌与水准来体现对人民警察职业道德的精神体认与实践规范。  相似文献   

16.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党和国家对人民警察的基本要求。坚持从严治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行为规范,是新时期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和发展 人民警察是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一支重要力量,担负着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犯罪、服务四化的重任。人民警察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警察的职权,是《人民警察法》的中心内容之一,人民警察能不能依法行使职权,是《人民警察法》能否得以贯彻的关键。所以,本文专就此谈谈我们的看法。 笔者认为,人民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必须坚持做到: 一、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人民警察法》第三条规定:“人民警察必须  相似文献   

18.
人民警察是国家的重要执法力量,拥有法律赋予的许多特别权力,其公务活动最基本的、大量的、经常的就是执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以下简称《人民警察法》)对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作了专章规定。强化对人民警察的执法监督,是人民警察正确履行职责、行使权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公安民警在职务行为中应表明身份,包括着警服和出示人民警察证。少数民警怠于出示人民警察证,是对出示人民警察证必要性认识不足。加之,现行警察法相关条款尚不健全,欠科学。警务实践中,存在应出示不出示,不正确使用人民警察证的现象。需要完善立法,严格管理,规范公安民警的职务行为从规范人民警察证的正确使用开始。  相似文献   

20.
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与人民警察执法权力行使问题同等重要。加强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必须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警察维护民警自身合法权益重要性和急迫性的认识,建立保护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能力,严厉惩处侵犯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营造人民警察自身合法权益保护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