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为探索进一步扩大中国西藏与南亚边贸规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印度在扩大与中国西藏边贸问题上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 ,为西藏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西藏与印度等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开放边贸、扩大边贸对我国藏区政治安全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但以利为主 ,因此 ,我们应当不失时机 ,积极开拓南亚市场。  相似文献   

3.
李涛  王新有 《南亚研究季刊》2011,(2):68-76,113,114
本文分析了中国西藏边贸的现状及基于地缘政治前提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将西藏同南亚三国、南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与云南、广西同东南亚邻国、东盟间的边贸、贸易关系做了系列对比,并在上述基础上分析了“西藏通道”的优越性,展望了“西藏战略”的可行性和“中国一南盟自由贸易区”的乐观前景。  相似文献   

4.
从乃堆拉山口的开放看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 0 3年 6月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期间 ,中印两国共同签署了关于经由西藏与锡金之间的乃堆拉山口 (Nathula)进行边贸活动的谅解备忘录。由于乃堆拉山口具备了重要的经济价值 ,因此它的开放必将对西藏与南亚边境贸易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南亚由于其重要区位要素,巨大的投资机遇,已经成为我国"一带一路"推进的重要区域。中印崛起和相关战略规划的实施,尼泊尔的战略地位就显得更加重要,作为中国贸易面向南亚未来的重要桥梁,尼泊尔对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串联南亚,发展西部省份尤其是西藏的边贸以及整合中国、尼泊尔和南亚的次区域合作都具有重要意义。奥利第二次当选尼泊尔总理以来,尼泊尔国内外局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国内推行强硬的治理手段的同时,在外交政策上采取了更加主动态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中印双边贸易发展对西藏开展与南亚贸易往来的促进和西藏对南亚商品贸易潜力两个层面 ,分析了西藏开拓南亚市场的前景问题 ,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边境口岸近期边贸热销商品介绍凭祥口岸南宁地区边贸局供稿二、云南边境口岸近期边贸商品介绍河口口岸畹町口岸瑞丽口岸据《东南亚南亚信息》边贸热销商品  相似文献   

8.
印度对华政策与中印关系发展对西藏开拓南亚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藏开拓南亚市场提供了机遇。西藏开拓南亚市场的过程中,面临印度对华奉行两手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需要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实践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战略过程中,南亚国家有着重要地位。在地缘政治范畴,南亚国家对我国西部边疆安全有重大影响,具体体现在新疆和西藏问题上,更体现在大国围绕此问题所进行的博弈过程中;在经济范畴,作为崛起中的经济体,中国和南亚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交往频繁,更有巨大潜力,双方还在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方面有着共同的诉求。因此,加强对南亚国家的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极为迫切,《南亚地区发展报告(2012)》就是其中的精品之作。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南亚经贸形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8年中国与南亚货物贸易发展态势良好,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与南亚货物贸易的负面影响在2009年才明显反映出来。受此影响,中国与南亚货物贸易总额有较为明显的减少,但中国对南亚出口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从南亚进口的下降幅度,即贸易总额的减少主要是从南亚进口减少较大所致,说明中国对南亚进口市场的依赖性有限。2010年1-4月,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有所减弱,中国与南亚贸易呈现较高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1.
论东北亚经济联合的新制约因素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纪之交 ,以日韩自由贸易区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提出为契机 ,东北亚经济联合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第 4次 10 + 3领导人会议已就东亚自由贸易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 ,东北亚经济联合由APEC框架之下过渡到了 10 + 3框架之下。从发展趋势看 ,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很有可能纳入到东亚自由贸易区之中 ,双边自由贸易将成为东北亚经济联合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中呈现了多种机制和路径并存的局面,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缺乏可以主导地区经济合作的力量和机制。这就为该地区次等力量、次等双边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凸显了它们推动地区经济合作的作用。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必将激起区域内各种双边关系的调整,推动中、日、韩三边合作、东盟与东北亚 3国的进一步联合,从而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当前,中韩政治关系良好,经贸相互依赖关系加强,在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上有共同利益,建立中韩双边自由贸易区的条件基本成熟。  相似文献   

13.
钟乃仪 《东北亚论坛》2006,15(6):99-104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中韩建交加快了韩国对华投资和贸易的速度,之后的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时期,中国为稳定亚洲货币而展现出的高度责任感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加大了其规模。在投资引导下,贸易中严重偏于以原材料和零部件为主的结构特征,虽使韩连续保持巨额的对华贸易顺差,但也同时提高了和中国经济的联系程度。针对如何看待以对外投资刺激贸易从而带动经济的增长模式,笔者认为,投资国不应只顾虑到外来投资会提升受资国竞争实力、加深依赖甚至产生“飞镖效应”,而应从本国贸易顺差、产业结构升级乃至合作利益的角度出发,认识到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共赢原则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论战后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 2 0世纪 6 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如“太平洋自由贸易区”等区域经济合作构想。进入新世纪 ,随着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 ,日本东亚区域合作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面临着几种选择 :与东盟建成自由贸易区、加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中韩组成东亚区域合作体、与东亚各国签订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但无论哪种选择都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顺利实现区域合作重心的转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以及改变不合理的分工体制。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四川与南亚经贸合作机遇、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无论从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还是从其合作发展的变动趋势来看,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均面临着一系列机遇和挑战。为此,本文分析了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其主要对策,为四川进一步拓展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奠定了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讨论多次 ,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开始行动。东北亚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的趋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东北亚必须通过经济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再创辉煌。从中、日、韩 3国开始 ,由相互投资启动合作 ,建立成长三角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长远看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终归要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Why should trade betwee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continue to expan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ade volume between Central Asia and China has tripled since 2002. This study, which is based on Chinese sources, explains the reasons for this expansion in trade. Even if numerous obstacles remain, Government development policy in China’s western regions has induced trade growth between Xinjiang and Central Asia. Trade flows mainly consist of three blocks: economic activities of the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commerce conducted by traders of the coastal province of Zhejiang, based in Xinjiang, and petty trade notably between Kazakhstan and Xinjiang.  相似文献   

18.
Many debates about 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 hinge on theprecise nature of North Kore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whether trade and investment are on commercial or non-commercialterms; the extent of illicit activities, and the changing geographicpatterns of North Korea's trade.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effortto reconstruct North Korea's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subordinatingour estimates to the discipline of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accountingframework. Among the most salient findings for the debate aboutengagement and sanctions is that North Korea's trade and investmenthave continued to increase despite the onset of the nuclearcrisis and a decline in illicit activities. This growth hasoccurred in part because of the growing weight of China andSouth Korea in trade, aid, and investment. We also find that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Korea have a substantiallygreater non-commercial component than those occurring acrossthe China–North Korea border. Received for publication November 29, 2007.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pril 7, 2008.  相似文献   

19.
张宏  丛静 《东北亚论坛》2006,15(2):43-48
影响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包括各国经济发展水平、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国际直接投资、区域经济与地理区位等。中国与韩国的地缘优势及不断加强的区域经济合作为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开展打下了现实基础;韩国对华直接投资是促进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而中韩两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规模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韩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为顺利开展与韩国间的产业内贸易,我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实施规模经营战略、提高引进韩国FD I的档次、促进中韩间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中国与南盟各国贸易发展迅猛,快于全国外贸增速,表明与南亚贸易潜力巨大,扩大与南亚经贸合作前景广阔。但国别结构的不平衡和贸易顺差问题却值得注意,需采取相应措施予以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