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论作为核心劳工标准之一的集体谈判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信华 《法学杂志》2004,25(3):65-67
在劳动法律体系中,集体谈判权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或孤立的权利,而是劳动者权利体系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与罢工权和团结权共同构成了“劳动基本权”。集体谈判权的组织保障是工会,集体谈判权的行动保障是罢工。  相似文献   

2.
在法律上承认和规范劳动者的罢工权,防止非法罢工,不仅有利于劳动者劳动权益的维护,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罢工权不是孤立的,劳动法领域中的罢工权,是劳动者的一项劳动权利,是劳动者集体劳动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劳动者组织工会的权利(团结权)、集体谈判的权利密不可分。劳动者享有法律所保护的合法罢工权。罢工基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局限于劳动关系领域,并要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在法律上确立劳动者享有合法的罢工权后,如何保护依法罢工的劳动者的利益是法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到劳动者罢工权是否能真正享有的保障。为了维护劳动者的权益,法律应当赋予劳动者罢工权,但当罢工影响到社会公共秩序的时候,罢工权就应该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3.
袁帅 《当代法学》2011,(1):107-111
最近20年是国际劳工标准在世界诸多国家得到认可和适用的发展阶段,劳工权利的诉求者和多数人都认为工人权利应当如同"人权"一样被对待,必须得到司法程序的严格保护.然而,劳工权利的内容界定自始至终存在着争议.笔者比较了国际劳工组织和美国劳工法对"自由结社权"和"集体谈判权"这两项核心劳工权利的界定,认为美国劳工运动的历史受到...  相似文献   

4.
WTO的“社会条款”之争与中国的劳动标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近年来 ,美国等发达国家在WTO会议上屡次提出要在世贸组织协议中写进“社会条款” ,以实现其通过贸易制裁来强制推行“核心劳动标准”的目的。这种将贸易与劳动标准挂钩的做法是变相的贸易保护主义 ,其实质在于推行西方的人权观念。而我国现行的劳动标准与“核心劳动标准”相比 ,在自由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平等就业权、强迫劳动和童工问题等五个方面尚有较大的差距。我们应尽快进行劳动法制改革 ,以适应“入世”所带来的挑战 ,并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5.
劳工集体维权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建安 《当代法学》2011,(4):124-131
日趋频繁、剧烈的群体性劳资冲突充分暴露出我国劳资博弈的失衡、劳工权益的无保障。究其根源,在于劳工集体维权机制的缺失,缺乏必要、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劳动条件集体谈判是劳工集体维权、自我保护进而预防、化解劳资冲突的最有效途径。为此,工会必须切实改造,成为真正代表劳工利益的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纵深发展,劳工权益与贸易问题联系越发紧密。从NAFTA到韩美FTA,美国在FTA中厉行劳工标准,将贸易与劳动挂钩。虽然这种行为遭到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但基于国际贸易对劳工标准的影响确实存在加之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巨大利益,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在FTA谈判中纳入劳工条款。不过,由于各FTA缔约方谈判力量的差异,因此其劳工条款也不甚相同。本文拟对韩美FTA与中新FTA劳工条款进行比较分析并略提管见。  相似文献   

7.
深圳富士康员工连续用鲜血维权的跳楼事件、重庆出租车司机的停运事件、广东南海本田工人的罢工事件……频发的劳资纠纷背后。酝酿着中国劳动关系的大变局。在2010年甘肃嘉峪关市举行的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与会学者和律师就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工会、罢工、集体谈判等劳动法律领域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企业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对律师业务领域拓展的影响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与国际劳工标准问题的历史演进及理论评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波 《现代法学》2006,28(3):121-129
国际劳工标准应否与国际贸易挂钩的争论由来已久,该问题依然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其实质在于发达国家意欲将国际劳工标准作为新的贸易保护手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理论依据是解读这一问题的关键。我国应加强国内劳动立法和执法,克服与避免此类贸易摩擦。  相似文献   

9.
论国际劳工标准与农民工权益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瑾 《法学评论》2007,25(3):45-53
国际劳工标准是国际劳工组织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标准,其“核心国际劳工标准”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结社自由并有效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消除一切形式的强迫或强制劳动、消除就业和职业中的歧视、有效废除童工。农民工问题的实质是农民工所受到的歧视待遇问题。我国应该按照国际劳工标准改革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以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涉及美国威斯康辛州集体谈判权的预算修正法案的核心内容是限制公共部门工会在工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进行集体谈判的范围。工会在反对这一法案的博弈中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原来的通过集体谈判决定的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保险福利水平,与其他部门相比的确出现了失衡。从威斯康辛州的立法博弈中能够得出三点启示:公共部门工资福利水平的确定应恪守平衡原则;我国公共部门员工工资福利水平的确定短期内不应推行集体谈判;"依法规范和决定"是确定我国公共部门员工工资福利标准、减少社会争议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发了现阶段我国高校工会职能的嬗变,使得高校工会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权益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建设以及和谐校园建设等方面的职能更加凸显.这同时也给高校工会工作带来难得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建构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来构建和谐校园,高校工会工作面临强化问题意识、强化创新意识、强化维权意识和强化服务意识等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劳动人事仲裁立法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鉴于目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与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某些案件受理范围发生意见分歧以及同一案件既涉及劳动(人事)争议又涉及民事纠纷应由哪一部门受理等受理案件范围、交叉案件的受理、申请仲裁时效、举证责任、处理争议程序等劳动人事仲裁立法尚无规定或认识不一,应研究确定划分受理案件范围的标准、交叉案件受理的原则、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和完善处理程序,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劳动关系较之一般的契约关系更着重双方信赖利益。对于诚信原则在劳动法中的适用范围各国尽管尚存争议,但大多均肯定其价值。我国《劳动合同法》对此亦有明文规定。但无论是诚信原则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抑或从我国司法适用现状的考察,诚信原则均有类型化适用的必要。即在考量劳动法特性前提下,按照诚信原则三大功能的指引,在适用时区分不同的类型进行建构,明确具体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在补充性功能上,注意劳动者附随义务划定的边界,不能擅自突破法律既定的保护框架。在限制性功能上,应通过精细化阐述或下位原则适用,对判定要素加以说明。在修正性功能上,应遵循维护法律安定性为本旨,例外情况下才适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不当劳动行为裁决机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1935年制定的《国家劳工关系法》中设立了一个独立的联邦机构"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藉以执行该法所规范的事项,防止雇主或工会有不当劳动行为的不法举动,同时采取纠正和救济行为。美国全国劳工委员会处理不当劳动行为的裁决机制能够为日后我国导入该项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培志 《河北法学》2007,25(3):191-194
我国劳动基准实施中存在着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生存权以及休息休假权等肆意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询其中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积极寻求扭转我国劳动基准实施困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浅析劳动合同中的竞业禁止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拥有特殊知识、技能的雇员与拥有物质资本的雇主已成为企业运营的核心,缺一不可,雇主为保护其具有现在与未来潜在利益的商业秘密被泄漏或离职雇员的恶意竞争,要求与雇员签订竞业禁止条款的做法无可厚非,由于竞业禁止条款的签订会影响雇员的自主择业权,因此必须仔细斟酌其内容。为了保障竞业禁止条款的实现,应该双管齐下,通过积极提升雇员自我实现的理想与消极实行违约赔偿机制来达到雇主与雇员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劳动法适用对象的扩大及其思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邵芬 《现代法学》2004,26(3):161-164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多元经济的产生和利益格局的重构,劳动关系发生了重大的改组和分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交叉性。与此同时,以劳动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劳动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其适用对象也在不断的扩大。劳动法对劳动者的保护作用正呈现出巨大的生命力,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article, the preceding case studies are evaluat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amily strategies concept. The studies have yielded new insight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mily and the labor market and in the labor allocation within families. In addition, they have shown the tensions between individual life plans and collective needs. It has been difficult, however, to reach firm conclusions about which strategies were deployed by families. One of the problems is that the motives of the family members remain hidden. In addition, our databases need to be more finely tuned to the strategies concept. In particular, we know too little on the range of (strategic) options of families in the past.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中工会的职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既是工会的基本职权,也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工会的职权体系是有效防范和化解劳资双方矛盾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我国新近颁布的《劳动合同法》赋予工会的职权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的内容,即协商权、异议权、签约权、起诉权和监督权。工会的这一职权体系是一个整体,但这些规定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关于签约权、监督权和起诉权的规定均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三十年的社会变革历程中,劳动合同立法与之同行。建立健全劳动合同制度是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关键,劳动合同立法也是劳动立法的核心内容。劳动用工制度从固定工转化为劳动合同,经历了破冰、攻坚到立法的过程,在法制建设中表现为政策、规章、法规、专章立法到专项立法的行程。围绕着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协调和处理错综复杂的劳动关系,中国在劳动合同法制建设中取得了成就,也存在进一步健全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