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中年以上的人,对《为人民服务》可以说是耳熟能详。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纪念张思德,弘扬张思德的精神,号召我们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树立这种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道德观。此后党的“七大”又第一次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从此,为人民服务就作为我们党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成为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党战胜一切敌人的重要法宝。60年后的今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回顾毛泽东《为人民服务》诞生的始末,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彻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吴涛 《党建》2022,(2):43-44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开篇就鲜明指出,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决议》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强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总结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彰显了我们党坚定的人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民情怀,也是理解、把握、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核心要义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4.
195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关于国庆节唱歌的通知》,规定在这一年国庆节时,除唱国歌外,以《歌唱祖国》和《全世界人民心一条》为全国普遍歌唱的基本歌曲。报纸同版刊登了这两首歌的词曲。《歌唱祖国》的崇高地位就此奠定并广为人知。但这首歌的幕后,有许多故事却鲜为人知。中国音协寻访词曲作者《歌唱祖国》发表了,全国人民都在学唱,但人们并不知道它的词曲作者是谁。1951年国庆节前夕,天津音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1,(19):17-18
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在党内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在张恩德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从此,“为人民服务”为全中国人民所记诵,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灵魂、唯一宗旨、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成了中国共产党的代名词。1945年党的七大召开,“为人民服务”正式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1936年,  相似文献   

6.
正1944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最响亮的口号。今天,每当人们走过中南海新华门时,就能看到新华门的影壁上镌刻着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初心的宣示。毛泽东同志发表《为人民服务》的由来《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个普通战士的追悼会上的演讲,这个战士叫张思德。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和“为人民服务”刘益涛今年9月8日是毛泽东的名著《为人民服务》发表50周年纪念日。这篇文章原是毛泽东为悼念张思德所作的演讲,建国后,经过整理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时,定名为《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一名警卫战士。1933年参...  相似文献   

8.
我们景仰的文学巨匠巴金先生,走完了他101年的人生历程。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卓有影响的文学大师,巴金先生把全部身心都献给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后人树立了杰出的典范。巴金先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了追求真理、向往光明、为祖国和人民不懈奋斗的人生历程。他以充满进步思想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和《寒夜》、《火》、《憩园》、《第四病室》等长篇作品,《英雄的故事》等多部短篇小说集,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扛鼎之作。几十年…  相似文献   

9.
由解放军政治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平江人民革命史》(以下简称《平江史》)是继《宁乡人民革命史》之后我省又一部公开出版的一个县的人民革命史。《平江史》以丰富翔实的资料和流畅的笔调真实生动地纪录了平江人民30年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风云。平江,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工农红军诞生的摇篮之一。英雄的平江人民在30年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历史壮歌。  相似文献   

10.
正1944年9月8日,历史定格在这天下午。这一天,毛泽东写下了著作《为人民服务》,此后党的七大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到了党的根本宗旨的高度并写进了党章。而作为"老三篇"之一的《为人民服务》,曾影响了整整几代人,今后仍将继续影响若干代人。这篇著作,是70年前由一位普通的中国士兵——张思德的殉职而起的。70年后的今天,让我们追寻历史的脚步,回顾一下毛泽东《为人民服务》的诞生始末和张思德的国事家事身后事,向读者解开一个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红星照耀中国》(即《西行漫记》),无论中国人还是美国人都会想到埃德加·斯诺。斯诺是中国人民的诚挚朋友,他对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他数十年如一目,为促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增进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被称誉为“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以前读过多少遍了,今天重读,有许多新的感受。 记得小时候在学校里学《为人民服务》,回到家里,母亲总要说,光会说不行,还要有本领。孩提时的事大多记不住了,但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母亲对于学《为人民服务》的体会和要求,在我心里始终是鲜明突出的。 十年动乱耽误了我的宝贵学习时光。幸运的是在1975年我被推荐到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学习。从1975年时  相似文献   

13.
正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他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68年后的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发表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著名讲  相似文献   

14.
能否密切联系群众是一个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的重大考验。苏联失败,脱离群众也是一个主要原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44年,毛主席在张思德追悼会上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1945年,又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深刻完整地阐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  相似文献   

15.
1944年,毛泽东写了一篇纪念普通战士张思德的文章《为人民服务》。以后为人民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惟一宗旨,并成为全党和中国人民广泛传诵的一个口号。 其实,早在这之前,毛泽东就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39年2月20日晚上,毛泽东在给张闻天的信中,针对陈伯达的文章《孔子的哲学思想》写道:“关于孔子的道德论,应给以唯物论的观察,加以更多的批判,以便与国民党的道德观(国民党在这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人民领袖毛泽东,具有深厚的人民情怀。他在文章、演讲和讲话中反复强调人民的重要作用,还在诗词中热情赞颂人民是舜尧、是英雄。有人统计,毛泽东诗词中有39首描写了人民。让我们以《七律二首·送瘟神》《七律·到韶山》为例,来体会毛泽东这些诗词中“人民万岁”的伟大思想。盛赞新中国“六亿神州尽舜尧”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通讯《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  相似文献   

17.
《党史文汇》2015,(2):65-66
《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共三卷六册)《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第一卷,记述的是从1924年中国共产党山西地方党组织成立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民主革命25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第二卷,记述的是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领导山西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29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山西历史》第三卷,记述的是从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8.
《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是毛泽东对中国人民影响极大的三篇著作,一段时期,被亿万中国人民奉为人人必读的“老三篇”。特别是《为人民服务》影响更为深远而巨大。“为人民服务”五个金灿灿的毛体字,曾被人们制成胸章戴在胸前,或被书写、镌刻在许多机关、学校、厂矿乃至老百姓院落的大门上。相形之下,毛泽东的另一则题词——“为革命服务”,则鲜为人知了。“为革命服务”是1940年毛泽东为赞扬魏一斋大夫的光辉业绩和为革命无私奉献精神而题的词。同时题词勉励魏大夫的还有周恩来的“为边区医院树模范作风”、朱…  相似文献   

19.
《世纪桥》2016,(2)
正关于新中国60多年历史: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些文献都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认了近代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进行的  相似文献   

20.
<正>1928年春至1938年秋,郭大力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完成了《资本论》首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和初版工作。为使《资本论》尽善尽美,郭大力从1938年开始继续投入到《资本论》校对、勘误、两次大规模修订和《剩余价值学说史》的重译事业中,全力帮助中国人民学习《资本论》等光辉著作,播撒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历史进程。郭大力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而展现出的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团结协作、严谨求实、无私奉献的优秀品格就是郭大力翻译工作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