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面的目标,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很明显“,绝不单纯是搞新村建设”,不是不要搞新村建设,相反,新村建设仍然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而且“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  相似文献   

2.
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骏 《探索》2006,(3):79-84
从1970年开始,韩国开展了以“共同富裕”为核心的新村运动,帮助韩国农民改造农村、摆脱贫穷,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韩国开展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借鉴韩国开展新村运动的成功做法和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3.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贫困地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难点同样在贫困地区。两年多来,我省坚持全域规划、全程建设产村相融的幸福美丽新村,探索走出一条整村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新建、改造与保护相结合,新村建设与扶贫攻坚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取得由点向面的突破。(责编:张微微)  相似文献   

4.
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制约着我闭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目标的实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一些区域出现了一种切中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实际,适应gO年代农民群众思想状况和农村社会实际的新村文化现象。正确认识和研究社会实际的新村文化现象,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村文化进程,对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担设的同步发展,努力开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新村文化的内容社会主义新村文化,是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文化热点。它是指一个村镇在长期…  相似文献   

5.
陈志珍 《学习月刊》2012,(2):143-144
近年来,英山县抢抓新农村建设、大别山试验区建设和脱贫奔小康试点县机遇,打造宜居文明乡村,建设精神文化家园,生态文明新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县建成生态文明新村示范村52个,其中省市级生态文明新村8个。今日的英山农村,一栋栋造型美观的楼房与青山绿水相辉映,呈现出"楼在林中、人在绿中、生活在幸福之中"的美好景象。  相似文献   

6.
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结合安徽省的实际,我们认为,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深刻理解新世纪小康建设的新内涵,正确把握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创新思维,改进策略,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的新突破。一、弘扬与时俱进精神,向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前进“总体小康”、“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阶段。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推进,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农村小康建设的目标是要达到更高水平。正如党的十六大的正确判断,我国上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相似文献   

7.
带领农民奔小康,是90年代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是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也是整个农村工作的“牛鼻子”。而要搞好农村小康建设,最关键、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在小康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992年以来,晋城市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各级党组织把党的建设和小康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全面推动农村各项工作,抓党建促小康迈出了可喜步伐。到1995年,全市已建成40个小康乡(镇),1075个小康村,分别占到全市乡(镇)、村总数的33%和44.3%,受到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并  相似文献   

8.
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根本在于繁荣农村经济。当前振兴和繁荣农村经济必须抓住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小康建设的基本途径 ;小康户是建设是农村小康户建设的突破口 ;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和转移是农村小康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西王屯村位于山西省孝义市区东南10公里处的梧桐焦化工业园区内。全村218户、880口人,耕地231亩。近年来,全村以金达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曜鑫煤焦有限公司、顺达运输公司三大企业为依托,形成了以洗煤、炼焦、化工、发电、运输为主的产业链条。200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亿元,人均年收入达到9000元。2003年,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主任任成元响应市委、市政府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号召,提出了“村企一体,兴村富民”的发展思路,全面规划建设小康新村。聘请山西省城市设计院,对新村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设计,以华西村为榜样,高目标追求,商标准规划。2003年…  相似文献   

10.
农村小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山西省农村小康建设必须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调整农业和农村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三是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小康新村——原平市轩岗镇焦家寨村印象@王志伟~~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揭示了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哲学、经济、政治及观念四个层面分析了“两个飞跃”思想对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近10年,但有些地方还是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新村庄建设,"钱多盖房子,钱少刷房子,没钱立牌子"。因此,有必要再讨论一下新农村建设与新村庄建设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等多个方面。如果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化为新村庄建设,就会导致人力、财力和物力过多地用在村容村貌的美化上,而忽视其他方面的工作。有些地方不顾现实情况、不分轻重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在国家治理和村庄治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而同属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在历史上与我国有相似国情,两国开展的新村运动取得了开发农村、发展农村的重大成效,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一、日韩新村运动中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治理经验和共通逻辑(一)日本新村运动中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经验1955年日本开展的第一次新村建设主要做了三项工作,一是确定推行区域,二是建设新村推进体制,三是加大对新村建设的资金扶持力度。1967年日本制定了针对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称为"第二次新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两个飞跃"思想揭示了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本文从哲学、经济、政治及观念四个层面分析了"两个飞跃"思想对农村小康建设的战略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农村小康建设面临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小康建设由点到面进入了整体推进阶段。但还应看到,当前农村小康建设形势严峻,到本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目标的任务非常艰巨。1.农村小康建设进程大大低于城市小康建设进程。按1990年不变价,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为2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200元,这是我国小康标准的低限值。但统计表明,1995年城市居民小康目标实现程度已近90%,而农村居民小康目标实现程度只为73%,中西部农村小康建设分别还有1/3和1/2的路程。2.农村小康是一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目前已有8项指标…  相似文献   

17.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好"三农"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黔东南州是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州,农业人口占全州总人口的8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州的小康.农业是个弱势产业,特别是对增加财政收入作用不明显,看不出"政绩",因此有的干部不愿抓农业.  相似文献   

18.
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韩立成在农村当前需要认真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抓住两个机遇。进行小康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一个好机遇。我们要利用这个机遇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建设。还...  相似文献   

1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作为一个农业大市,有一千多万人口的河南省南阳市,近几年来在农村广泛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创建活动。这些文明新村道路硬化,曲径通幽;楼房成排,绿树掩映;庭院美化,整洁一新;小桥流水,风光宜人;经济  相似文献   

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平安县是一个农业县,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整体小康,农民不增收,就谈不上全县的富裕。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