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强奸是一种侵犯妇女人身权利,摧残妇女身心健康的严重刑事犯罪。我省近几年逮捕的刑事案犯中,强奸犯比重均占第三位。强奸属于阴私案件,知情面小,证据来源少,所以被害人如实的告发与陈述,对认定案件、证实犯罪和犯罪人至关重要,然而,有些强奸案件中的被害人,由于多方面原因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和询问,使得预审阶段  相似文献   

2.
自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教师张祖绍在河南某山区小学强奸、猥亵该校的全部女生6名。①每个幼女遭受强奸的次数少则3次,多达8次;猥亵的次数难以计算。事发后,被害人家属找到原北京大学法学院妇女法律研究与服务中心请求法律援助。郭建梅主任派笔者和张帅以孙××等5位②附带民  相似文献   

3.
嫖宿幼女罪中,幼女是儿童、女性和被害人几重颇有意涵的身份集合,从儿童视角、性别视角和被害人视角审视,该罪的立论基础偏离了嫖宿幼女行为性质的本质,进而使嫖宿幼女行为的归罪偏离了其本来的轨道——强奸罪。从儿童视角审视,嫖宿幼女罪背离了"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动摇了幼女不具有性同意能力的法律根基,保护的法益漠视幼女个人法益;从性别视角审视,嫖宿幼女罪无视性交易双方能力的不对等,无视嫖宿幼女行为实属性剥削行为的本质,给男性嫖客和卖淫幼女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被害人的视角审视,嫖宿幼女罪无视"卖淫幼女"根本上是幼女、是被害人的事实,将"幼女卖淫行为"等同于刑法意义上的"被害人过错行为"。  相似文献   

4.
强奸案件因其复杂的证据架构和易变的言词证据,经常出现犯罪嫌疑人翻供、被害人改变证词、证据链条不完整等情况,成为审讯实践中的老大难问题。强奸案件的审讯极具复杂性,当前这种审讯对策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必须深化强奸案件审讯对策的研究。强奸案件的审讯要求包括在审讯之前,做好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认定、收集工作;在案件性质认定上把握好罪与非罪以及强奸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差异。强奸案件的审讯对策主要包括熟悉案件材料,制定讯问对策;注重讯问细节,获取隐性证据;询问被害人应讲究方式方法;广泛收集证据,准确认定犯罪;适时使用证据,巧妙利用暗示,及时揭露狡辩;注意合理化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5.
在侦破强奸、强奸杀人、轮奸等性犯罪案件中,精斑、毛发等物证的及时发现、正确提取及检验,对案件侦破有重要作用,有时甚至起关键作用。作者结合自己工作,谈谈对性犯罪有关物证提取的一些体会。一、勘查现场及检查被害人时,应及时发现提取有关物证。除提取阴棉拭子外,应注意收集有关检材上的精斑。精斑多附着在被害人衣裤、被褥、纸类、席垫,也可附于被害人腹壁、大腿、阴毛上。典型的精斑发现并不难,但稀薄及载体为有色布类、纸张时则易被忽视,有条件时,应携带手提式紫外灯照射,精斑能发出银白色淡紫荧光,没有条件时,可将强奸…  相似文献   

6.
强奸案件被害人的陈述,是开展侦查、预审,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它在案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询问被害人的方法策略进行研究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确保不枉不纵,以便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强奸犯罪活动,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是不容忽视的课题。一、要研究被害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7.
风扬 《民主与法制》2013,(26):26-28
2013年5月24日。安徽省潜山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一起小学校长涉嫌强奸幼女的案件。该案由检察院提起公诉。已知受害者中。最小的7岁。最大的如今19岁,已经结婚,但无法生育。有谁能想到,这起案件的被发现。竟是由孩子之间的一个小游戏而起的。  相似文献   

8.
深挖犯罪是预审工作的目的之一。本文拟对预审过程中,如何确定案件的深挖价值,谈几点看法。 一、从案犯的类型确定是否具有深挖价值 我们知道,盗窃、抢劫、强奸、诈骗、走私、流氓、拐卖妇女儿童等案件的案犯作案往  相似文献   

9.
品格证据规则作为基本证据规则长期存在于英美的刑事诉讼实践中,其核心在于避免刑事审判中不公正的偏见对案件客观事实的发现造成不利影响,但由于此项制度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对其争议颇多。美国刑事诉讼中长期存在的"强奸盾牌条款",对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名声采用了有限可采的办法,即一般不采用,但存在例外规定。基于证据性质、被害人保护等诸多因素,我国应该明确强奸案件中被害人品格证据不具有可采性。  相似文献   

10.
近期,全国各地曝光多起女童性侵案,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部分儿童家长的些许恐慌与不安。当希望的花蕾尚在萌发,身边却有如狼恶人虎视眈眈,屡伸魔爪竟易如探囊取物,敢问为人父母者,情何以堪?案件基本情况2010年至2013年,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性侵女童案件11件13人,其中强奸幼女案件10件12人,猥亵儿童案件1件1人。这些案件中,被告人犯罪时年龄在25岁以下的占80%,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11.
1997年刑法将嫖宿幼女罪单列出来,拟制"卖淫幼女",并赋予其"性承诺(同意)"能力,导致司法实践对嫖宿幼女罪和强奸(奸淫幼女)罪的认定困难。刑法作为保护社会权益的最后一道屏障,取消嫖宿幼女罪,将嫖宿幼女行为纳入强奸罪奸淫幼女的范畴,并以强奸罪的情节加重犯处理,将会全面有效地保护幼女的性权利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2.
因女儿系精神发育迟滞(弱智)残疾人,经家族亲人协商,患有脑血栓的郭老伯与24岁的侄儿郭辉签订了遗赠赡养协议。郭老伯将所居住的3间平房赠与郭辉,郭辉负责为郭老伯养老送终。然而,协议签订7天后,老人不幸去世。郭老伯的女儿要求堂弟郭辉返还父亲的遗产,法律能支持他吗?  相似文献   

13.
定南县老城镇近日发生一起罕见的重大刑事案件。案犯黄为光系该镇农民,曾因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刑满释放后仍不思悔改,整日游手好闲,三十六岁仍未成家,跟随其母亲和年幼的妹妹一起生活。96年春节后的大年初五,案犯黄为光竟乘其母亲不在家之机,将其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强奸了。此后还多次对其妹妹实施强奸。更为卑鄙的是,今年8月12日早晨,案犯黄为光的母亲到其房  相似文献   

14.
奸淫幼女罪的现行立法概括了强奸幼女与和奸幼女两种行为。两者在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幼女意愿、主观恶性、社会影响等方面所折射的社会危害性的差异,表明两者适用同一犯罪既遂条件和同一量刑幅度,有违罪刑相适应原则应将奸淫幼女罪分离为强奸幼女罪与和奸幼女罪,使罪刑相适应。  相似文献   

15.
正近几年来,猥亵儿童、强奸幼女等犯罪案件时有发生,新闻媒体对儿童性侵犯事件报道越来越多,尤其是涉及在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性侵害事件引起社会对校园性侵害的高度关注,仅仅在网络上以"禽兽教师"等词语搜索,就能够找到长达几十页的案件报道。校园性侵害案件的不断曝光,给社会、家庭、学校均带来了极不安定的因素,同时也引起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逐步向后法的二元Logistic回归的统计学方法,对案发于东莞地区2013-2016年期间已侦破的138例机械性窒息死亡的他杀案件中相关信息,其中包括:案件类别、第一现场位置、作案工具的择取、尸体的暴力损伤、案犯的反侦查情节、悔过情节及案犯动向等相关信息与案犯同被害人间熟悉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是否熟人作案与案件类别、第一现场位置、工具选择及其他暴力损伤相关性大。故意杀人案、绑架杀人案多为熟人作案,第一现场为郊外的多是非熟人作案,自备工具的多为非熟人作案,无其他暴力损伤的多为非熟人作案。而在案犯的反侦查情节、悔过情节以及案犯动向方面不具有显著差异。因此,绑架、因感情或谋性而非谋财的杀人,案发于被害人居住场所,徒手或现场获取作案工具,尸体存在多种"致命"损伤,是推断熟人作案4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猥亵儿童等性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的犯罪,被害人多为妇女、儿童。这类犯罪的一个共同特征是精神损害巨大,而没有或者只有少量物质损失。根据现行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只能就物质损失要求赔偿,法院对精神损害赔偿请求不予受理。本文围绕性犯罪案件中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及其赔偿问题展开论述,对目前刑事诉讼立法限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做法表示了不同意见,目的在于引起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对这类案件被害人权益的重视,进而完善立法,将被害人的精神损害尽早纳入赔偿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一、调查的目的利用体貌特征查破犯罪案件是侦查工作中常用的一种侦查途径.在实际工作中,每当案件发生后,都需要认真地询问被害人和目击者,让他们尽可能详细地描述出犯罪嫌疑人的体貌特征,用以开展侦查工作.特别是在侦破抢劫、强奸、诈骗等类现场遗留痕迹物证少,而被害人与犯罪人有过面对面接触的案件中,被害人能否准确地描述出犯罪人的体貌特征,对侦查工作的开展就更为  相似文献   

19.
苏珊·俄利希的《再现强奸》一书研究熟人强奸案件审判过程中的语言实践。作者认为整个审判过程都受着最大抗拒这个潜在标准的引导。这种支配案件审理的意识形态指导着强奸案件审理中的语言实践,试图将被害人的一些反抗性策略解释为同意性的性行为。这种主导性意识形态在具体的关于性暴力的庭审语言实践中渗透、流通。通过分析案件审理过程中各方的语言可以看到,女性被强制性的体制建构为缺乏、无效的主体,强奸迷思仍然深刻镶嵌在庭审各环节的逻辑预设中,是庭审各方依赖的意识形态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20.
所谓强奸就是男子违背妇女愿意愿,采用暴力、胁迫、利诱、欺骗、药物或其他手段,使其敢或不能抵抗,强行与之婚姻以外的非法性交行为。我国规定强奸属刑事犯罪。强奸多为预谋作案,案发现场多位于室内,但发生在野外偏僻的地方的也不少见。一般强奸案件往往缺少目击者或者其他证人,但在强奸现场、嫌疑人及被害人身上都可能会有作案时留下的许多痕迹和生物证据。故对强奸犯罪现场及被害人进行及时、全面、仔细勘查检验以发现、固定、提取有关犯罪证据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成功检验的2例强奸案报道如下。案例1:2005年5月某日晚上,某市区发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