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学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也正因为该校为东北地方势力创办,所以国共两党均自其创办不久就开始在该校活动,期望在此发展力量,争取东北人才。因此.一部民国时期东北大学的历史,既涉及到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地方势力的兴衰,又始终伴随着国共两党的斗争。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的东北大学由奉系地方势力1923年创立于沈阳(时称奉天),最初以为东北培养人才为目的。由于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国共内战的进行,该校在创办后的20多年中,大半时间被迫流亡他乡,历尽艰辛。由于以张学良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势力与该校有深厚渊源,东北大  相似文献   

3.
张作霖之子张学思 张学思(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国军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退回东北,途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  相似文献   

4.
王树人 《党建》2009,(7):56-57
张作霖之子张学思张学思 (1916~1970),辽宁海城人,生于奉天(今沈阳),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第四子。张作霖早年在辽西一带当土匪,1916年任奉天督军兼省长、东三省巡阅使兼蒙疆经略使。1924年打败直系军阀后,控制北京政府。1926年6月组织安国军政府,自称“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1928年6月,退回东北,途经沈阳西郊皇姑屯车站时,被日本关东军埋设的炸弹炸死。  相似文献   

5.
东北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直属、部省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自2002年以来,东北大学党委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而开展的党支部立项活动,推动着东北大学的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近年来,校党委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特别是以党支部立项  相似文献   

6.
东北大学在三台邹开歧1923年4月26日创建于沈阳的国立东北大学,因“九·一八”事变,师生避难流向关内,1938年3月经川陕公路举校迁来四川三台,借得杜甫草堂寺一部分及潼属联立中学一角,作为校址复课。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暑期迁回沈阳,在三台整整经...  相似文献   

7.
正九州出版社1931年"九一八"的炮声,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流亡大学。从此,东大师生背井离乡,流离燕市,转徙长安,借住开封,南渡潼川,抗战胜利之后方复员沈阳,至辽沈战役打响之际再迁北平,最后伴随着全国解放而解体。18年的流亡路,让东北大学成为近代中国流亡时间最长的大学。但在近些年高校"重写大学史"的热潮中,东北大学史的研究却鲜有问津者。而独立学人张在军选择了对东北大学做  相似文献   

8.
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占据沈阳,东北大学被迫停课。满铁公学堂堂长立即到东北大学劝学生照常上课,不要迁往外地。东北大学学生“悲愤万状,严词拒之”。有的学生投入抗日义勇军,有的学生乘北宁路列  相似文献   

9.
1935年12月9日,为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在北平(今北京)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二·九”抗日爱国学生运动。时任“西北剿总”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将军,对“一二·九”运动中的东北大学学生给予了同情、保护和支持。东北大学1923年4月26日在奉天(今沈阳)成立,1928年6月张学良兼任东大校长。“九·一八”事变后该校被迫迁往北平,1935年10月该校工学院随张学良迁往西安,但文、法两院仍留在北平。“一二·九”运动爆发后,在北平的“东大”爱国学生积极投身这场伟大的抗日爱国运动,遭到国民党北平当局的镇压。远在西安的张学良想方设法营救被捕学生。  相似文献   

10.
张学良将军,这位民族功臣一生似乎和东北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主政东北时,拨巨款、聘请名人,办东北大学。1993年,东北大学复名时,张学良为东北大学题写了校牌,并且担任了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东北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1996年6月,张学良校长再次为东北大学校董事会成立题词。本文仅就60多年前张学良将军和东北大学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作以简要回顾。 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扩建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创建于1923年。1928年  相似文献   

11.
奉系军阀统治时期 1917年(民国六年)军阀张作霖主政东北后,将晚清遗留下来的奉天模范监狱和奉天省城罪犯传艺所这两所监狱合并,成立了奉天第一监狱,隶属于奉天高等检查厅.当时监狱管理人员有140多人,其中看守120名,正副狱长各一名,德国顾问一人.  相似文献   

12.
一、张学良选贤佐二弟 1922年金秋。 奉天城大南门里的大帅府。 忽一日,张作霖坐在卧室雕花太师椅上,边嘴叼二尺半长、缀有翡翠嘴的大烟袋吸旱烟,边对张学良说:“小六子,眼下,咱们在直奉战争中失利了,已经退回关东。这你都知道。有件家务事儿,我放心不下啊……” “嗯?”张学良困惑地问,“什么事儿?”张作霖吸了口烟,说:“你二弟学铭,脑瓜有点笨。将来他要干一番大事  相似文献   

13.
我是山东掖县人,1935年14岁时,为生计所迫,告别妈妈和奶奶,弃书辍学与一个亲戚结伴搭船闯关东。到奉天,进了印刷厂当徒工。1940年,经人介绍到奉天省城内关东印书馆干起排字工。工友杜亨善见我诚实肯干,就以进步思想影响我。他与我秘密起草了“向美国芝加哥工人学习”的宣传材料,然  相似文献   

14.
东北大学已有 77年的历史,她的前 26年是在旧中国度过的。那时,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东北大学师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斗争,出现过诸如在“一二·九”运动中打先锋等等值得纪念的业绩。在回顾这些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首先说到两首歌曲,一是“东北大学校歌”,一是“五月的鲜花”。   “校歌”中有这样的词句:“白山兮高高,黑水兮滔滔;有此山川之伟大,故生民质朴而雄豪;地所产者丰且美,俗所习者勤与劳”;“东人兮狡诈,北族兮骄骁;灼灼兮其目,霍霍兮其刀”;“唯卧薪尝胆,庶雪耻于一朝。”高唱校歌的学子…  相似文献   

15.
上确立反帝爱国人生观张学良,字汉卿,生于1901年6月4日,辽宁省海城县人。六七岁时父张作霖特聘台安举人崔骏声为其开蒙。十三四岁从师金梁学文。1915年随父进入奉天,在家设专馆,聘海城老儒杨景镇和奉天省议会议长、国立沈阳高等师范学校国文教授白永贞任教,为张学良奠定了文史知识基础。英文指导教师由交涉署英文科长徐启东和青年会总干事美国人普赖德担任。德文教师由东三省军事测量局局长陈英担任。此外,还学习过法文。英德法文的学习及与外国人的交往,给张学良打下外语和外域知识的坚实基础。张学良所受的教育及影响主…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览》2013,(11):55-55
周恩来.1898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字翔宇。1910年春,随伯父离开淮安,先后在奉天省银州(今辽宁铁岭市)银岗书院和奉天(今沈阳市)东关模范学校读书。1913年6月至1917年6月,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1917年9月,赴日本留学。由于叔父逝世,经济上困难.国内反段祺瑞卖国运动兴起等原因,周恩来在日本没有考上大学,后又回到天津,报考了南开学校大学部。  相似文献   

17.
基本概况 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现为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辽宁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该馆旧址始建于1905年.1910年由省立第六与第七两所小学堂合并而成.当时奉天提学使卢靖报请奉天民政司修建教学楼两座,礼堂一座,于1910年11月竣工.当时有学生9个班,教员...  相似文献   

18.
1928年8月,张学良将军正式兼任东北大学校长后,曾经明确表示:"武要保全东北军的实力,文要发展东北大学."在他精心培育下,东北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大学,张学良不仅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栋梁之才,更倾心于东北大学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育了东北大学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东大学生早期爱国活动足以证明,东北大学从她诞生之日起就和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  相似文献   

19.
清末,奉天地区毒祸猖獗,市面上的鸦片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为陆路,由天津经山海关入奉天;一为海路,由鸦片贩用船直接运往运往奉天各海口。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直隶当局曾在天津大沽一带海面上,查获一起重大鸦片走私案,搜缴烟土131536两。张作霖统治东北后,为筹措军费,对鸦片实行官卖,鸦片只要贴上官方印花就是合法商品,可以自由转运。至此,东北地区成为一个庞大的毒品生产消费市场。据1924—1925年的《中国年鉴》称:“数量惊人的鸦片、吗啡、海洛因和可卡因通过满洲城镇和港口,然后走私到中国北部。”面对国内肆虐的烟毒,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等…  相似文献   

20.
1998年6月和今年6月,台湾“海峡两岸教育文化交流筹备委员会”与贵州省教育学会组织了教育工作者互访,这里记下的是今年6月台湾地区教育人员的贵州参访活动及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