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婆的味道     
柯卫军 《人民公安》2009,(12):63-63
五十一年前,外婆带了我年幼的母亲远走他乡。16年前,外婆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去了,把对故乡亲人的残缺记忆留给了我母亲。我依据母亲断续的记忆经过十几年查找,终于找到了母亲的故乡和堂姐,为了圆母亲重新有娘家依靠的梦,我们一家人驾车9个小时来到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相似文献   

2.
初回台湾     
王宇靖 《台声》2010,(2):26-27
很小的时候。就期盼着能到台湾去看看,不仅仅向往日月潭秀丽的风光、阿里山云海的壮丽,更因为我的祖籍是台南,那里有我许多亲友和牵挂。 梦想的实现只要1小时50分钟。2009年11月,我有幸参加安徽省台联考察团一行赴故乡台湾进行历时8天的访问活动,经过1小时50分钟,班机在台北桃园机场着陆,我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  相似文献   

3.
归乡记     
我终于回到了一别四十年的故乡。我是从北京南下,在广州小住几天后,乘小型飞机到汕头的。当飞机徐徐向机场降落时,我从窗口看到了亚热带翠绿的林木、婉蜒的河流和那我在青少年时期经常嬉游的海滩,心里喜悦地想:这次可真的回到亲爱的故乡来了。  相似文献   

4.
播种     
走出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走到亲切又自然的田间,让手指纷扬许多快乐。 播种的地方,就有民歌;播种的地方,就有谣曲。 土地抒情的时候,我就播种;土地做梦的时候,我就播种。播种是疲惫而快慰的。 在故乡的四季里,在热风吹过冷风亦吹过的土地,我种下几多豆点般的歌谣。很多爱我的种子,在我的诗歌里,长出了鲜嫩,长出了明媚。  相似文献   

5.
《时代潮》2001,(14)
是该"消肿"的时候?邓小平同志早在70年代末就指出:现在庙也太多了,我们最近考虑,国务院的部委分得那样多好不好?部委下面有没有必要设那么多司局?可不可适当改革一下?我认为,把我们地方的领导机关搞得这样庞大,这样臃肿可不行啊!时间过去了20个春秋,"消肿"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当年由部降为局的9个专业性国家局终于被撤销,民众反映则不惊  相似文献   

6.
多少年了,故乡那株古老而迷人的银杏树,仍常常萦绕在我心头。现在,我终于又看到了它——我梦中的银杏树。这株树生长在我的故乡——四川省简阳县濒临三岔湖的丹景山南麓。三岔湖是四川省的旅游胜地之一;丹景山则是省会成都东南屏障龙泉山脉的主峰,自古便是蜀中胜地,在它的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8)
正2013年大三第一学期,我来到台湾台中的静宜大学,开启我交换生的学习生活,以前曾多次想象过这样的场景,现在终于实现了。高中时候迷上看台湾的综艺,看《娱乐百分百》里面小猪小鬼讨论的台湾好吃好逛的地方,看《大学生了没》里面聊台湾的大学生活,我便萌生了一定要去台湾看一趟的想法,但那时大陆到台湾旅游还没有开放,所以我一直只是幻想去台湾的场景。高考过后的时候已经开放了跟团游,  相似文献   

8.
刘岸 《福建乡土》2015,(1):8-10,14
1没有冬天,褒义的说法当然可以叫四季如春。厦门就是这样的地方。厦门气候的最低温度历史上是零上四五度,没到过冰点,厦门也就没结过冰,没下过雪——这事儿我至今想起来还是有点怪怪的惆怅:一个地方,居然没有冰,没有雪?!如果是40年前,打死我也不信。40年前的时候,我只有几岁,我以为天下都一样:人和事儿都必须在四季里行走,冬天会结冰,夏天会落雨。我出生的那片土地是古西域的一部分,在厦门人看来远在天边。那里以冬季寒冷漫长著称。我知道那地方我叫祖乡不合适,甚至叫故乡也有些勉强,但它  相似文献   

9.
却把他乡作故乡[瑞士]晓茹还是在苏州国旅导游的时候,常常面对一批批国外游客做这样的“开场白”:“苏州,人称‘东方威尼斯,……”其实,威尼斯究竟是怎样的一座城市呢?到底与苏州有哪些相似与不似的地方?当时的我还说不上个子丑寅卯,只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猜测那...  相似文献   

10.
儿时的记忆,总是与香甜可口的吃食紧紧地相连。去年,在桃红柳绿、飞花点翠的美好季节,我终于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乡,好好地享受了一次渴望已久的享誉全国的中华美食——羊肉泡馍,圆了一次儿时的美梦。  相似文献   

11.
悠悠故乡情     
肖立国 《人民公安》2009,(13):63-63
人出生或养育自己的地方.被称为故乡。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身在何方,人对故乡的情结.从来都是根深蒂固的。  相似文献   

12.
终于,有机会踏上台湾这片神奇的土地,短暂的十天,带来身体和精神上的幸福感觉,我真的喜欢上台湾。这个我籍贯的所在地,算是我半个故乡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地方,我们都是匆匆的来,匆匆的去。而我们住的每一个酒店,行李上上下下,一夜一换。也都代表了我们一段行程的结束和新一轮征程的伊始,能留下的,或许只有酣畅的睡眠.我是幸福的。我确定。我们整个团队都是。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雪     
终于下雪了,好大好大的雪!透过桌上绿茶升腾起的温暖和手中香烟缭绕出的静谧,平日里的嘈杂喧嚣竟烟消云散。在这飘雪的冬夜,我的思绪一如那漫天飞舞的雪花,自由而放纵。不知道此时的家乡也下雪了否。应该也有的,尽管那儿是江南,却仅仅是相对于北国的江南,而相对于典型的江南,只能算是江北了。我是很希望故乡这会儿下雪的,这样明年故乡的庄稼会有一个好收成,瑞雪兆丰年呐!乡亲们都盼着呢。树叶绿了又黄,庄稼割了又长,那缕袅袅升腾的炊烟,总是伴我在梦中;鸡鸣犬吠声近了又远,山影浓了又淡,故乡的风,总是轻轻拍打我的睡眠;冬天的河水流远了,但…  相似文献   

14.
黄碧新 《当代广西》2011,(24):52-52
偶尔的晴日,大多时候风清凉,秋天到了。我喜欢的秋天到了。 一直以来,我喜欢秋天,仅仅因为它可以给我故乡的父老乡亲带来短暂的从容和慰藉。 在这个季节里,我的乡亲不再慌里慌张地劳作,可以把割下的稻子一扎扎地置于稻茬上一天两天,让它们在秋风里、太阳底下自然消了水气。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清明节这天上午,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终于踏上了故乡———武进市漕桥镇,终于站在了芳草萋萋的亲人的坟头。他和妻子范我存恭恭敬敬地点燃了三炷香,青烟袅袅,犹如游子的乡思缕缕。抬头,远山如黛;身边,乡河似碧。“从21岁负笈漂泊台岛,到小楼孤灯下怀乡的呢喃,直到往来于两岸的探亲、观光、交流,萦绕在我心头仍旧是挥之不去的乡愁。”但是这天,“一把怀古的黑伞,撑着清明寒雨霏霏”回到江南故土的余光中,他的乡愁在故乡的烟雨中,在乡亲们的亲情中消散了。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回乡扫墓@陈士行 @周逸敏…  相似文献   

16.
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追逐的年轻歌声多嘹亮我终于翱翔……"我找到了中国的维纳斯",导演冯振志这样说。生活中有厄运的不测,也同样有幸运的未知。雷庆瑶,这个从3岁半就因触高压电而截去双臂的女孩子,做梦也没有想到,等她长到16岁的时候,会走上银幕,在电影中演绎自己血泪交织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吴丽雯 《台声》2014,(10):91-91
台湾,是祖国的宝岛,物产丰沛、山清水秀。但对我来说,台湾不仅是祖国的宝岛,却也是一种独特的乡愁,因为那是我的姥爷高天生魂牵梦萦了几十年的故乡。 8月8日,当我搭乘的航班在台北桃园机场缓缓降落,从空中鸟瞰这座城市的楼宇林立、田野阡陌,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这是我第一次回到姥爷口中常常提及的故乡,那个对我而言饱含着独特乡愁的地方。然而就在踏上故乡土地的14天前,姥爷却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而这次返乡之行于我也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同我们坐在一起的,是几位来河南省唐河县探亲的台湾青年。在他们还未降临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台湾和大陆就早已被人为地隔开了。大陆是什么模样?祖籍在何方?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谜一样。今天,当他们终于有机会步入大陆,游览名胜古迹,漫步于故乡的田间小道时,兴奋之情难以名状。  相似文献   

19.
正"以前没有出过国,这次去大陆,也不是出国。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我故乡""今天,我没有乡愁。打破近乡情怯、衣锦还乡的观念,希望我老的时候,还能带给大家最新的想法"——李敖深爱着故乡,他有着浓厚的大陆情结。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我的乡土,但我不在其内;台湾是我的乡土,但我被见于外。不过,对我来说,在内与见外,皆属过眼烟云,总归中国是我的乡土。在这乡土上,大陆也好,台湾也罢,对我都是  相似文献   

20.
《人民公安》2014,(7):4-4
<正>2014年第2、3期合刊《人民公安》好读,好看!读关于"故乡"的作品,我感到很亲切,我仿佛从字里行间,读到了我和我所有亲人朋友对故乡最醇厚、最浓烈的那份乡情。可见,编辑部的策划和作者的用心用情是到位的!胡玥的《老家安平镇》,在经历了世事流转之后,"我"终于明白:"一个有故乡的人,一个有回顾回望回忆牵挂思念想念的人,一个有着乡音乡愁乡恋的人是幸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