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新闻评论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作为经济社会的变革与发展的直接反映 ,新闻评论也在急剧地变化和发展。由于这一变化与发展 ,许多从事党报评论工作的同行都感到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了。为了求得对这一问题的正确认识 ,笔者近来从宏观视角上对新闻评论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回顾、分析和思考。以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为起点 ,新闻评论开始发生明显的变化。如果从一个比较大的时间范围来观察 ,可以发现新闻评论的发展变化呈现出一种明显的趋势 ,这一趋势又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而具有极大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新闻文体写作诸领域中,最难洞悉其真义的,莫过于新闻评论写作,这是它特殊的写作要求使然。唯其如是,在近年来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闻文体写作书籍中,涉及新闻评论写作的却寥若晨星。一位在党报论坛笔走龙蛇近40年的老前辈,回首往事,不禁感慨系之,对他的研究生们说:  相似文献   

3.
时政新闻可谓党报新闻报道的“门面”、“大梁”,而人大新闻是时政新闻的“重头戏”之一。随着社会各方对形势、大局的关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日益频繁地介人人大新闻报道,形成竞争纷起的格局。可以说,人大新闻报道已不再是党报的“专利”,以往“一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人大新闻的“市场”开始细分,表现手法“百花齐放”。这一切,都使党报人大新闻报道的主导地位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六年的上海文学评论,活动频繁,争鸣热烈,在方式上更加注重文学现象的宏观观照与具体作品评析相结合,在评论的深度和广度上均取得新进展。 (一) 新时期文学的总结,成为全年评论的热点。5月5日至10日,复旦大学中文系组织了全国性的“新时期文学讨论会”。与会者认为新时期文学是继“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我国文  相似文献   

5.
最近,国内几家报刊先后刊登了同一条新闻:《钱钟书拒当“东方之子”,电视台编导望洋兴叹》。读了这条新闻,心中对钱老先生这种不为名利所动,拒绝外界一切干扰,专心于学业的精神十分赞赏。但后来陆续读了一些有关评论,觉得这些评论在对钱老大加赞赏的同时,把那些没有拒绝中央电视台采访的人,都视为未能抵制名利诱惑的“凡夫俗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以来,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适应了三大转变:一是党的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三是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向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党紧紧扣住时代的脉搏,锐意改革创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的新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每年党报党刊征订工作中,总能听到这样的意见——订阅党报党刊是增加农民、企业的负担,因为“党报党刊不生产粮食、棉花、钢铁,不产生经济效益”。 一些同志包括一些领导同志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一是没有认真看党报  相似文献   

8.
唯问政于民方知得失,唯问需于民方知冷暖,惟问计于民方知虚实。这为“网络问政”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态环境增加了主流。尽管如此,记得去年一年.几乎所有重要的网络突发事件,比如说杭州的“飙车案”、长江大学的”救人风波”、上海的“钓鱼执法”等,《人民日报》的评论栏目”人民时评”“来论”.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传统的官方媒体和主流媒体都作出了积极的回应,而且有的时候传统媒体的报道和评论还是事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拐点和环节。  相似文献   

9.
邹波 《中国民政》2008,(7):22-2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这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改革创新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局面的重要性,为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南。如何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双拥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是当前双拥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0.
孙海 《群众》2009,(2):30-31
胡锦涛总书记去年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创新是做好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动力源泉,我们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舆论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 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为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一些乡镇企业中,劳动分配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一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有的企业虽然打破了“大锅饭”,但却存在着“二锅饭”;有的超额完成了承包指标,但不能按承包合同兑现;有些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得不到相应的报酬,出现了“跳农门”或被外单位搞走的现象。二是分配上的扩大倾向。由于市场的变化,经验的不足,发包方对承包者的承包指标往往定得不准,也有的因人缘关系而存在着“送包”和“塞包”的现象,使有的承包人一年就完成了三年的承包任务,承包者的年收入高出职工年平均收入的10多倍,甚至几十倍;有的承包者承包动机不纯,抱着上台“捞一把”的思想,弄虚作假,正如有的企业职工反  相似文献   

12.
赵勇 《台湾研究集刊》2000,(1):53-56,,94,
“中程协议”是1998年以来美国一些学者及政界人士提出的一种发展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主张及看法,是一种为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设定的新的模式。“协议”提出后,台湾岛内进行了较为热烈的讨论,台湾一些政界要人也对此有所评论。但由于“协议”没有从海峡两岸的实际出发,不会被各方接受。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时候,某报《要敢闯》一文提出了一个这样的口号:“敢闯不合时宜的政策法规的‘禁区’”。这个口号曾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论。有的报纸把这个口号全盘照搬,用作头版大标题;有的行政长官在党报上更直截了当地提出,搞改革就要闯法律的禁区;有的读者则投书某报,指出这个口号有悖于“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的宪法原则,容易造成思想混乱。鉴于这个口号涉及人治、法治这个重大问题,实有认真  相似文献   

14.
对新闻概念的界定,原本很清晰,但有时看到听到一些新鲜事,这一概念在我心里反而越来越模糊。就拿业界常说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来说,这只不过是一种教科书式的形象比喻而已,并没有人真正看过“人咬狗”是怎么回事。而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为了使某件事引起轰动效应,刻意地去制造“人咬狗”式的新闻,我却是实实在在地领略到了。2003年岁末,湖南省株洲市为了唤起公众的环境卫生和社会文明意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真正体谅到环卫工人的辛苦,市里决定,让所有环卫工人放假两天,然后,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城市的卫生状况在没有环卫…  相似文献   

15.
“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省级直接对县的管理体制”——尽管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的这一表述仅指财政管理体制,但“省管县”的话题,还是吸引了许多人对于新时期制度建设探讨的强烈兴趣。浙江是“省管县”这一体制的成功实践者。事实上,在浙江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后,多个省份先后跟进,纷纷规划出台了以省管县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强县扩权”举措。今年年初,多家媒体关注到了同一条新闻:经历了一些前期研讨与舆论铺垫后“,强县扩权”的提法已经出现在江苏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个省明确表示,将在“十一…  相似文献   

16.
张志敏  李春生 《前进》2002,(6):47-48
近年来,各级党报积极改革、创新,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正视部分党报发行下滑、广告萎缩的严峻现实。出现这种情况,重要原因之一是一些党报在研究读者、贴近读者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一个根本的前提是切实加强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7.
可圈可点     
投反对票须形成制度“保密”  据羊城晚报报道:目前全国各地在选举中有一种普遍做法:投反对票、弃权票要动笔写赞成票则不需要动手。现在有的地方虽设秘密写票室,但用者寥寥,因为“众目睽睽之下,要一行动,就是有异议,不少人即使想投反对或弃权票,也只好坐着不动。”    点评:该暗箱操作的反而不“暗箱”!机关干部超编与“无政可谋”    据工人日报报道:湖南省国土资源系统严重超编,大家只好轮流上班。“大锅饭”吃到这个份上,也称得上登峰造极了。日前杭州又一条新闻:该市一些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上班时间玩电脑游戏、上网看美女…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直观、形象和运动的特点,是其它新闻媒体所无法比拟的魅力。所以,如何发挥电视新闻的图像优势,增强新闻直观视觉效果,是做好电视新闻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想就此问题谈几点认识。一、从看电视和听电视说起曾经有位朋友与我们说起过“看”新闻和“听”新闻的问题。他说,有的给人“看”的电视新闻,“看”不如“听”。因为许多声音和画面两张皮甚至有的声画相悖。这个意见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如今,许多大台的“东方时空”、“第一时间”等名牌新闻节目的优势突显;而中小台的自办节目,则存在着诸多亟待提高的问题,但突出的是图像优势发…  相似文献   

19.
当前,“非典”肆虐,全国上下正齐心协力共同抗击这种百年不遇的病魔。然而,在这场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一些人所表现出的所作所为的确有些让人齿寒。媒体近下报道的一些“新闻事件”着实让人不可理解,有的面对“非典”患采取推诿甚至拒绝治疗的做法,使得“非典”患危害了社会,造成了疫情的蔓延与扩散;有的则麻木不仁,表现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心肠,似乎这种可怕的病魔从来与他无关。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新闻评论体裁与电视媒介相结合的产物,电视新闻评论这种体裁自问世以来深受观众欢迎.但由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起步晚尚处于发展阶段,因此,许多地方电视台制作的此类节目离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如何加以改变?本文作者认为: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好新闻事实的事和新闻评论的理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把握材料内容和表达角度的结构关系;三是要处理好电视评论抽象和表达工具的具象关系,运用好声画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