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反恐已成为“9·11”事件后国际社会的首要议题,但美国却利用反恐之机推行既定的霸权战略。对中国来说如何把握反恐与反霸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布什政府继续致力完成其第一任 内未竟的政策:把反恐和防止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扩散作为重点;改变过去 单一、僵硬的单边外交方式,推行更 加务实灵活的政策;以对外输出民主 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以深化 反恐和谋求战略利益;同时继续稳定 与发展大国关系等。  相似文献   

3.
阿富汗战争后,随着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布什政府的中东政策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同时,美国还推动以巴和谈,制订了中东“路线图”计划,并和联合国、欧盟和俄罗斯一道共同实施该计划。美国的设想是以巴以问题和伊拉克问题为中心,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来带动美国中东政策的落实,从而在中东地区做出有利于美国的长远战略安排。虽然目前美国已经完成了对伊拉克的军事占领,但整个中东地区局势并未按照美国的设想发展,美国的中东政策仍然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中东将继续处于发展变化之中。美国主导地区形势走向,将重点推进伊拉克重建和反恐防扩散两大任务,但囿于大选不会出台新的政策。地区国家普遍面临多重压力,将改革内政并调整外交。伊拉克的政治转型 2003年美国顺利打赢对伊拉克战争,抓获萨达姆,但未能稳定局势、顺利推进政治经济重建进程。美  相似文献   

5.
来自海湾地区的新消息称,利雅得和华盛顿正慎重考虑撤出5000名驻沙特美军的问题。这是因为“美国对削减在沙特的军事力量进行了慎重考虑,他们觉得把军队调往其它地区更好,有可能选择邻近的卡塔尔。” 沙特阿拉伯的反美情绪自“9·11”事件以来日趋强烈,一向甚为密切的沙特同美国的关系出现明显裂痕,美国在沙特基地上的部分驻军和辎重开始转移。这对美国在中东地区实施下一步反恐战略,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布什全球战略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光 《瞭望》2004,(13)
布什政府全球战略的一个特点是,把反恐同加快推行独霸世界战略相结合。这是一个多层次的结合,主要表现在: 把反恐同全球扩张相结合。“9·11”事件后美国全球扩张的许多行动,以至肆意发动战争,都是借“反恐”之名,乘“反恐”之机进行的。美国外交政策研究协会高级研究员、斯沃斯莫尔学院政治学教授詹姆斯·库尔斯认为,2001年“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帝国要将其势力范围扩张到全球大部分地区,实质上要扩张到整个世界”。布什也曾说过,当今“几十万美国男女军人在反恐战争中部署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顾问理查德·艾伦在强调中东的重要性时说:“对于美国的利益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地区比中东更重要。” 这话在一定意义上讲不无道理。但是美国政府在中东推行的政策是否同中东对美国的重要性相适应,却是另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目前的中东地区,仇恨、对立、分裂成为政治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充满变数。第一大变数:美国与伊朗的关系是中东未来局势走向的关键受持续动荡的影响,近来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同时,地区激进势力渐趋活跃,反美力量日益壮大。黎巴嫩真主党、巴勒斯坦“哈马斯”、埃及“穆斯林兄弟会”、  相似文献   

9.
在中亚和中东发生的被冠以各种符号的"革命"背后,一直有一只若隐若现的手,那就是美国在发挥着作用--它正以自己的方式输出"美式民主"。在反恐取得一定胜利之后,美国开始把美式"民主自由"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价值观推向全世界,为美国的霸主地位奠定思想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今年9月11日是美国遭受恐怖袭击的第七个纪念日,布什政府发动的反恐战争也已经持续了7个年头。如何评估这场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反恐战争,关系到即将退场的布什总统的历史地位,也涉及到新任总统如何处置布什的外交安全遗产,推行非布什的外交和安全战略。因此,国际社会特别关注美国总统选举中有关美国反恐战争的辩论和政策走向。7年来,布什政府依仗超强的军事实力,推翻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但是基地组织和塔利班的核心领导成员仍逍遥法外,塔利班势力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发展;卡尔扎伊政府自立艰难,仍靠10万美军和北约联军保护。布什政府又以萨达姆政权发展核武器和支持恐怖组织为借口,挥军占领伊拉克,绞杀前政  相似文献   

11.
美国战略目标跨越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布什在其就职演说中阐述了其第二任期美国对外政策的政治纲领。这个新纲领只字不提"反恐",而是特别突出地强调在全世界传播自由、推行民主对美国利益和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在全世界结束暴政的最终目标。这表明,美国全球战略的目标不仅从实践上而且从理论上实现了从"反恐"到"结束暴政"的跨越。 而这种跨越的实质,是美国垄  相似文献   

12.
几年来,整个大中东地区局势出现结构性动荡,地区反美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友之间出现激烈碰撞。布什政府一手主导的国际反恐进程,整体推进效果不彰,陷入越反越恐的泥潭。由于连绵的冲突和仇恨累积,中东和平进程实际上已是名存实亡。  相似文献   

13.
2002,全世界又度过了一个不平静之年。这一年的突出标志是世界各国在美国的倡导下联合反恐。然而,从本质上看,美国组建反恐联盟是为其全球战略目标服务的,而反恐扩大化则进一步激化某些“热点”地区的矛盾。围绕联合反恐这一主线,这一年国际关系呈现出五大主要趋向。  相似文献   

14.
沙特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长期盟友与美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着几十年非同一般的关系。在当前中东局势持续动荡的情况下,“基地”组织拿沙特开刀,不是第一次,恐怕也不是最后一次。  相似文献   

15.
两极格局终结后,中东地区也由美苏两霸争雄的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一年来,中东地区形势总的趋势是由紧张向缓和,尽管这种缓和是不稳定的。 一、海湾战争后,美国已成为中东地区最强大的霸权国家。原苏联势力退出中东后,已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大国能与美国匹敌。美国已取得了在海湾石油产区的军事存在,美海空军力量已控制了从海湾到地中海海域。美国霸权主义恶性发展,公开提出要在中东建立美国领导下的“世界新秩序”。 二、伊拉克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海湾战争中遭受重大削弱,伊朗的综合国力迅速恢复。海湾地区各国  相似文献   

16.
自中东和平"路线图"推出后,人们就担心它可能会是有图无路的装饰品。一年半过去了,"图"还是原来的图,"路"却仍不知在何方。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2003年6月约旦红海城市亚喀巴峰会上正式签署了由中东问题四方(美国、欧盟、俄罗斯和联合国)提出的"路线图"。它意味着以巴双方正式同时接受了在中东地区建立两个国家的方案,同时这一方案也首次成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布什的国情咨文及其在北约首脑会议上的讲话显示,中东地区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但分析近几年中东局势的发展可以看出,美国的中东政策有些易放难收,将继续损害美国的软硬实力,甚至可能引发一段时期内美国国力的衰落。 长期以来,中东形势发展备受美国对外政策尤其是中东政策影响,在布什新任期内这一特征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瞭望》2002,(37)
本刊驻开罗记者姜显明报道:由于“9·11”事件由基地组织头目、沙特富翁本·拉丹谋划,参与者多为来自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极端分子,因而美国和西方不断出现反穆斯林、反阿拉伯的报复性逆反宣传。加上美国以反恐为名,一味偏袒以色列,频频把反恐矛头直指两伊、也门、苏丹和黎巴嫩等中东国家,并对沙特和埃及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总统布什11月6日在华盛顿“全国民主基金会”成立20周年大会上发表演讲时宣布,美国将对过去实行的中东政策进行调整,决心在整个中东地区推行“迈向民主自由”的中东新战略。布什强调,美国能否在伊拉克建立“民主”,对推动整个地区的“民主化”进程利害攸关,因此,美国在伊拉克作出的“牺牲”是值得的。 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布什在演讲中公开敦促美国的传统盟友沙特和埃及推进民主改革,并对约旦、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曼  相似文献   

20.
正斗转星移,历史的变化是无常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中东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十几年时间里,关注国际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人不难发现,美国与中东地区盟友和合作伙伴的关系基础被逐步削弱了。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自然是中东最重要的石油资源因素。由于美国水力压裂技术的突飞猛进,美国石油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