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抑或个体与共同体的关系历来是哲学家、思想家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马克思同样对这一问题作了许多重要的思考,其共同体思想蕴含了丰富的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辩证法,对于如何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中国梦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关键词,用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去透视“中国梦”,对于我们在追逐、实现“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构筑“中国梦”的同时,必须重视共同体这一政治哲学向度,必须不能忽视人的自我实现抑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根本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彭美贵  顾玉平 《求索》2013,(10):100-102
马克思坚持从实践维度阐释现实个体及其人格的逻辑生成,把人格本质属性同人的根本特征联系起来,认为和谐人格是一种兼具实践性与情理性的人的存在方式与价值诉求。马克思进一步认为,和谐人格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要真正实现个体人格的全面自由发展,必须彻底摈弃异化劳动逻辑。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深刻阐释了对和谐人格的总体哲学认识。当前,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勤勉职守。“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可见,“中国梦”的实现逻辑与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建构的价值取向具有内在一致性。无论是植根于民族灵魂深处的“国家之梦”,还是蕴涵于个体精神层面的“人民之梦”,皆应符合马克思主义和谐人格建构的本真诉求。这不仅是个体和谐人格建构的重要目标,也是达成“中国梦”不可或缺之要务。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在纪念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如何“深化”认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深化到社会主义社会科技劳动及其所创造的价值上去。  相似文献   

4.
段志超 《湖湘论坛》2009,22(2):29-3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观点认识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各自的性质、内涵、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必须与人类政治发展的总趋势相一致,不能自立于人类政治文明之外;必须从我国的历史与国情出发,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正确处理政治文明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伍绍祖 《湖湘论坛》2011,24(1):20-25,28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理直气壮地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观点作斗争是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划清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相结合的科学方法;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关键在于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种民主的本质和特征;划清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必须积极应对、掌握正确的政策和科学的方法;划清“四个重大界限”,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上指出.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其具有“四个新”:一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二是把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三是对当今时代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四是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科学体系。深刻理解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四个新”对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是指邓小平理论坚持实事求是这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解决了许多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明确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2002年7月16日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时又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三个文明”全面发展的新概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反映了我们党在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新飞跃,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这一新论断,对于更好地团结和动员全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实现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而奋斗,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庚香 《长白学刊》2003,4(1):28-3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中国社会发展对一个重要“临界点”的突破,是内涵着新的价值目标取向的社会,即体现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社会。古今中外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从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冯旺舟 《理论月刊》2023,(10):24-34
“政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逻辑全球扩张的时代,要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必须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点进行科学的界定。社会主义绝对不是对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简单连接,而是在一个连续过程中实现对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和统治体系的整体超越;社会主义建立在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和矛盾的基础上,是对“普遍人类之善”的超越,是真正民主的社会组织形式。“政治马克思主义”还认为,要实现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就需要探索重建的路径。这包括重新确立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地位、阶级斗争的革命动力、工人阶级同其他社会群体的革命联盟、革命政党、工人同市场的关系等。在此基础上,“政治马克思主义”试图构建政治与经济高度统一、实现真正民主和平等、超越话语政治的革命的和有希望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对我国初级阶段国有企业的结构组成及现状特点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根据大中小型国有企业的不同情况而选择对国有企业“抓大放小”实施战略性改组的具体途径,是正确实现中央决策和目标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难以彻底摆脱困境的根本原因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重申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历史进程“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这就再次告诫全党全国人民,必须时刻清醒地认识我国这一最大国情,这是我们经济建设中必须遵循的最大客观实际。改革十几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尽人意,难以从根本…  相似文献   

11.
廖进 《群众》2009,(9):41-43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李长春同志强调指出,要紧密联系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深入回答六个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即: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  相似文献   

12.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是认识原则,“少数服从多数”是组织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是这两个原则的共同的理论基础。所以,从根本上说,这两个原则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两个原则也常常发生矛盾。正确地处理这两个原则之间的矛盾关系,是领导者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论认为,真理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从这样一个认识真理的基本原则出发,必然得出“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结论,即在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以及由实践检验证明这种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上,无论什么人都是平等的。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一篇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和理论创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光辉旗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讲话》的总纲和主线。它作为一个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赢得新胜利,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进行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成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立场的人所攻击的主要目标。几年来,出现了种种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主题转变论”便是其中颇能唬人的一种。它的要义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主题必须由革命转变为建设。本文拟就这种论点作一些分析和驳诘。  相似文献   

15.
由于经济与伦理代表人类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虽然从根本上说两者“必须”也“应该”一致,但矛盾往往比一致更为现实。任何时代的经济和伦理,在文化的最深层次都存在着一定的价值矛盾,它们构成内蕴于一定经济形式中的价值难题。因此,必须介入道德力量实现组织成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致,进而实现机体组织目标一致,达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新时期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观的重大创新。其中,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主义观创新方面有着很多突出的贡献。它主要表现在: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观的创新;社会主义价值目标观的创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社会主义观创新,深化了我们党对“三个规律”的认识,使党在理论、路线和纲领上,进一步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大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7.
论江泽民"七一"讲话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创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琳 《理论月刊》2002,(5):8-10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把对社会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第一次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起来,创新了社会主义目标、任务和动力理论;明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与经济文化发展互为前提和基础的逐步提高的历史过程,消解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两个极端的错误倾向;科学揭示了“三个代表”的深刻内涵,为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陈佳云 《岭南学刊》2011,(2):116-119
本文以德国学者柯武刚和史漫飞合著的《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一书为研究主线,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评价制度经济学主要思想,发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的作用而忽略世界客观规律的作用;强调经济竞争为动力,而忽略矛盾为动力;强调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作用,而忽略实践与认识的互动;强调制度的能动性,而忽略劳动价值的作用;强调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而忽略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19.
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们的观念、认识和思想问题的,是人们精神领域的工程。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原理,它属于“上层建筑”,从这个意义上讲,思想政治工作确有“务虚”的特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虚功”就应搞形式、摆样子、“玩虚的”,相反,越是“虚功”,越应“实做”,社会主义企业尤其应该如此。首先,“虚功实做”是社会主义企业完成创造物质财富这一根本目标所要求的。当前,我们党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作为社会主义企业,最根本的目标是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目的是通过做员工的思想工…  相似文献   

20.
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认识社会主义的历程中面临着一种破坏工商业,在分配土地的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农业社会主义”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对这种“农业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坚决而有力的批判,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