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发改委明确2007年宏观调控取向为“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经济高增长周期的惯性和稳健的宏观调控取向,将促进2007年浙江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各方面因素研判,预计2007年浙江生产总值增速将在12%左右。浙江从供给角度看,农业将保持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在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中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左右,增速将略低于2006年。随着各地加大力度支持第三产业发展,预计2007年第三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将高于GDP,三产比重将继续上升。从需求角度看,2007年是“…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由于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国内宏观环境偏紧,特别是年初遭遇历史罕见的冰雪灾害,我省经济面临近年来少有的复杂和困难局面。面对新的形势和环境,省委、省政府沉着应对,科学决策,带领全省人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努力克服自然灾害的影响,全省经济在加快回升中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第三产业在连续几年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据统计,1996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41.4%提高到44%,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9%,已成为武汉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中商品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新兴的旅游业、房地产业增长较快,外贸出口逐月回升。特别明显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国内结构性矛盾长期积累、经济周期性减速的背景下,我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实现GDP5901.6亿元,增长10.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一、上半年我省经济运行特点(一)产业经济平稳运行工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443.1亿元,同比增长12.7%,高于全国3.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连续两个月出现回升态势。十大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建材、有色、食品行业保持20%以上的快速增长。钢铁行业有所回升,重点钢铁企业减亏企稳。光伏行业增幅由负转正,由1-2月下降21.2%转为1-6月增长10%。新兴服务业较快增长。全省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120.5亿元,增长8.6%。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台湾经济持续低迷不振,甚至出现战后以来罕见的经济负增长窘境。对此,台湾岛内有舆论认为,是大陆“磁吸效应”造成两岸经贸关系过密的后果。然而事实却正相反。两岸经贸关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日益成为台湾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自2002年以来,两岸经贸往来已进一步成为台湾经济增长决定性的因素。2002 年台湾经济走出上年负增长的局面而呈3.54%的低增长。从支撑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看,台湾经济整体需求“外温内冷”,而外部需求回升,则主要依赖两岸经贸关系的加速发展,大陆市场已经成为支撑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2003 年台…  相似文献   

6.
《政策》2009,(9):62-63
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央实施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随着一揽子计划的贯彻落实,我国经济在不断向好的方向运行,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突出表现为“四个一”:“一个回升”——生产增速稳步回升。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一个加快”——国内需求增长加快。扩大内需是经济企稳回升的动力和抓手。今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3.5%。  相似文献   

7.
国家发改委明确2007年宏观调控取向为"稳政策、推改革;降能耗、调结构;重民生、促和谐".经济高增长周期的惯性和稳健的宏观调控取向,将促进2007年浙江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8.
1997年世界经济形势回顾199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41%,高于1995年3.7%的增长水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4.2%。除发展中国新经济增长速度略有放慢外,发达国家和转轨国家经济继续呈上升趋势或大幅度增长。28个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占世民人口的1  相似文献   

9.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慢,而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2001年与2000年相比,经济增长有所减缓,进出口大幅回落,国内消费无甚起色。2002年入世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作用,经济增长还需靠内需,国内经济形势整体上较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996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全面看好已成定局。1997年将是我国历史上倍受关注的一年,其经济走势如何,同样为各方人士所关心。国家统计局有关部门对此作出的预测表明,稳定发展,将是1997年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提供的预测数字显示,1997年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指标大体上将保持1996年的基本格局:GDP的增长率为10%左右(略高于199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率将为8%左右(略低于1996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率为6%左右(略低于1996牟);出0总额增长率约为9%;进口总额增长率约为10%;贸易顺差约达90亿美元。据国家…  相似文献   

11.
《当代广西》2013,(21):6-6
10月23日,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全区第四季度经济工作视频会议上用两句话概括了当前全区经济运行总体态势:一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质量效益和结构优化提升”;二是“经济增长企稳的基础不牢,回升动力较弱,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相当艰巨”。  相似文献   

12.
商务部部长吕福源认为,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 市场。最近几年,中国进口一直增长较快,从1996年到2001年, 我国进口的水平是6年进口1万1乙美元,从1998年到2002年, 是5年进口1万亿美元,中国进口额实现1万亿美元所需要的年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和自身发展转型的双重考验下,上海经济结束了连续16年的两位数增长。继2008年底2009年初GDP增速跌到谷底之后,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增速明显回升,工业、财政收入季度增速实现由负转正,服务业和投资消费保持较快增长,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突出表现为“六个反差”.  相似文献   

14.
黄良港 《政策》2003,(1):20-21
一、2003年将是湖北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一年 在国家实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和中国入世的积极效应作用下,尽管存在世界经济减速的不利因素,2002年湖北经济运行仍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综合各方面情况来看,2003年全省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5.
王虎  尤莼洁 《今日浙江》2009,(23):20-21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7日闭幕。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格外引人瞩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明显成效,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过半,国内经济回升向好,但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卜分复杂,明年又将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中困经济将往何处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了怎样的政策信号?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巩固经济回升势头的重要之年,更是确保我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结构调整、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展望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发展将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我们将面临一个更为严峻、更为复杂的经济发展环境,各种不确定性、不可预  相似文献   

17.
祝宝良 《政策》2004,(1):11-13
2004 年中国经济及宏观调控政策将呈现以下十大趋势一、现实经济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GDP 有望增长8.5%从决定经济增长潜力的几个因素看,2003 年、2004 年两年,我国资本积累的速度加快,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不会慢于改革开放以来平均 3% 的水平,潜在生产能力在 9% 左右,略高于 1997 年至 2002 年 8.5% 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从现实经济增长因素看,2004 年,国际国内有利于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因素很多。首先,世界政治环境趋于缓和,不会重现 2003 年伊拉克战争那样严重的政治事件。世界经济复苏加快,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国际环境将有…  相似文献   

18.
黄良港 《政策》2002,(2):22-23
近两年全省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将为2002年我省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坚实基础。在国家扩大内需和全国经济较快增长的宏观背景下,2001年我省经济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从供给方面来看,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增多:推动全省工业较快增长的力量得到加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进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2009年,我市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生产效益稳健回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市场物价稳定,经济企稳回升态势得到进一步巩固。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2009年,全市生产  相似文献   

20.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陈锦华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199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199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各代表团进行了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代表们的意见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一、1996年经过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团结奋斗,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全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指标基本实现,主要是:在国民经济持续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物价涨幅明显回落,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家重点建设进展顺利。财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