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联合国的创建是国际关系史上的伟大创举,她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和协调国际关系的最重要机制,对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维持世界总体和平局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有一个演变过程,起初是美国操纵的工具,并受冷战格局的严重影响,后来随着民族解放运动兴起、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深化,联合国逐渐走向独立自主。冷战后,联合国的地位受到美国霸权主义的挑战,但是联合国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联合国的成长与进步,与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等大趋势相得益彰、互相促进。  相似文献   

2.
王帆 《国际观察》2001,12(5):21-26
对亚太冷战格局的认识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亚太冷战格局与全球冷战格局混同在一起,使人们模糊了对亚太地区自身特点的认识.事实上,全球冷战格局的终结并没有导致亚太冷战格局的终结;亚太冷战格局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只是出现了态势上的缓和,而不是结构上的改变.与欧洲和其他地区不同,亚太地区的冷战格局是由美国一手构建的,它具有自身的延续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3.
北约的新任务与新问题方中霞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作为冷战产物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面临新的挑战。它的职能、作用、乃至前途对欧洲格局和大国关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值得关注。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维护其在欧洲的...  相似文献   

4.
关于冷战后美国与拉丁美洲关系的思考洪国起,王晓德冷战格局是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势力范围的产物。随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的发展,这种阻碍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强权政治格局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它最终走向崩溃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归宿。1991年底苏联的解体标...  相似文献   

5.
冷战后世界秩序的变化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冷战结束后,世界秩序发生重大变化。新的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但是,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持续不断,国际恐怖主义成为新的安全威胁,美国的新干涉主义政策成为新的战争形式。两大意识形态对抗支配国际关系的时代已经结束,国家利益重新置于外交政策的首要地位。经济全球化加深了国际相互依存关系,扩大了寻求共同利益和国际合作的基础,也加剧了国际竞争和冲突。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多极均衡基础上构建世界新秩序是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论美国与联合国的改革师小芹冷战格局解体,世界步入变革的时代。旧体制的框架仍存,新力量的平衡尚未完全确立。新旧体制的嬗变是一个斗争与妥协的过程。美国与联合国的关系,尤其是美国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的立场,深深地铭刻着新旧秩序过渡的印痕。一、美国与联合国的关...  相似文献   

7.
国家权力的实质性内容及其表现是对重要自然地理空间的控制。随着科技的进步,太空成为人类新的地缘空间,空间技术成为21世纪的权力政治。自苏联卫星上天后,美国紧随其后,美苏两国掀起太空争夺战,世界两极格局也扩大到太空。冷战后,国际地缘政治背景发生深刻变化,太空格局也从冷战时代的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格局。走向太空的国家越来越多,太空探索呈现国际化和全球化趋势,而各国在太空展开的博弈,实际上是国际地缘政治竞争在太空领域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印尼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 ,又是亚洲的重要国家 ,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印尼与大国关系中 ,中、美、印尼三角战略关系占据重要位置。冷战时期 ,美国视印尼为遏制中国的重要一环。苏哈托下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印尼新政府实行大国平衡外交政策 ,中、美、印尼三角战略关系发生了变化 ,它将对亚太地区政治格局发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冷战时代的特征和趋势,美国国际问题专家和学者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或范式,哈斯称冷战后时代为"失规制时代".哈斯认为,在这一失规制时代中,美国对外政策中原已存在的互相竞争的六大原则(霸权主义、孤立主义、新保守主义、经济主义、人道主义、现实主义)代表了可供选择的主要范围,但哈斯认为其中任何一种单个原则都不能为美国下一阶段的对外政策指明方向.而只有几种原则的有机组合,即"规制主义"才能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哈斯"失规制时代"比较接近于反映冷战后世界的现实.实际上,海湾战争、波黑维和行动、科索沃危机、野蛮轰炸南联盟都是对美国这种对外政策最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世界又进入新一轮格局转换.针对多极格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的命题,本文在国家是理性个体的假定前提下,运用逻辑推理和历史检验的方法对这一命题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讨论在未来多极格局中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欧洲格局也进行着持续调整。俄罗斯在中东欧影响消退后,美国随即借由北约势力迅速东扩,同时欧盟也逐渐接纳了中东欧10个转型的前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成员国。普京时代,俄也扩大了对其邻国影响力。由此,中东欧国际体系结构逐渐趋向多极化,出于对全球战略、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考虑,俄欧美三方在中东欧地区的利益格局变得愈加错综复杂,三方之间特别是俄与美欧之间的博弈频繁,与此同时,三方在博弈中也无法忽略中东欧国家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2.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两极格局已成历史。随着全球的安全战略重点转向经济领域,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显示的作用越来越大,政治与经济相互影响、密不可分。 一、“一超多强”、相互制约 冷战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历经45年终于划上了句号。由于两个超级大国在争霸世界中“一亡一衰”,以及日本、德国经济迅速发展、欧洲统一大市场形成、第三世界经济实力不断壮大和影响力日益提高,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已呈不可阻挡之势。 目前,美国的总体经济实力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其他国家,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3万亿美元;在科技方面,处于领先地  相似文献   

13.
要理解当前国际形势的特性,需要讨论四个概念:冷战、格局、数字时代和数字时代特征。(一)冷战是特殊的历史大国竞争,两极格局并不等于冷战。有些报道认为新冷战正在来临。事实上当前中美战略竞争跟美苏战略竞争的特性是不一样的。冷战并非是大国战略竞争处于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状态,因此一战和二战之前的相对和平时期都不是冷战。冷战是指大国以代理人战争方式在全球进行意识形态扩张的战略竞争。冷战是两极格局,但两极格局并不必然是冷战,历史上两极格局是常见现象,而冷战只有过一次。比如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是两极格局但不是冷战。  相似文献   

14.
一本研究古巴问题的新著──试评《冷战后的古巴》毛相麟由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卡梅洛·梅萨一拉戈主编的论著《冷战后的古巴》于1993年由匹茨堡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美国的拉美问题专家在古巴研究领域中取得的新成果。自80年代末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古...  相似文献   

15.
苏联解体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美国获得了统领世界的主导地位,其在欧洲和亚洲的霸权进入了新的阶段.作为苏联继承人的俄岁斯在其整个外交活动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冷战后原苏联时期建立起来的安全体系遭到了破坏,以其为首的各种组织纷纷解散.独立后的俄岁斯正在努力弥补失去的东西,力图在世界政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世界政治格局形成重大冲击的9·11事件,不仅将长达半个世纪的巴以争端和持续1年多的巴以流血冲突再次推到了国际社会关注的前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美国新政府的中东政策走向,为后冷战时代的中东国际关系注入新的变数。……  相似文献   

17.
美国霸权是冷战后世界秩序中最重要的特征。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中国崛起引起了人们对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广泛争论。奥巴马政府高调宣布“重返亚太”战略,中美之间围绕亚太地区的博弈愈加剧烈。全球格局/战略与地区格局/战略息息相关,本文立足对后危机时代美国全球霸权地位的判断,对美国亚太战略的基本目标和政策手段以及中美关系的新博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席来旺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访日,并与日本首相共同发表《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表明美国基本上实现了冷战后对日安全战略的重大调整。一美国对日安全战略的调整,是为了应付冷战后美日同盟面临的问题,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9.
冷战结束以来,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两极格局已经消逝,冷战时期凭籍武力和僵化的意识形态教条进行对抗争霸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面对新的形势,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都在从机制构建和理念构建两方面努力探索,如何避免重蹈冷战历史的覆辙,同时更好地应对一个日益全球化、多样化时代的挑战。这种探索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地区主义和多边主义日趋活跃。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政治经济大变局,其实质是世界告别后冷战时期步入全球化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从单极向多极转变。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发展、新挑战和国家关系中的老问题、老矛盾之间形成了新的复杂关联,使世界既前所未有地多姿多彩,又显得纷乱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