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文化大革命"后期,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阴谋的需要,借机在美术界掀起了所谓的批"黑画"运动,声称要反击所谓"美术领域黑线回潮的复辟逆流".这些批判无中生有、牵强附会、歪曲篡改,十分荒唐可笑.  相似文献   

2.
3.
王勇 《党史文苑》2006,(9):46-49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的三个主要人物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都是在上海起家的."文革"中的上海市委与革委会的主要成员,也有不少是和"四人帮"沆瀣一气的同党,马天水就是其中一个.不过,与其他人有所不同的是,这位被尊为"马老"的马天水,并非靠造反起家的政治暴发户,而是颇有一番革命历史的老干部.  相似文献   

4.
1966年11月,发生在上海安亭车站的中断交通事件,标志着“文化大革命”已经从“文化”领域扩展到工交及其他一切领域,也标志着各行各业“夺权”的开始。从此以后,上海乱了,全国也跟着乱了。对此次事件的深入发掘,可以窥见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相似文献   

5.
对我来说,廖盖隆(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是一位为人耿直,为学勤勉的师长.与他一起从延安过来的同辈称他老盖,我们这些后生则尊敬地称他为盖公.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政界和思想理论界对“四人帮”性质的认识和确认经历了从“极右”到“极左”的显著转变。正如思想史的转换大都表现为鲜明的渐进性而非突变性一样.对“四人帮,,.陛质的定位也经历了复杂而丰富的认识过程。目前党史学界对这一转变的具体历程大都语焉不详。本文拟通过对大量历史材料的梳理与解读.重构并诠释这一拨乱反正时期重要的思想史事件.尤其关注知识分子在此进程中所发挥的基础性作用.展现一代知识分子在历史变迁大潮中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1976年10月6日,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在北京被拘捕。这四人中,王、张、姚三人均直接来自上海,江青也同上海有着历史和现实的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粉碎“四人帮”后的诸端大事之中,接管上海和解决上海的问题,自然处于极端重要而紧迫的位置上。  相似文献   

8.
一我调到中共北京市委工作是1978年12月26日。当时,“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了,“四人帮”被推翻了,但遗留了很多问题。前任市委宣传部部长被免职,我被任命为市委宣传部部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来到了北京市委。我到北京两三天后,首先抓了北京电台的工作。当时北京没有电视台,只有广播电台。一到北京电台,看到的情况让我震惊,发现那里隐患很多。广播局长跟我说,广播线路曾被老鼠咬坏,造成停播三分钟,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但未见广播局作过正式报告。我去电台的时候是冬天,他们那里自冬季到来后广播室内一直没有暖气,广播人员都穿着棉袄带着…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大革命"中,指导思想的失误和林彪、康生、陈伯达、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等野心家的有意利用,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入迷途。同时,以老一辈革命家和先进群众为主的正义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艰难的抗争,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道。这一时期尽管出现1972年前后周恩来领导批判极左思潮的斗争和1975年邓小平主持全面整顿的两次历史机遇,但未能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上正轨。通过"二月抗争"、粉碎林彪集团、"四五天安门事件"、粉碎江青集团等正面交锋,正义力量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曙光。  相似文献   

10.
木华 《党史文苑》2003,(6):38-42
1976年10 月“四人帮”垮台后,一部神秘的影片作为“四人帮”反党的证据,在全 国各大电影院连 映多日。当时,虽然名曰“控制放映”,但其放映范围之广,观众之多, 报刊舆论引导力 度之大,只有文化大革命前夕的《早春二月》、《北国江南》可以媲美。 从这部影片中, 广大观众还学到了一个新的政治名词——阴谋电影。它。就是“四人 帮”精心策划,用 以炮轰周恩来、邓小平的“哑炮”——《反击》!  相似文献   

11.
孟远 《世纪风采》2007,(2):27-31
“文化大革命”末期,“评《水浒》运动”曾名噪一时。不过,这场运动并非出于有所酝酿、有所准备,而是因偶然的一件小事被“四人帮”加以歪曲利用并发起的。这场运动很快就消亡了,可谓昙花一现,但它却留给人们许多耐人寻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的担忧变成了又一场“运动”毛泽东认为,对任何事情抓而不紧等于不抓.因此,当他一次次地感觉到许多人特别是军队领导人,对于“文化大革命”反对的不少,赞成的不多的时候,常常陷入忧虑之中.  相似文献   

13.
毛主席对许司令说,你就当周勃吗?你去读<红楼梦>吧 1973年年底,中国发生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相似文献   

14.
陈瑞华 《党史文苑》2007,(11):49-50
“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已过去30年了,但对那个特定时代的过来人来说,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1977年的冬天,尽管“四人帮”已粉碎一年有余.但极“左”路线仍主宰着神州大地,到处都是逼人的寒气。全国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就像严冬里的一缕春风拂过大地,使人们,尤其是刚刚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全国千百万应届和往届高中毕业生,看到了希望,同时更加体会到“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诗的深层含义。恢复高考不但给许多人带来了人生的转机。还成为中国十年浩劫之后拨乱反正,命运大转折的第一声号角。  相似文献   

15.
“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诬蔑彭德怀的第五大罪状是“结党营私,里通外国,多次阴谋搞军事活动”,诬称他到欧洲访问时与赫鲁晓夫有勾结。彭德怀对这条莫须有的罪状最为愤怒。从庐山会议开始,他一直戴着“里通外国”的“帽子”,饱受冤屈。那么,!与年彭德怀出访东欧,到底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天地》2007,(6):43-51
1975年,邓小平在领导整顿的过程中,就同“四人帮”进行了正面斗争。1976年初,邓小平处于被批判的地位,当年4月再次被打倒。但邓小平即使是在自己处境极为艰难的情况下,仍以巨大的勇气同“四人帮”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在粉碎“四人帮”中起到了特殊作用。复出后的邓小平同“四人帮”展开了正面斗争。这种斗争把解决“四人帮”的问题摆到了全党面前。  相似文献   

17.
1975年初,“文化大革命”进入了第9个年头。当时,“批林批孔”运动的开展再次造成了全国形势的严重混乱。“四人帮”加紧进行篡党夺权活动,我国的政治形势十分严峻。然而,由于党和人民的斗争,也由于毛泽东态度的某种变化,在1月召开的四届人大上,  相似文献   

18.
张肇俊 《世纪桥》2012,(8):57-61
我们能不能也搞点化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当中苏两国关系紧张后,毛泽东曾考虑扩大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在1964年和1965年,他就提出:有的不会制造,要向别国学。甚至说:在一定时候,可以让日本人来中国办工厂、开矿,向他们学技术。但是,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敌对势力的持续封锁及“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这个设想一直未能实施。  相似文献   

19.
叶介甫 《党史纵横》2011,(12):31-32,37
"文化大革命"期间,"四人帮"不但搞乱了地方,还要在军队"放火烧荒",分别于1974年1月24日、2月25日在北京擅自召开万人大会,搞"三箭齐发",把矛头指向周恩来、叶剑英等老一辈革命家。2月8日,在一次会议上,王洪文、张春桥攻击"总参领导右倾手软,右得不能再右了"。2月25日,江青在会议上大喊:"总参问题太多了,要放...  相似文献   

20.
上世纪70年代的上海人,都熟悉叶昌明这个名字。他曾是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常委、上海市总工会常务副主席,列席上海市委常委会议。在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年代,特别是在上海这个工人集中的地方,叶昌明可是一个显赫人物。但是,曾几何时,他又从云端跌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他到底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