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道德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网络色情的传播,使得一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淡薄,并导致了青少年性犯罪案件的比例不断攀升。为此,笔者在综合青少年迷恋网络色情的危害的基础上,根据相应的调查研究,就青少年迷恋网络色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对网络色情的法律规制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色情泛滥,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巨大。我国目前尚缺乏规制网络色情的完备法制。本文通过对美国规制网络色情的法律制度和技术措施的介绍和评价,提出我国可借鉴的方面: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并据此实施对传播网络色情的惩罚机制;重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以及加强国际联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3.
网络色情泛滥,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巨大。我国目前尚缺乏规制网络色情的完备法制。本文通过对美国规制网络色情的法律制度和技术措施的介绍和评价,提出我国可借鉴的方面: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并据此实施对传播网络色情的惩罚机制;重视发挥家庭与学校的教育作用;采用高科技手段以及加强国际联合与协作。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网络伤害类型主要包括网络欺凌、网络侵扰、网络成瘾、网络色情等几个方面。从青少年网络伤害的地区特征来看,网络欺凌和网络侵扰现象在全球各地比较普遍。北美和欧洲的儿童网络色情问题比较严重,而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儿童网络色情则呈日渐泛滥之势。北美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也有儿童网络成瘾问题,但东亚地区更加严重。从青少年网络伤害的预防来看,发达国家在立法、监督和相关措施的制定方面较之发展中国家要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5.
暴力信息和色情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毒害的两大因素,网络暴力信息催生青少年暴力型犯罪,网络色情信息催生青少年性犯罪,网络负面信息与青少年的犯罪生成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在实践中,只有通过对危害信息的传播源、传播途径、受害者自身三条进路综合治理,才能阻截网络不良信息的传播,控制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当前,偷菜游戏备受城市青少年群体喜爱。然而,这款游戏公开宣扬和鼓励偷盗的虚拟失范行为,这是一种与现实社会规范、准则及价值观念等相悖逆的行为。笔者试图从虚拟失范的视角,结合个案访谈资料探讨青少年为何迷恋虚拟偷盗行为,以及青少年迷恋虚拟偷盗行为所造成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7.
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淫秽色情规制,是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和法律难题。美国1997年的雷诺案,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国会立法基于青少年保护立场对网络色情进行刑事处罚的合宪性问题所做的第一个判决。该案不仅回答了色情言论刑事处罚的合宪性问题,更是全面呈现了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限制、色情言论刑事处罚、刑罚规定的合宪性等一系列问题,也为我国当前的网络色情规制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当前,网络色情案件有愈演愈烈之势。打击处理网络色情案件,解决网络色情取证环节成为关键。网络色情取证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采取适当的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青少年网络越轨行为也随之出现,主要表现为网络成瘾、网络色情和暴力、网络犯罪等。失范理论、标签理论等社会学相关理论有助于深入剖析该现象,其解决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包括社会工作的介入、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网络游戏的出现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拉动新兴的网络经济产业,创造了大量财富;另一方面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许多负面影响.笔者在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的负面作用加以分析.进而指出青少年迷恋网游的原因,最后提出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1.
虚拟社区是人们在互联网上为自己构筑的活动空间。虚拟社区的出现使许多青少年趋之若鹜 ,沉迷其中。青少年迷恋虚拟社区的原因很多 ,从总体上看 ,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 ,虚拟社区本身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诱惑力 ;另一方面 ,青少年接受新鲜事物快 ,好奇心强 ,易冲动 ,自我控制能力差。具体地说 ,主要有八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网络色情犯罪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具有与普通刑事犯罪不同的特点,在行为上有较强的隐蔽性,在对象上针对不确定多数人,在主观上具有愉悦的感受等。我国目前对网络色情犯罪的侦查立法不够全面,造成在侦查实践中对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认识不尽一致,导致对网络色情犯罪的打击不力;侦查技术尚不完善,大量电子证据无法获取。因此,完善立法、创新侦查技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网络色情犯罪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络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贩卖、传播色情信息;或者虽不以牟利为直接目的,传播淫秽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引诱、介绍卖淫等犯罪的行为。网络色情犯罪具有区别于其它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形态。治理网络色情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在积极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的同时,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游戏迅速风靡全国各地。而网络游戏的发展也引发了诸如宣扬网络暴力、传播网络色情、诱发青少年越轨行为等治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现行监管体系亟待完善、相关自治组织缺少导向、部分运营商家唯利是图、网络游戏引导教育缺位等。对上述问题,可以通过推动专门立法、明确监管主体、规范行业自治、强化网游教育等途径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5.
略论当前我国网络色情犯罪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色情犯罪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络以牟利为目的,制作、复制、贩卖、传播色情信息;或者虽不以牟利为直接目的,传播淫秽信息情节严重的行为;或者引诱、介绍卖淫等犯罪的行为。网络色情犯罪具有区别于其它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形态。治理网络色情犯罪、净化网络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应在积极开展专项打击行动的同时,从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实现标本兼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网络色情是指网络上以性或人体裸露为主要诉求的讯息,其目的在于挑逗引发使用者的性欲,表现方式可以是透过文字、声音、影像、图片、漫画等。网络色情链的形成必须有主体、网络平台和赃款,因此,对其管理与预防也应该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对正处于身心发展中的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从当今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入手,分析造成青少年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海南省青少年犯罪心理状况为背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动因进行了探讨分析,并就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以期达到让更多的人关注青少年,积极投身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工作中去,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阅读对青少年道德的形成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低俗“口袋书”的传播,使得一些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淡薄,对青少年的身心危害很大。为此,笔者在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青少年阅读口袋书的情况做了一些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引导青少年阅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一、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 1.荒废学业。毋庸讳言,网络有极强的趣味性,由此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学生相对自制力较差,开始因好奇上网,逐渐迷恋网络,进一步发展到痴迷网络成为“网虫”不能自拔。据笔者观察和了解,女生以网上聊天为主,男生以玩网上游戏为主,真正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比例很小。有许多高校允许学生宿舍内安装电脑,并签有协议书,注有必须遵守的事项,但事实上形同虚设,笔者见到的绝大多数是打游戏,看黄色光盘。痴迷上网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学业的荒废。许多青少年以网吧为家,平时很少听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