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礼品是指礼物、礼金、礼券以及以低价收款的物品。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行为与行贿受贿在实践中极易混淆,笔者认为二者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赠送和接受礼品的行为,是完全基于授受双方的亲情友谊而进行的,送礼方没有谋取私利之目的,受礼方也没有利用职权或借职务之便为送礼方谋取利益,这是接受礼品行为与行贿受贿的最本质区别。在此,要注意区分:①“礼尚往来”与“名礼实贿”。当前,少数人往往以“礼尚往来”为借口,以礼代贿、以礼取利,对这种情况,要把送礼人与受礼人之间过去的交往程度、关系亲疏以及礼品的数额、规格等联系起来,进行具体分析;②“谋取私利”与“正当要求”。送礼人把礼品无  相似文献   

2.
正收送礼金礼品违反哪些规定?违规收送礼金礼品行为,主要包括公款送礼、收受管理和服务对象的礼金礼品。来来往往的收送礼品礼金行为,使正常的工作关系变为利益输送,败坏了党风政风,为法纪所不容,亟需整治。【案例1】海南省东方市板桥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孙家平利用职务之便,在审核入党对象考察材料、为预备党员办理转正手续工作中,接受  相似文献   

3.
曹坚 《检察风云》2013,(20):38-38
日前,中纪委会议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国庆公款送礼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过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双节。中国自古讲究礼数,在特定节日,亲朋好友往往会携带礼品走访,节日送礼是维系亲情友情的重要方式。然而,一些不法人员为牟取私利,借助节日向特定国家公职人员送礼,而  相似文献   

4.
林肯当选总统后,前来他家送礼行贿、跑官要官的人很多,令他不胜其烦.他当众宣布:“凡送礼者不得入门,凡要官者即刻走人.”他的廉洁和正直受到民众的广泛好评.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在此期间,林肯竟然还曾向客人强行索要过礼物.  相似文献   

5.
"以前,许多来送礼的人还是有对策的."在杭州开出租车的戚师傅则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有些顾客会找出租车代送礼品,"前年,有一位象山的顾客叫我找7辆出租车拉海鲜,谈好价钱,我们就载着礼品根据顾客给的地址,挨家挨户送.去年底以来,我还没遇上让我们挨家挨户送礼的顾客,可能跟新的规定有关."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反腐败斗争一直很关注,希望通过这项斗争加强党的建设。我所提的问题是:1.收受礼品与正常的亲友之间送礼的界限是什么?2.正常馈赠与行贿受贿的区别是什么?3.收受礼品与收受贿赂的区别又是什么?刘玉林同志:您所提的问题很好,也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现在,我们就您所提出的问题逐一作简单解答,供参考。1.首先区别收受礼品与正常的亲友之间送礼的界限。亲戚朋友之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送些礼物是正常的礼尚往来。因此,办案人员在处理接受礼品的错误时,一定要严格区别收受礼品与正…  相似文献   

7.
不知从何时开始,“送礼之风”也刮进了联合国安理会。我在安理会工作期间,发现每届安理会主席都会向其他理事国的代表送礼.送礼是“公开”的,通常是在月底,礼品常常有独特之处,而且寓意深刻。  相似文献   

8.
建国以来的60年,中国人送礼的形式有了哪些变化,“礼品”的内涵发生着怎样的演变,人们对待送礼的态度又有着怎样的不同。针对这些问题,三位来自不同学科、不同社会背景的嘉宾畅所欲言,有的从亲身经历出发,有的带上了老—辈的回忆,还有的侧重于敏锐的社会观察,他们用各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对“中国式送礼有了更深的体悟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尊崇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见面要礼,临别要礼,办事要礼,行商要礼,感恩要礼,图报也要礼.无论是曹操赠关羽赤兔马,还是唐明皇送杨贵妃金步摇,礼品自古以来本是宝剑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的佳话.但世事演进,有情化为有心,送礼这一曾经风度翩翩的亚文化,已演变成一场公关竞争,绑定了利益与身份,其广度与烈度逐日升级.  相似文献   

10.
《检察风云》2013,(5):13-13
“以前,许多来送礼的人人还是有对策的。”在杭州开出租车的戚师傅则向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秘密”:有些顾客会找出租车代送礼品,“前年,有一位象山的顾客叫我找7辆出租车拉海鲜,谈好价钱,我们就载着礼品根据顾客给的地址,挨家挨户送。去年底以来,我还没遇上让我们挨家挨户送,  相似文献   

11.
雨非 《检察风云》2012,(10):12-13
说礼品经济是继人口、信息、金融等之后又一个可以用“爆炸”来形容其发展态势的事物,一点儿也不过分。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对于每天发生在身边的送礼那些事儿早已习惯甚至麻木,而这恰恰证明了其普遍性。中国的礼品经济到底有多大规模?谁也无从回答。熙熙攘攘的表象之下,究竟是怎样一潭深不可测的“水”,还需一番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2.
前卫 《政府法制》2009,(15):33-33
如今,“潜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跑官要官、学校招生、公务员招录、年节送礼、各类排行……“潜规则”像癌细胞一样,逐渐向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扩散和渗透,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3.
"潜规则"无孔不入 如今,"潜规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跑官要官、学校招生、公务员招录、年节送礼、各类排行……"潜规则"像癌细胞一样,逐渐向社会肌体的角角落落扩散和渗透,让许多人苦不堪言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4.
“送礼,送健康。”这是所有保健品最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时下,保健品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礼品。但送礼真的就送了健康吗?记者调查发现,由于保健品与食品、药品之间往往难以区分,造成了监管模糊的尴尬处境。这让部分商家有机可乘,一些保健品成了无需安检的“保进品”。  相似文献   

15.
过去有句老话:“官不打送礼的。”为何不打?究其原因是“礼”可饱私囊。所以“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时至当今,送礼者仍未断绝,所送礼品从烟、酒、土特产品到现金、有价证券等等,日趋见重。而我们也确有少数领导干部,见礼眼开,欣然笑纳,尔后就为送礼者大开方便之门。   据《中国监察》 2001年第 2期《权钱交易终受惩,法庭狡辩亦枉然》一文报道,河南省新乡市原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德水在任职期间,先后收受 28人的款物,受贿折合人民币 26万余元,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 10年。王德水身…  相似文献   

16.
朱静芬 《检察风云》2011,(24):96-96
活用资源,精打细算 “送礼达人”常常精打细算,善于利用手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诸如手机积分、信用卡积分、各种商场和专卖店的会员卡或团购方式,争取拿到免费礼品或最低折扣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礼尚往来”作为人际交往的一个传统,延续至今必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然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送礼,在许多情节中,早已褪去了脉脉含情的一面,而露出赤裸裸的所谓真金白银的价格分量,凸显了与“礼”之本源风马牛不相及的内涵。甚至,“送礼等同于送钱”潜移默化地成为部分人的价值观念,“礼品”在节日不仅成为某些官员的地位的装饰品,更变成他们权力寻租的金钱替代品。收“礼”上千上万元的有之,几万必百万的也时有耳闻。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位于南京江宁区的南京佳事得玩具制品有限公司2007年春节礼品发放清单意外曝光.清单显示,这家企业共向大大小小的政府官员送礼14.48万元,包括现金红包、高档服装、购物券卡等.清单详列了送礼教量、接受者姓名及所在部门.此事经媒体曝光后,江宁区纪委已就名单所涉及的企业向干部送礼问题迅速展开调查.一方面派专人到企业调查,另一方面就涉及的官员进行逐一核实.(<新京报>12月29日)  相似文献   

19.
一次点击便将礼品快递上门,一条短信即可送出电子礼券……一些地方的公款送礼,悄然插上电子支付的“隐形翅膀”,企图挣脱社会监督的恢恢之网。刹住这股“变异”的不正之风,必须用好群众举报的监督方式。  相似文献   

20.
拒收礼品,是反腐倡廉必然之举。然而,中国是个 礼仪之邦。 拒礼门外“理”怎通?这是每一个领导者应认真思索并在得出正确结论后需认真做好的一个重要问题。“当面不打送礼人”怕不行。这里的“打”不是打人,而是打通思想,让其明乎送礼的不对,明乎共产党的官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