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国际交流》2009,(3):34-34
7月29日.“长城和平论坛”在中国秦皇岛市山海关举行。这次论坛是由中国长城学会和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促会)共同举办的。来自中国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秦皇岛和山海关市的领导及部分外国驻华使节等出席了论坛。中促会副会长、中国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徐建国参加论坛并致辞。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建设和平成为联合国和平行动的中心任务,与此同时,“人的安全”话语开始兴起,因此,需要把人的安全置于建设和平的实践场景中来认识。建设和平的两大支柱——制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人的安全的两大核心要素——政治安全和经济安全之间分别存在因果关系。长期以来建设和平被建设国家的任务绑架,具体表现为“自由和平”主导了建设和平,结果是对制度建设关注有余,对经济发展照顾不足;重视了人的政治安全,却忽视了人的经济安全。这样,建设和平的结果是建设了“虚幻的和平”,人的安全表现为“虚幻的安全”。崛起的中国的对外援助和经济活动传播了“发展和平”的和平规范。“发展和平”关照了被“自由和平”轻视的经济发展这一支柱,有利于保护人的经济安全。21世纪建设和平应当是“自由和平”与“发展和平”的结合,是制度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结合,而人的安全保护则应当是政治安全与经济安全的结合。这可能才是建设持久和平之道。  相似文献   

3.
反对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的促成条件。十月革命除了具有无产阶级 要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使自身获得翻身解放的目的外,还具有消除帝国主义战争、谋求世界和平 的目的。这两重目的是相辅相成的。新生苏维埃俄国一直在为谋求世界和平做着积极的努力,为之 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开辟了世界和平的新局面,把世界和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1999年12月,叙利亚、以色列恢复了中断多年的谈判。有的报刊称其为“拉开了实现中东全面和平的大幕”,也有的称“中东和平正在迈过最后的一坎”,在媒体看来中东实现全面和平似乎已经指日可待了。……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北平(京)、绥远(内蒙古自治区)和平解放六十年。在临近两地和平解放的日子里,有一个鲜活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我的脑海里,这个身影就是为我军和平解放北平提供了大量重要军事情报、为转变傅作义将军思想乃至政治立场做了大量工作、两次作为傅将军的代表与我军代表进行和平谈判,逝世后“盖棺”却没作出应有“定论”的中共优秀党员,傅作义将军的随身秘书阎又文同志。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彰显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和平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要在建立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环境、维护和平发展的国家安全环境、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实践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关于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问题的几点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民 《亚非纵横》2009,(1):41-48,58
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海峡两岸应把握目前出现的难得历史机遇,积极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要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艰巨任务,必须解决有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几个重大问题,包括台湾政治定位或两岸关系定位问题、岛内政治和解与台湾国际空间安排等重大问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表现形式是“两岸和平协议”)的建立,是一个涉及两岸关系长远发展的重大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与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海峡两岸各方做出艰苦、巨大努力,需要在追求这一共同目标下相互信任、妥协、让步,才能解决问题,达成目标。其中,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架构的协商过程中,采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或“九二共识”这一灵活、务实的“一个中国原则表述”更具可行性。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发展架构的建立,只是解决台湾问题过程中的过渡性安排,而不是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和平与发展》2009,(1):55-55
2008年12月11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和平与发展》创刊20周年纪念活动,参加纪念活动的有《和平与发展》顾问、编委、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在京兄弟期刊负责人等60多人。《和平与发展》主管部门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沈卫平出席并致辞。  相似文献   

9.
战略理论关注战争,而大战略理论关注和平。由于认识到孤立的战争研究的危害性, 利德尔· 哈特提出了战后和平与非军事手段的思想,即战争的胜利不再以战场胜利为标准,而以战 后和平为标准;军事手段不再是实现战争政治目的的唯一手段,而成为手段之一,大战略理论由此 初步形成。利德尔· 哈特是大战略理论的创始人,为研究一国政府治国方略的当代大战略理论奠定 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利用参加第12届南盟首脑会议之际,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举行了近两年来的首次高层会晤,双方共同呼吁,要“变猜疑为信任”、“变分歧为协调”、“变对抗为和平”,通过“不间断的会谈”解决各种纠纷,为南亚的和平与稳定做出努力,并决定开启“广泛对话”的进程,对有争议的问题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和平解决菲南穆斯林分离主义问题,菲律宾政府与穆斯林反政府武装“摩洛民族解放阵线”先后签署两个和平协议,与“摩洛伊斯兰解放阵线”也进行了长时间的和平谈判,但仍未实现菲南的和平。原因在于菲律宾政府与穆斯林组织在实现和平的目标方面存在重大分歧;双方已签署的和平协议未能成功实施,削弱了人们对和平进程的信心;此外,也未能形成一个达成和实施和平协议的有利环境。  相似文献   

12.
始自2004年的印巴和平进程切实地改善了双边关系,但2008年11月孟买恐怖事件后和平进程被中断。目前,印巴双方均有意恢复和平进程,就其原因有印巴对各自国情的考虑、双方民间外交的推动、南亚区域合作的启发、美国推动印巴和解。然而,在重启和平进程的问题上印巴还面临一些障碍,如孟买事件的调查与指控、克什米尔问题、极端势力破坏、印度反对党的压力和巴基斯坦军方的犹豫态度。  相似文献   

13.
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和平崛起理论出现,并具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即一种新的 和平的大国兴起模式。其背景是在全球化、现存的世界政治体系和中国国内资源整合等因素影响 下,中国需要塑造自己在新世界格局中的大国地位。中国和平崛起对国际格局的影响,使美国和中 国周边利益相关国家有所顾虑,为此中国已使用新的“和平发展”提法。中国的和平发展之中,因复 杂的国内外因素制约,仍然面临相当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巴以安全困境及美国的中东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勒斯坦问题是中东和平进程的核心问题。安全困境始终是困扰巴以双方的主要因素,也是近来巴以流血冲突不断的根源。威慑和平只能保障国家安全,却不能保障平民安全,只有合作和平才能真正实现和平,走出安全困境的怪圈。作为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美国的中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东和平进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半个世纪来,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为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独立自主,是我国根据中国国情和实际,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足点。中国人民十分珍视这个原则,新中国建立以来,不论在多么艰难困苦的国际条件下,中国政…  相似文献   

16.
台海两岸只有通过协商谈判才能实现和平发展,而美国是其中无法回避的最主要外部因素。美国自身定位为局外人,不直接介入协商谈判,不进行调停,主张两岸自主和平进行。但在两岸互动过程中,美国借政治、军事支持,明显偏向台湾。对协商谈判的成果,美国基本持动态的开放立场,对建立军事互信机制、签署和平协议敏感,但基于自身利益权衡能接受。美国政策立场对两岸协商谈判有消极作用,也有正面意义,为该进程持续推进留有较大空间。长远来看,随着两岸协商谈判持续推进、成果不断积累,台湾问题上的美国因素将趋于淡化。  相似文献   

17.
中东和平进程面面观陈双庆廖百智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后,中东和平进程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但自1996年6月,以内塔尼亚胡为首的以色列右翼政府上台以来,和平进程又连连受挫。巴以谈判久陷僵局,叙以、黎以和谈难以启动。中东和平进程的参与者除阿以双方...  相似文献   

18.
今年5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先后宣布接受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在美巴以峰会之后,巴以连续发生了多起暴力冲突,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然而,6月底巴以达成《停火协议》、哈马斯等三个激进组织宣布停火、以军撤出加沙地带,使中东和平进程迈出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再度兴起,地区冲突和动荡的安全局势也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来了消极影响。作为摆脱安全困境的一种有效手段,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抑制成员国间冲突升级、发挥和平效应时会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作者从现实主义的逻辑出发,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为例,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内成员间冲突形势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未能产生和平效应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未能通过机会成本机制提高成员国的收益预期,高层互动机制和争端解决机制在信息沟通和冲突管理方面的作用也受到很大的制约。冷战的结束、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平效应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只有进一步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水平,扩大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和范围,增加多议题之间的联系,强化高层互动机制和制度的独立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的和平效应,尽快走出安全困境。  相似文献   

20.
俄日和平条约谈判和北方领土争端是二战后苏联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苏联解体后,俄日两国试图通过谈判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为俄日关系的全面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俄日双方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俄罗斯曾提出在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基础上,以妥协方式彻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日本则坚持全部归还北方四岛的立场。由于俄日立场的截然对立,使俄日在签署和平条约和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深深地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