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继宣 《新视野》2012,(1):106-109
思维方式的革新是培育创新文化的关键。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苏联模式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思维方式的巨大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政策变革,推动了包括文化艺术和精神文明在内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面迅速发展。借助有利的政策环境、发展条件和建设势头,不断革新思维方式,一定能更好地培育和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2.
胡刚 《唯实》2012,(6):56-60
基本的构成要素、现实的组织方式、自身的鲜明特点、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使文化动员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因素的时代背景下,深入分析和积极探讨文化动员,对进一步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高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文化创意产业聚集的重要载体。福建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若干有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但是也存在着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产业链不完整、产业体系构建不合理等问题。应在加强园区功能布局与规划的基础上,从文化创意氛围、资金支持、价值链共享、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和发展硬环境等方面给园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前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生活方式的构建主要通过政府外力嵌入的方式来完成,因此也催生了一些负面效果:政府所倡导的文化生活理念往往遭到误解和扭曲;花费大量资金建设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场地利用率低;政府主导的公众文化生活缺乏长久的吸引力。建设一种农村和农民本位的、符合农村现实和农民需求的文化生活方式成为必然,它需要政府和农村合力,在以下几方面共同努力:倡导和内化新的文化生活理念;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培育和引导农村内部文化组织。  相似文献   

5.
将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以一种价值思维而不是实用思维去认识文化,把握文化建设的方向.文化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分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创造性和与时俱进性的基本特征,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最终应当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吸收多元文化,坚持文化的先进性和广泛性的统一,坚持文化的人本性与市场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对照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的要求,当前党的执政方式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适应的地方.这些问题的主要文化制约因素是:一、封建政治文化传统是制约党的执政方式的历史文化因素;二、党的高度集权的传统领导方式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三、不良的执政亚文化的侵蚀是重要的官场文化生态因素.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文化原因进行深刻的总结和分析,对于推进党的执政方式在更加科学、民主、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化的作用方式具有的两个特点 ,一是弥漫状的“场”效应。文化的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它的核心文化 ,即“核文化”具有多大的吸引力。二是以柔克刚的“太极”效应。柔性、平等和引导的方式是文化得以深入人心的。而判断最终决定文化强、弱的标准 ,应是看该文化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人性”。当前 ,要发挥好文化的教化作用 ,提升我国的文化力 ,一是要改造和清理文化场 ,正确确立文化场的“核文化” ,二是要采取自然、和谐、贴近人民的教化方式 ,三是要加大对文化力的研究 ,提升文化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化与人类进步之间的联系,是毫无疑问的,本篇将探讨这一广袤领域中的一个局部,即文化对乡村社区发展的影响。本篇将文化分为经济文化、政治文化和日常生活方式几个子系统。  相似文献   

9.
《江淮》2011,(4)
策划人语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一种坚守,文化是一种传承,文化是一种尊重,文化是一种尊严,文化是一种包容和爱心,文化是流淌在每个人血液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是人类认识世界和  相似文献   

10.
冯羡博 《世纪桥》2011,(19):132-133
课堂文化由四个部分组成,即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和语言符号。建构数学课堂文化主要应该在数学观念的重建和数学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两个层面进行。也就是说,要对数学观、数学教学观、数学学习观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进行重建,数学的思维方式的变革应该特别重视思维的过程性、开放性、创新性和批判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是一种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它通过内在机理的方式制约着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从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促进人类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生态文化将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基础,对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全会专题研究文化建设并作出重要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判断,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相似文献   

13.
郝诚之  郝松伟 《实践》2008,(9):50-52
作为中华民族三大文化主源之一的草原文化,因思维方式、民族特征和人文追求、价值取向的特异而显示了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有别又互补的艺术活力.  相似文献   

14.
孙书敏 《实践》2010,(10):50-51
<正>草原文化是以草原为区域,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生活方式,以蒙古族精神为主要精神特征的文化形式。草原文化产生于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状态中。历史随着时间流逝,文化形态也生生不息地沉淀和更新,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才会出现文化形态的定格。流动的草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只有物质文化作为历史遗留了下来,而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流动的文化则消失在时间的隧道里。作为特定的历史流传物,文学作品是一种生命体验的记忆,它以完全的经验体验的方式,记忆下了草原文化在生生不息的生命状态中的产生和发展。从物质文化到精神文化,草原文学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忆下了一个完整的草原文化。因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文化生产力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海峰 《求实》2006,46(5):31-34
对文化生产力的研究需要科学的思维方式。本文认为,目前在对此研究的思维方式上存在两个问题,即简单归类的方法和历史割裂的方法,这对文化生产力研究都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片面性。本文认为,科学的思维方式应该是:把文化生产力置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将文化生产力内涵的逻辑发展与历史发展相结合,采取一种历史的、发展的、全面的思维方式。只有如此,文化生产力才能得到准确定位,生产力理论研究才能进一步得到深化。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又为文化自信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助推。基于文化自信的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进行的探讨,是一种尝试,也是一种创新。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的转换与创新需要把握几个基本前提:注意把握文化的基本属性与政治的基本站位,注意把握理论逻辑的严密性和话语解读的规范性,注意在不断继承和借鉴中对原有话语方式进行转换和创新,注意面向话语客体的客观实际和面向现实的生活世界等。对这些基本前提的把握是进行实践工作的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草根"现象十分突出,其所承载的"草根文化"发展迅速且势头强劲。重视"草根文化"在文化发展中的基础性,并对这一文化的发展加以优化引导,充分利用"草根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邹焕聪 《求实》2013,(8):64-67
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矛盾凸显期,诸多社会矛盾频发,其中官民矛盾影响最大,涉及面最广,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社会问题。从法治文化的视角看,官员治民文化与依法治官文化的矛盾、官文化至上与公民权利意识的碰撞、实体法治文化与程序法治文化的对立,以及公权力主导与民主参与期待的冲突是当下中国官民矛盾频发的主要成因。要实现官民矛盾的预防化解,就必须在法治理念上,从官员治民向依法治官转变;在法治关系上,由官民对抗型关系发展到官民合作型关系;在程序价值上,从实体法文化发展到实体法文化与程序法文化并重;在法治路径上,由官员主导发展到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邱运华 《新视野》2012,(2):9-12
中国学术界和欧美学术界一个共同的走向,乃是文化与政治、经济、外交甚至军事相互裹挟,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文化,在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互涉中不仅拥有了综合性知识体系,而且具有了物质性和广泛的实践性。"当代中国文化"这一概念,必然包含着现代性进程以来的中国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生产、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的成就,以及上述建设的深刻精神体验、心理感受、价值标准、人生信念和审美习惯,涵盖着当代中国人对待本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日常生活本身。"当代中国文化"实际上成为一种"中国生活方式",一种中国式看待世界的眼光,一种中国立场,一种中国趣味。只有浸润在当代中国生活中,才能感受并形成这种中国态度。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时代性、理想性与个体性的特征,它需要结合实际,努力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