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永军 《前沿》2009,(4):179-182
文学经典是当今文艺学领域的热点话题。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的是文学史中的经典建构。本文首先梳理了文学经典和文学史的涵义,而后就文学史和文学经典的关系出发,探讨文学史中经典建构的原则与问题。文学经典对文学史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学经典构成了文学史的骨架,对文学史创作都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文学史在经典的选择、确立和承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经典面临着危机和重构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与经典     
书法经典是当代书法创作的主要参照。如何理解经典、承续经典、发展经典、超越经典是书法家们不可回避的不二之途。经典有其时代性,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当然是经典,但它在魏晋时代就不是经典,甚至连“正统”都不是。“王字”之所以成为书法的“经典”,是因为它为魏晋以降的行草书发展(从技巧到风格)提供了“范式”。徐渭书法,是对明以前书风的反叛,作为“风格”的一种典型代表,它同样成为明以后的书法经典。  相似文献   

3.
李继洪 《创造》2009,(6):111-113
在红塔山经典1956和红塔山经典100(硬包)成功成为国内卷烟同价位强势产品基础上,在昆明市场隆重推出红塔山经典100(软包),延续着红塔山品牌的经典传奇。“红塔山经典100(软包)与经典红塔山一脉相承,延续了红塔山经典100(硬包)的经典元素。”  相似文献   

4.
孙成华 《前进》2010,(10):34-35
毋庸置疑,当前一些党员干部确实存在忽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问题。有的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知之甚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即使学了也是肤于表面,流于形式;有的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急功近利,断章取义,不求甚解;有的认为阅读这些经典原著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政协天地》2011,(4):63-63
读一点马列经典,有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运用。领导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在现阶段主要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但是,马列经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只有从源头上去学,才能弄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来龙去脉。马列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充满了科学分析、科学判断、科学论证、科学结论,贯穿着...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20日《人民日报》北大中文系教授王岳川的文章,要从媚洋的文化盲视中走出来,在我看来,关键是走近经典,创新经典。当代文化应该多元化,但是,多元不应没有文化主调。这个主调,就是中国文化经典。  相似文献   

7.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上千个孩子一边吟诵着国学经典,一边整齐地做着学校独创的经典操,这一壮观的景象在莱西市已是司空见惯,然每每看到这一景象,无不令人震撼。自2004年开始,莱西市以“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全市普及开展国学启动教育。如今,“国学经典诵读”已然成为莱西市亮丽的文化名片,全市近4万名中小学生在经典的滋养中,完成了从“读圣贤书”到“行君子事”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人格与国性     
经典是民族文化的最高形态,认识一个民族,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读它的经典。要了解欧洲文化,就不能不读《圣经》;要了解伊斯兰文化,就不能不读《古兰经》;要了解中国文化,就不能不读《论语》《孟子》。经典之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是因为它关注的是社会最本质、最深层的话题,即价值体系问题。所以经典的话语历久而弥新,不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  相似文献   

9.
王文华 《创造》2008,(6):82-84
“大经典”内在品质和外包装均传承红塔山品牌的优良基因,与“经典1956”、“经典100”等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乐清市“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开展已有12年,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曾入选中国文明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并在香港举行的首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中获得三项大奖,其中《中庸》获得最高奖项“孔子奖”。  相似文献   

11.
国学热愈演愈烈,读经典固然不足以覆国学之全,却得国学之要。倡导重返经典,其理由至少有四。其一,经典(原典)呈现的乃是整体思维的智慧:尤其经历数百年甚至数千年仍能流传下来的著作乃表明其已具有超时间的永恒价值。作为传承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经典,皆存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即经典著作多呈现出一种混沌未开的智慧状,后人可从同一部经典著作中习得哲学、美学、文学、逻辑、历史、伦理乃至自然科学层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2.
《精神文明导刊》2009,(7):18-1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郭齐家经典在每一个伟大文化的历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与引导作用,是灵感的来源,思想运动的来源,话语的来源,甚至是习俗民风的来源。文化经典在极深刻意义上参与塑成了民族的历史和生活世界。文化经典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民族语言,他们起作用的方式既有“讲道理”,也有“熏陶”,还有“建立某种意义上的规则”以及“课本教材”等。文化经典,如古典“百科全书”,包含着宗教学、哲学、政治学、法律学、经济学、道德伦理学、教育学、文学、艺术音乐学、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通州区中山街小学建校于1912年,历史已有百年。2000年,中山街小学高年级语文组发起经典诵读活动,以经典古诗文为重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符合小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多样化诵读活动。  相似文献   

14.
“红色经典”一词源自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红色经典”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到新时期,即改革开放以前这一阶段的重要的作品,除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舞台戏、电影等。  相似文献   

15.
近日由于山东省教委发出“禁止中小学生全文阅读《三字经》、《弟子规》”的通知,引起了社会对于当前在一些城市中小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关注。一些人对于经典诵读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见,一些人由于对于儒家经典的不了解提出了一些“外行”的指责,还有一些人由于长期的偏见提出了一些带有意气用事的斥责……不论其出发点如何,  相似文献   

16.
自2001年始.浙江省乐清市以“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为抓手。创新教育路子,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入围中国精神文明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奖”.三个作品荣获“首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三个奖项,其中《中庸》获最高奖项——孔子奖。2006年.参加第五届全国经典教育经验交流会作专题发言。中央文明办,省委外宣办等有关领导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为庆祝建国61周年,引导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掀起“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热潮,不断提高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河南省义马市国庆期间组织“祖国万岁”中华经典知识答题竞赛活动。  相似文献   

18.
韩静  冯建文 《求索》2008,(7):165-167
经典阅读课程在加拿大高校人文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在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同时,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的思想在此课程中得以拓展。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加拿大著名理论评论家诺斯洛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在美国经典文学作品中的再现和再生,剖析了加拿大经典阅读课程中多元文化主义教学理念的贯彻。在探讨文学元素融合的同时,唤起同仁对加拿大高校拓展式人文教育思维的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王天玺 《创造》2009,(1):8-11
彝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文经典集中反映了彝族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反映了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已经形成了浩如烟海的彝文经典。  相似文献   

20.
江西肖文经等读者来信说,《60年经典数据》非常好,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取得的成就.希望《手册》能继续刊登。本刊应读者要求再推出一期60年经典数据,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