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今天读书已蔚然成为一种风尚。大家不仅谈书论书,而且也都在做着相关的读书节目。我属于好读书的那种人,但却常常“不求甚解”。读书读到“甚解”,我以为那是学问家研究者的事,以读书自娱,我觉得还是“浅尝辄止”的好,消遣的目的才能达到。不过我还是爱看“读书节目”,爱浏览“读书指南”之类,它可以帮我在最短时间里了解书的市场和书界的行情。人的一生不可能读尽所有的书,也不可能全知道世上都出了些什么样的书,以有限的时间而读所要读的书,惟有通过“读书节目”和“读书指南”,才不失为想读书而又有好书读的终南捷径。一般来说,读书人被…  相似文献   

2.
【多读“无用之书”】李浴洋:陈老师,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高兴可以就“读书”这个话题和您做一次访谈。关于“读书”,您先后写过《书里书外》《书生意气》《漫卷诗书》《读书的风景:大学生活之春花秋月》与《读书是件好玩的事》等。我注意到,从1990年代开始,差不多每年的“世界读书日”,您都会应邀撰文或发表演说来谈“读书”。  相似文献   

3.
张保振 《政策》2010,(4):59-59
读书是件幸事、福事。毕竟,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但现在的问题是.知识爆炸书太多,工作繁忙时间少。如何在这种“多”与“少”的矛盾中去读书,当然有个选择问题。“异而读书”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4.
读书与做官     
古人讲:“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何以为高?因为自隋唐以来,以科举取士,读书与写文章是踏入仕途的敲门砖。而一旦入仕,则身价陡增,荣华富贵随之而来,因而又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之说。然而,读书与做官毕竟是两码事,书斋与官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天地。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书斋好比情场,书生就像热恋中的少女,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眼前浮现的总是鲜花、美酒,耳边回响的总是音乐、掌声和甜蜜的话语,脚下踩着的似乎就是通向结婚殿堂的红地毯,因而脸上总是荡漾着幸福的微笑。书…  相似文献   

5.
8月11日,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具残联在残疾人文化活动中心举办残疾人读书交流活动,16位文学爱好者聚集一堂,以书会友。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融洽,大家相互交流读书经验,话感想、谈体会,尽情地分享自己曾读过的好书和读书的乐趣。大家表示这样的读书交流活动不仅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而日可以让他们相互间把读书的经验、感受、体会进行共享,不断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6.
漫谈读书     
潘琦 《当代广西》2007,(18):52-52
那晚看央视《艺术人生》“走近金庸”专辑,节目将结束时,主持人问金庸老先生最后有什么话要对电视机前的观众说。金老先生不假思索地说:“我希望大家能抽时间多读些书,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人解除万般忧愁和许多烦恼……”老先生的几句话讲得很平实、平常,但很深刻,可谓语重心长。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之后第二个最有影响的杰出的教育家朱熹在他的《朱子读书法》中提出了读书六法。1.循序渐进,指读书必须按照次序,逐步推进。如他在论述“精”与“博”的次序时说:“凡读一件便精这一件。一件看得精,其他书亦易看……”2.熟读精思,指读书既要读得熟,又要精于思考。朱子曰:“凡读书且要熟读,不可只管思。读得通贯后而义理自出。”3.虚心涵咏,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反复咀嚼,不能穿凿附会。朱子指出,读圣贤书不能杜撰,不能想当然,要像用秤去称东西一样。4.切己体察,是指读书穷理,要体现在自身的修…  相似文献   

8.
读书有益     
“待饭未来还读书”是大诗人陆游刻苦读书的真实写照。古往今来 ,凡成大器者 ,无一不是好读书之人。诚然 ,学习不仅是读书 ,但读书无疑是学习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只有认真阅读和积累 ,方能取书之精华 ,采众家之特长 ,激独有之想象 ,说话办事才能出之有据 ,思之有成。读书能增长知识。博学之 ,明辨之。读书人以书为乐。我读书写作多年 ,几乎每天都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我一直牢记古人的话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虽说我不谙读书之门道 ,也没有窥破书中之奥妙 ,但我却乐此不疲 ,在书中寻找知识 ,开阔自己的眼界。读书能感悟逝去的名人。在…  相似文献   

9.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09年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科学准确地回答了领导干部为什么要读书、读什么样的书、怎么样读书等三个重要问题,为引导领导干部坚持读书、在全社会营造“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推动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促进作用。但也有基层干部认为,要坚持读书是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我们这些基层干部只要把具体工作干好就行了,读不读书没有什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快乐读书     
4月23日.又到世界读书日。书,是以往的事实,是前人生存智慧的结晶;书,是现实的写照,是当代哲人的良心和思考。读书,就是学会怎样把昨天的经验运用于今天,把握时代的脉搏:又学会怎样用今天去推断明天,“以过去和现在铁铸一样的事实来测将来,  相似文献   

11.
清代戏曲家唐英写过这样一副律己联 ;“未能随俗唯求己 ,除却读书都让人”。作者是雍正年间的一位官员 ,在尔虞我诈、蝇营狗苟的封建官场上 ,唐英能做到不与世沉浮 ,唯读书自乐 ,确属难能可贵。“除却读书都让人” ,只此一句 ,直入我心扉 ,人生世上 ,至乐之事莫如读书。读书应该是一件很纯洁、很高雅的事 ,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 ,它却被灌注了太多的功利色彩。“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如何导致全社会有这种认识 ?因为皇帝老儿就亲口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读透了 ,金钱美女有的是 ,故诱惑得天下苍生抱经苦读 ,有不…  相似文献   

12.
我经常接触中基层干部,恕我直言,对他们有多少人有经常读书的习惯,却无多少把握。为了准备这篇短文,随意做了些调查:“你平常读书吗?读什么书?”回答有如下几种:一,“倒是想读书,可哪有时间呀!”二,“哪能不读书,一般都在晚上,但看不了两页就发困。”三,“只看一看上边发的书,那是为了工作需要,好多年没有自己买书读了。”四,“不知道该读什么书?要不给咱推荐几本……”  相似文献   

13.
读书是一种嗜好。孙中山先生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毛泽东同志知识渊博,特别熟悉文史掌故,他曾说:“读书是我终生的爱好,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形容早年进湖南图书馆读书的情形:“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温家宝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旁征博引,对答如流,也是源于他勤于读书,他说:“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读书是一种乐趣。孔子晚年仍勤奋读《易》,以至于把编书成册的牛…  相似文献   

14.
从政与读书     
范东波 《当代广西》2011,(16):47-47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读书历来都是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人品官德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读书学习作为一项关系党的前途命运的大事来抓,几代领导人都对读书学习作过重要指示。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把读书学习提升到党的建设层面,这对于在全党、全社会掀起读书热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云南人大》2010,(3):1-1
在2010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拉开了序幕,在此,我们特向机关各位同仁发出倡议:以书为伴,书香满身!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与防腐     
俗话说:人不学,不知理。“学”当然包括读书学文习艺,“理”者是谓晓大义通世事也。不读书,焉懂得这些道理?因此,读书既可消除愚昧,也可洁身防腐,这是说得通的。有些贪官是爱“读书”的,比如,丛福奎最爱读求神拜佛的书,并“四大皆空” 受贿千余万元;马向东喜欢读指导赌博的书,即使在中央党校深造期间也随身带着《赌术精选》、《赌术实战108  相似文献   

17.
也许是凑巧,4月23日,多位世界文学巨匠和多位著名作家要么在这天辞世要么在这天出生。“倡导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直致力于推动读书生活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年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又称“世界图书和版权日”)。  相似文献   

18.
读书如树木清代文学家法式善,写有一首《读书》诗::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读书如活水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观书有感》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识更新比喻得非  相似文献   

19.
春风送暖的美丽时间,我们去探望在荷兰工作的女儿,恰好赶上荷兰的全国读书周活动。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到了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荷兰在每年3月上旬举办的全国读书周活动,也是响应这些倡议的举措。  相似文献   

20.
文学家高尔基曾言:“书和人一样,也是有生命的一种现象,它也是活的,会说话的东西。”读书本质上是人的精神灵魂与书的思想生命的一种不期而遇。这种人与书在生活这片绿地的“相遇”,呈现出不同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